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以“味觉”切入经典作品的文学指南
13份源自文学名著又易于上手的佳肴配方
梅子涵“女儿的故事”中的大眼睛小姑娘,邀你在故事与厨房里漫游寻味
这是一本关于美味的书。作者梅思繁将和你们一起,被那些或者经典,或者现代,或者沉重,或者活泼的笔墨文字引领着,走进一个个精彩又令人迷惑的美味故事里去。这些故事有的勾勒着战争的荒谬,有的回忆着童年的灵动,有的倾吐着女人的哀愁,有的追赶着高远浪漫的梦想。然而有着各自迥然不同面目的故事,它们却都围绕着一道道美味铺展开来。一碗滚烫丰实的乡下洋葱汤,一盅甜酸缠绕的芒果酱,一个金黄浑圆的油炸苹果圈……
这更是一本关于故事的书。那些写于一百多年前的故事,写在今天的故事,写给大人看的故事和写给小孩们读的故事。写故事的人们把美味与食物变成了故事里的角色。这些美味既是佳肴,更是象征。在美妙销魂的甜辣爽脆中,隐藏着人生的艰难与苦痛,生命的高大与雀跃。
在文艺性之外,本书有两个相对实用的功能:
1,作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能对原典进行精读,并具有原创性的阅读感受。这些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但却不一定为中国读者熟知,因而事实上能对读者产生阅读指南的作用。
2,作者在法国生活多年,对欧洲的饮食习惯及制作方式颇有研究,每篇文章之后有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菜谱,将较为抽象的文字描述具体化为手作的菜肴。
本书的成书形式较为活泼,作者设计的篇章制式采用与读者对话形式的语言风格,配以作者个人的生活照片,且每篇文章有手绘插图,给人“私房美味故事”的温馨切近之感。
把这些美味故事讲给你们听的人,她的名字叫梅思繁。思繁生于80年代的上海,在大学筒子楼的狭长走道和郊区空旷的野草地里度过了烂漫无忧的童年岁月。以写小说为职业的父亲,在她童年时用一本本故事书点燃了她对文字与讲述的热爱。用一桌腌笃鲜本帮酱鸭响油鳝丝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们痴迷牵挂的母亲,则给予了思繁对美好食物的敏锐与依恋。走过了青涩晦暗的少年时光,经历了华山路上华彩耀眼的戏剧舞台,始终怀着文字梦的大眼睛女孩有一天背起了行囊,飞向了九千公里外的法兰西。童年对故事的迷恋引领着她在左岸边的巴黎索帮大学取得了法国文学的硕士;腌笃鲜与罗宋汤留下的滚烫记忆,则推动着她从学习包荠菜馄饨开始,慢慢变成能轻松端出梦幻法式草莓塔,乡土手工意大利肉酱面,辛辣芬芳的印度咖喱的灵巧小厨。如今定居于巴黎的思繁终于将文字变成了她的职业,而在故事与厨房里找寻体验不同的味道则变成了她的激情。她在行走世界的跌宕生活中,体味着生命百味,书写着人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