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山西永乐宫迁建亲临纪实》为永乐宫迁建过程的纪实汇编,含有183幅彩图及80幅线图,符合我社出版方向。
一 自序
二 永乐宫文物价值
(一)永乐宫历史
(二)永乐宫建筑
(三)永乐宫壁画
三 永乐宫迁建前的准备工作
(一)临摹壁画
(二)测绘设计
(三)选择新址
(四)壁画揭取前的研究试验
(五)确定壁画揭取要点和方法
(六)成立迁建委员会决定迁建事宜
四 揭取壁画、拆卸建筑和迁运工程
(一)迁建工程的必备要素和条件
(二)揭取壁画
(三)迁运壁画
(四)拆卸、包装和迁运古建筑
五 修复永乐宫古建筑
(一)总体设置与地方材料加工
(二)古建筑修复工程
六 加固修复永乐宫壁画
(一)减薄壁画墙体缘由
(二)壁画墙体构造差异
(三)加固壁画墙体功能
(四)摄影记录
(五)恢复壁画原貌
(六)修复壁画画面
(七)檐墙的结构形制与外观构造
七 结语
(一)迁建尾声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争论
(二)两位画师的思索
(三)几点情况说明
……
八 实测与设计图
九 黑白图版
一〇 彩色图版
一一 后记
《山西永乐宫迁建亲临纪实》:
一四 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壁画,1962年发现,未经研究,擅自清理,用锤子砸落外表泥皮,致使画面泥壁也残痕斑斑。1972年,笔者实地勘察,目睹此况,甚为惋惜!其中东壁北半部还有30厘米宽一小部分被土坯墙封护,遂组织当地民工拆去土坯墙,亲自清理画面上泥皮黏土,致使原画重现,至今依旧。洪洞广胜上寺弥陀殿(前殿)东壁明代壁画,1979年修缮时,拆换东山墙檐柱,遂将墙体拆开两大豁口,壁画亦随之损毁。在己损之墙体中发现颜色,即知墙内壁画尚存,马上停工清理,但清理方法不当,用木槌敲打后抹泥皮,泥皮脱落,但画壁已随之受损。相比之下较大云院弥陀殿壁画损伤微轻,却也是残痕遍壁,令人不悦!平遥双林寺大雄宝殿明代壁画,当地曾视为粮仓,周围墙面上刷白里一层。1974年文物部门接收,殿周壁画隐约可见,明万历年问题记尚存。1980年清理白里时,方法不当,以清水用鬃刷反复刷洗,画壁泥土泛起,画面线条、色彩严重受损,大都模糊不清了。从保护壁画的角度讲,上述几处清理不当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就笔者所见所闻,山西还有一些壁画被后人抹泥掩盖,如平遥慈祥寺三佛殿、长治南宋村玉皇观后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扇面墙背面墨线花纹、榆社吉祥寺正殿等。看来,保护被泥皮掩盖的壁画,还有许多未尽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