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

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

定     价:¥40

中 教 价:¥26.80  (6.70折)

库 存 数: 0

  • 作者:[美] 姜士彬 著;范兆飞,秦伊 译;仇鹿鸣 校
  • 出版时间:2016/9/1
  • ISBN:9787547511480
  • 出 版 社:中西书局
  • 中图法分类:D691.21 
  • 页码:30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9
7
5
8
1
7
1
5
4
4
8
7
0
购买数量:

  “中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贵族国家呢?还是一个官僚国家?”此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它是两者的独特的结合。权力最终来自对政府的供职,而非来自血统/家族/门第,但是在大约5世纪至10世纪时期出任官职,比在中华帝国的任何时期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门第出身。从晋至唐,大约数百个大姓在政治上、社会上支配了中国——一种寡头政治。只是到了五代宋初,他们才最后失势。敦煌发现的某些谱牒保存了唐代某些姓氏的名称。较早的谱牒由政府机构编成,其实质是官方圈定上层阶级的成员资格。这些家庭出身的人物被赋予竞争官职的特殊优势,从而在5至10世纪之间把持着中央政府绝大部分的官职。隋唐时期改革了选择官员的方式,出现了有关社会地位的新观念,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制度开始有所变化,终唐之世,世家大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权势。正是鉴于这些家族在中世纪如此重要,《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一书仔细地考察了这些家族的结构和如何发挥功能。本书的结论是,在宋代以前的时期内,大家族与其说近似于“姓氏”,不如说最近似于今天人类学家所称为的“宗族”。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