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公共政策导论”的配套教材。全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公共政策的学科框架,认识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主体理论与方法,厘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发展脉络,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与认识。
自2004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过多次修订,被上百所高校选为教材,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第四版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追踪社会热点问题,援引最新政策案例,突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描述性和解释性相结合、客观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特征,以公共政策过程为研究框架,分析政策周期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动,系统地介绍了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鲜活地展现了政策从到有的发展周期,生动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深入地分析了一个个具体的政策案例。第四版着重反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新战略和新举措,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养老金并轨等,并以专栏形式增加了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柴静的《穹顶之下》以及黑天鹅与可证伪性、合成谬误、漏桶原理等数十个扩展案例和知识链接。
本书不仅适合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MPA等各类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辅导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谢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政策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作为高访学者于2002—2003年赴美学习考察。到目前为止,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30年,有《政策透视》、《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理解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导论》等专著、译著和教材多部,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精品课程奖、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要讲授“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原理”、“公共政策研究”等课程,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市委党校、中央部委机关授课,授课对象既有本科生又有博士生,既有一般公务员也有省部级干部,教学风格独特、课堂精彩纷呈,深受好评。
第1章 绪论
1.1公共政策的含义
1.2公共与私人——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3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1.4市场与政策——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2章 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2.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公共政策的特征
2.3公共政策的类型
2.4公共政策的作用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3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3.1政策主体
3.2政策客体
3.3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模型概述
4.2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中国古代政策观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5章 政策制定
5.1社会问题的产生
5.2政策问题的确认
5.3政策议程的建立
5.4政策规划
5.5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5.6政策合法化——政策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6章 政策执行
6.1政策执行的含义、特征、功能和过程
6.2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6.3政策执行的策略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7章 政策评估
7.1政策评估的含义
7.2政策评估的类型与要素
7.3政策评估步骤
7.4政策评估的障碍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8章 政策终结
8.1政策终结的含义
8.2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8.3政策终结的障碍和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有个“特修斯之船”( Ship of Theseus)的传说,据说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它描述了一艘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几百年的船,在此期间,其部件不间断地被维修和替换。比如一块船板腐烂了,它就会被马上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船上所有的部件都换掉了,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那么,到这个时候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呢?或者它已经成为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它已不是原来的那艘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那艘船了?其实,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特修斯之船”就是“特修斯之船”,它不会因为更换了部件而改变了身份。
对于一本教材的修订而言,有点像“特修斯之船”的现代版。内容的改变,案例的替换,好比把一块块船板进行更新,即使有再大的改变,《公共政策导论》还是原来的那本教材。
实践性强是公共政策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因此,教材的编写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于2012年2月出版,被评为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从《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出版至今已有三年时间,政策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政策实践也有了很多变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政策的顶层设计频频出台;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党政军领域反腐败斗争步步深入,“老虎”、“苍蝇”处藏身;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抢占国际金融制高点;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体现了和平共处、相互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高铁外交”不断升温;中国计生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从“只生一个”到“单独二孩”;中国股市受政策利好推动,A股日成交额破2万亿元大关,创出世界纪录…… 为了更好地反映这些变化,我们有必要对《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进行及时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