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大量的范例对Creo Parametric 2.0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进行讲解, 同时以范例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实际产品的设计过程, 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设计状态, 这些范例都是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结合每章最后安排的上机实训和习题, 可以使读者快速掌握Creo Parametric 2.0的使用技巧。
CreoParametric是由美国PTC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三维CAD/CAM/CAE设计软件产品套件,它整合了Pro/Engineer的参数化技术、COCreate的直接建模技术和ProductView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个覆盖概念设计、二维设计、三维设计、直接建模等领域的共享数据以及设计方案,功能涵盖了整个产品的开发领域。Creo系列软件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模具、电子、汽车、造船、工业造型、玩具、医疗设备等行业。除了CreoParametric之外,还有多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在2D和3DCAD建模、分析及可视化方面提供了新的功能。Creo还提供了很好的互操作性,可确保在内部和外部团队之间轻松共享数据。Cre03.0版本在易用性、互操作性和装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提供了数以百计可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力的新功能。为了使广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尽快地掌握该软件,本书的作者在多年教学经验与工程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书。本书全面翔实地介绍了Cre03.0的基本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可以使读者快速、全面地掌握Cre03.0的基本操作和建模方法,并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目的。
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每一章的开始简要概括了本章介绍和需要掌握的内容,使读者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规划;在介绍Cre03.0每一个功能时,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该命令的功能、执行该命令的方式,并在介绍过程中配有插图给予说明。在各章的最后,还配有对应的实例练习和习题,前后呼应,系统性强。
·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本书以掌握Cre03.0的基本功能模块和建模方法为学习目的,按照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产品零件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利用Cre03.0进行草图设计、特征创建、特征编辑和柔性建模等内容,然后介绍装配和工程制图等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并在相关章节配有精心选择的应用实例。这些实例既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又能综合应用所学习的知识,使读者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Cre03.0的基本功能及其使用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本书共分为11章。
第1章为Cre03.0入门。本章介绍了Cre03.0的入门知识,包括Cre03.0软件的简介、主要应用程序、基本模块、CreoParametric3.0的操作界面,还介绍了系统参数的个性化设置及基本操作等内容。
第2章为二维草图设计。本章介绍了二维草图设计及绘制功能,主要包括草图的创建、草图绘制、草图约束设置和草绘编辑等内容。
第3章为实体特征建模。本章主要介绍各种实体特征的概念和各个特征工具,包括拉伸、旋转、扫描和螺旋扫描等基础特征和混合特征的创建方法,还介绍了基准平面、基准轴、基准曲线等基准特征的作用与创建方法。
第4章为工程特征建模。本章介绍了孔、壳、筋、拔模等基本工程特征的创建方法,以及修饰、扭曲等高级工程特征和管道、环形折弯、骨架折弯等相关高级工程特征建模的创建方法与应用。
第5章为编辑特征。本章主要介绍特征的复制、粘贴、镜像和阵列等特征编辑功能,用于编辑特征的修改、重定义和删除等方法,以及图层的概念与操作等内容。
第6章为曲面设计。本章介绍了Cre03.0曲面特征的基本概念,基础曲面和高级曲面的创建方法,修剪、合并和实体化等编辑曲面的方法,以及造型曲面的创建和编辑方法。
第7章为柔性建模。本章介绍了Cre03.0中柔性建模功能的应用,主要包括柔性建模的意义与各种柔性建模的方法。
第8章为钣金特征。本章详细介绍了Cre03.0的钣金模块,主要介绍了钣金特征的创建方法,钣金折弯、展平及成形的方法,以及几种钣金操作方式等。
第9章为装配设计。本章介绍了Cre03.0在基本装配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Cre03.0的装配环境、Cre03.0装配的多种方法、装配约束、连接装配、编辑装配体和爆炸图的生成等内容。读者只有熟练地应用这些装配功能,才能完成大产品的定型设计。
第10章为工程图设计。本章详细介绍了Cre03.0的工程图模块,主要包括Cre03.0工程图的制图方法和工作界面的设置,工程图中各类视图的创建和参数设置,视图的编辑,尺寸、公差以及注释的标注等。
第11章为综合实例。本章综合本书所讲述的有关Cre03.0的实体特征建模功能、工程特征建模功能、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等,介绍了6个综合实例的应用。通过学习详细的操作步骤,带领读者熟悉和掌握整个设计建模的过程,同时加深对Cre03.0各种功能的理解,提高应用水平。使读者在学习完本书的所有内容后,能够熟练地应用强大的Cre03.0,最终达到本书的学习目的。
除封面署名的作者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宋志辉、侯友山、裴淑娟、李辉、张宇怀、徐晓明、薛继军、岳殿召、陈添荣、侯铁国、刘军勇、李淑萍、尹志亮、陈光训、吴超群、郑玉祥、付君泽、黄怀春和靳廷喜等。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著作和文献,在此向这些著作和文献的作者深表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邮箱是huchenhao@263.net,电话是010-62796045。
本书对应的电子课件、习题答案和实例源文件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冈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