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工程管理规划教材》是在前两版基础上的再版。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的主干技术课程,工程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与评价的系统框架,并协助工程师进行经济、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经济决策,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工程经济学(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工程管理规划教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易学性的特点:理论成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经典案例与应用热点相结合。
《工程经济学(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工程管理规划教材》为了方便使用者,每一章都提供了PPT供日常自学与教学使用,如需要,请发邮件联系李智博士:zhi11090@scu.edu.cn。此外,张欣莉副教授录制了涵盖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慕课课程(中国大学MOOC:http://www.icourse163.org,搜索“工程经济学”)。
工程项目是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需要保证技术上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以外,更需要研究其经济上的可行性。以“成本预算,规范管理”为基本原则的工程项目强调对工程基础数据、基本业务流程、工程进度、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评估、工程造价等要素的控制与管理,通过工程建设项目业务流程的梳理、规范、计划及计算,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工程经济学就是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一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通过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因而其也成为工程项目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87年,美国的土木工程师亚瑟姆·威灵顿出版的《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著作成为工程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其将资本费用分析法首次运用在铁路建设中,并提出了工程利息的概念。1930年,“工程经济学之父”E.L.格兰特教授出版了《工程经济学原理》一书,奠定了经典工程经济学的基础。1982年,J.L.里格斯出版了《工程经济学》一书,使之成为了一门较为完善的、以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近代工程经济学的发展侧重通过概率统计进行风险性、不确定性分析,运用新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投资风险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我国对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广泛应用于轨道、公路、隧道、桥梁、铁路、地铁、炼油、核电以及新产品开发、新药物研发、软件研发、新工艺及设备研发等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估管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实践效果,其应用范围也因横跨工程与经济两学科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使之更为广泛。应用经济分析的工具,分析工程项目费用(工程项目费用是建设和运用于某项工程或技术项目生产效益过程所支付的货币金额)的成分、性质以及不同时期的等效价值、预估消耗、回收及可能带来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经济”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或节省,前者包括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后者指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二是指社会生产关系,其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和思想等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三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四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工程经济学侧重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内容以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节约和节省为主,属于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对象则以工程项目为栽体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为主,属于侧重物质资料生产的国民经济活动。
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是关于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及各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如何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问题;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的必要功能。它的核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决策。因此,在当代以科学决策为主导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工程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指导价值的应用学科。
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的主干技术课程。工程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与评价的系统框架,并协助工程师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科学、有效的决策,其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本书的编写本着“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易学性”的原则,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系统北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坚持理论成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确保工程项目方案评价的系统性、客观性与科学公正性。
本书适合工程类高年级本科生、工程类研究生以及工程师的学习与使用,每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章前引例、主要内容、本章小结、概念回顾、练习题、案例分析等模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地将内容讲解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既适合教师的日常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自学者的参考教材。本书为了方便使用者,每一章都提供了PPT供日常自学与教学使用,如需要,请发邮件联系李智博士:zhi11090@scu.edu.cn。此外,张欣莉副教授录制了涵盖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慕课课程(中国大学MOOC:http://www.icourse163.org,搜索“工程经济学”)。
本书受四川大学本科立项建设教材项目与第三批学术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KCSJ055),由四川大学的梁学栋副教授提出编写大纲,李智博士负责统稿,邓富民教授主审,张欣莉负责定稿。本版教材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与附录部分由李智负责,编写小组成员包括江河、焦磊磊、刘洪轶、张小云、司冬阳;第六章至第八章由梁学栋负责,编写小组成员包括张如云、徐洋洋、刘灿棉;第九章至第十章由张欣莉负责,编写小组成员包括彭先怡、何圆。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为保证内容全面实用,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在此向文献作者表示感谢。
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师生批评指正。
梁学栋,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四川大学商学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商学院创业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项目管理师协会(PMP)职业资格认证,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个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面上资助”“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政务调研课题”等19项横向及纵向科研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文章50余篇。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奖、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贡献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奖、四川大学教材、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四川大学学术性社豳指导教师标兵奖等奖项。
邓富民,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参与和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等30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编写和撰写过《项目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关系》《应急资源协同管理——面向地震灾害的研究》等多部教材和专著;先后获得四次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张欣莉,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编写和撰写过《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项目风险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及方法》等多部教材和专著;先后获得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李智,管理学博士,讲师;四川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系教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香港创新科技署资助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等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