外滩里是上海南市方浜路上的一条弄堂。
外滩里十八号是弄堂里的一栋石库门。
郑二白他在方浜路上开了一间中医诊所。
关壹红这位落魄的千金大小姐下嫁给了郑二白。
《外滩里十八号 壹》讲述的就是这对老夫少妻的奇葩故事。
外滩里十八号里头住着一群小市民,有拉黄包车的、炸油条的、贩菜的底层百姓,也有开诊所的中医、办报的亭子间文人,他们把“狗洞能钻、龙门能跃”的生存哲学发挥到了……
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九一八”后沦为难民的中医郑二白,从东北来沪,住进了外滩里十八号”。当时上海滩银行林立,竞争激烈。一家四国银行推出一项“大丈夫有奖储蓄”,规定得大奖者可迎娶银行董事长 关肆国的千金——关壹红为妻,顿时引起轰动,储户踊跃。本来这只是个噱头,大奖得主早已内定,却不想这个万无一失的计划,弄巧成拙,大奖奖券落到了郑二白的头上……貌美出众的关壹红,乃上海滩名媛。论年龄,郑二白比她大出整整二十多岁;论身份地位,天差地别。关壹红自然不干。1935年国民党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四国银行被觊觎已久的国民党官僚资本鲸吞,一夜之间大厦倾覆,关家的资产悉数被没收,关肆国吐血暴亡,关壹红不得不流落街头,打工糊口。落难的关壹红,被郑二白名正言顺地领进了外滩里十八号,金凤凰掉进了鸡窝,一段奇缘就此展开。
茅捷,上海本土作家,七零后,做过多年的影视编剧,钟爱的还是小说。出版过惊悚小说《第51幅油画》、《七月冰八月雪》。
楔子
第一章 拿枪的女人最酷,做“牙医”的女人最拽
第二章 是彩票都有猫腻,是美女男人都想娶到手
第三章 四国银行?四黑银行!
第四章 你走你的路,我留在上海
第五章 上午进教堂,下午拜天地
第六章 什么蜜月,比中药还苦!
第七章 这婚,不结白不结,结了也白结
第八章 麻饭多四郎,麻烦多死啦
第九章 做,天经地义;不做,天理不容
第十章 爱你的人是我,能让你幸福的人,是他
第十一章 银行完了,家没了
第十二章 凤凰落进鸡窝里
第十三章 春雷行动
第十四章 中医万岁,打老婆有罪
第十五章 给老子偷挺机关枪来
第十六章 伪钞是伪钞,假钞是假钞
第十七章 用法币还是中储券,性命攸关的问题
第十八章 银行储户的标配不是存折,而是钢盔
第十九章 救,还是不救?
《外滩里十八号 壹》:
战斗间隙,士兵们抓紧时间,有的补充弹药,有的啃馒头。郑,二白仔细一看他们的装束,有点懵——灰色的军装、臂章上写着“19A”(部队番号),德式钢盔、中正步枪、清一色的木柄手榴弹。再看那名“日本兵”,三下五除二,把黄呢制服给扒了,那名翻译也摘下战斗帽扔在地上。兄弟俩面面相觑。怎么搞的?这,这是国军啊! 让他们猜中了,还真是国军——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六团。一九三一年蒋介石和胡汉民、汪精卫失和,险些开战,后宁粤议和,十九路军从江西“剿共”前线调往上海。掐指算来,到上海仅两个多月。
这片阵地的指挥官是一位姓韩的连长。两天两夜没合眼的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消瘦的国字脸上满是胡子茬,给人一种凶神恶煞的感觉。正是他下令,去抓一名俘虏来。那个穿西服、挂相机的年轻人姓关,叫关贰铭,是《申报》的战地记者。因为会说日语,自告奋勇帮着士兵去抓俘虏。
“报告!抓到两个日本侨民!” “侨民?”韩连长气不打一处来,“准是给鬼子带路的!妈了个蛋,在闸北打巷战,他们对每一条弄堂都了如指掌,吃亏的倒是我们……押上来!” 兄弟俩被推上来,“误会!误会!”郑二白喊,“我们不是日本人,我们是中国人啊!” 郑一白也嚷:“我们是上海市民,我叫郑一白,这是我兄弟,他叫……”话音未落,郑二白的衣服就被士兵撕破了,露出里面的和服—— 韩连长一看,扑哧乐了,小鬼子,狡猾狡猾的,跟我们使障眼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