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在阐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原理的基础上,介绍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财务管理基本观念,以及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本书每章都设计了本章基本架构图解和课后学习方案。其中,课后学习方案包括本章重点整理、延伸阅读、思考与讨论和自测与练习,并在本书附录五中提供了每章自测与练习的答案。另外,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附录六中为读者提供了客观试题库及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类经济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业财会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理论水平的参考用书。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的工作。财务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如何进行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本书以公司制企业为对象,以价值管理为线索,梳理知识模块的逻辑关系,在阐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财务管理基本观念以及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多年的财务管理教学实践和研究,使我认识到一本合意的教材对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和读者的学习,这本财务管理教材除了精心安排全书的整体架构外,还特意在每章设计了本章基本架构图解和课后学习方案。其中,课后学习方案包括了本章重点知识整理、延伸阅读、思考与讨论、自测与练习,并在附录五中提供了每章自测与练习的答案。另外,为了检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在附录六中我们为读者提供了客观试题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题型)及答案。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理论水平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在总结众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相关同类教材和著述的观点编写而成,系统、准确、易懂。我们希望这本《财务管理学》能有助于您学习财务管理,让您获得一种观看世界的新视角,给您带来发现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希望通过本书,您可以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把握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希望通过本书,教学相长,既便于教,又便于学。[2][4]财务管理学由于本书在编写时兼顾了32课时、48课时、56课时和64课时财务管理教学的需要,且考虑到不同课时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在附录七中,我们设计了学时分配表,供读者参考。
本书由常叶青、吴丽梅担任主编,由沈亚军担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总纂和定稿,以及审阅和校对工作。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至第六章由常叶青执笔;第七章、第八章由沈亚军执笔;第九章、第十章由吴丽梅执笔。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教材,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您的批评和指正,以便将来修订和完善,在此提前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您有反馈,或其他咨询事宜,欢迎您联系我们,我的Email:changyeqing@163.com。
常叶青
2016年12月
第一章财务管理导论1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1
第一节认识财务管理2
一、 资金运动论2
二、 货币关系论2
三、 分配关系论2
四、 经济活动论2
五、 本金论2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内容3
一、 财务活动3
二、 财务关系4
第三节财务管理的目标5
一、 主流财务管理目标的梳理与比较5
二、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7
三、 不同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目标上的利益冲突和协调8
第四节财务管理的原则9
一、 竞争环境的原则9
二、 创造价值的原则12
三、 财务交易的原则14
课后学习方案16
本章重点整理16
延伸阅读16
思考与讨论17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18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18
第一节认识货币时间价值18
一、 对货币时间价值观念的认识19二、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几组相关概念的比较19
[2][4]财务管理学[4][3][1]目录第二节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计算20
一、 一次性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的计算20
二、 不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的计算22
三、 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的计算23
第三节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30
一、 利息率的计算30
二、 计息期数的计算30
三、 利率变动问题31
四、 资本投资回收的计算31
五、 偿债基金的计算32
课后学习方案32
本章重点整理32
延伸阅读33
思考与讨论33
自测与练习33
第三章风险价值35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35
第一节认识风险35
一、 风险的定义35
二、 风险的分类36
三、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36
四、 风险价值37
第二节认识收益38
一、 收益的含义38
二、 收益的类型38
第三节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40
一、 单项资产风险的度量40
二、 单项资产风险和收益的关系42
第四节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44
一、 资产组合的概念44
二、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45
三、 资产组合风险的度量45
四、 资产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关系49
第五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50
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由来50
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形式51
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51
四、 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推导需掌握的基本概念52
五、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般形式的导出54
课后学习方案57
本章重点整理57
延伸阅读58
思考与讨论58
自测与练习59
第四章财务估价61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61
第一节财务估价原理62
一、 财务估价中几组相关概念的比较62
二、 折现现金流量法62
第二节债券估价63
一、 债券的概念63
二、 债券的基本要素64
三、 债券的价值评估65
四、 债券收益率的测算70
第三节股票估价71
一、 股票的有关概念71
二、 股票估价模型71
三、 股票收益率的测算74
第四节企业估价75
一、 认识企业价值75
二、 企业估价要了解的基础概念76
三、 企业价值评估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77
四、 企业价值评估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81
课后学习方案84
本章重点整理84
延伸阅读85
思考与讨论85
自测与练习85
第五章长期资金的筹措87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87
第一节认识筹资88
一、 企业筹资的概念88
二、 企业筹资的动机88
三、 企业筹资的渠道89
四、 企业筹资方式89
五、 企业筹资类型的划分90
六、 企业筹资数量的预测: 销售百分比法91
第二节权益资金的筹措93
一、 股票的概念94
二、 股票的种类94
三、 普通股的发行95
四、 普通股的销售方式97
五、 普通股的上市97
六、 普通股筹资评价98
第三节负债资金的筹措99
一、 长期借款筹资99
二、 发行债券102
三、 租赁融资106
第四节混合筹资方式112
一、 发行优先股112
二、 发行可转换债券115
三、 发行认股权证118
课后学习方案121
本章重点整理121
延伸阅读122
思考与讨论122
自测与练习122
第六章筹资决策125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125
第一节认识资本成本126
一、 资本成本的含义126
二、 资本成本的作用127
三、 资本成本的类别128
四、 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128
五、 资本成本的计算128
第二节杠杆理论139
一、 应熟悉的几组基本概念139
二、 经营杠杆141
三、 财务杠杆142
四、 联合杠杆144
第三节资本结构决策145
一、 资本结构的概念145
二、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145
三、 资本结构理论概述146
四、 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149
课后学习方案153
本章重点整理153
延伸阅读154
思考与讨论155
自测与练习155
第七章项目投资管理158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158
第一节认识项目投资158
一、 项目投资的概念159
二、 项目投资的内容159
三、 项目投资的财务决策过程159
四、 项目投资评估的原理160
第二节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估计160
一、 现金流量的概念与类型160
二、 估计现金流量应注意的问题161
三、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163
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的财务评价方法165
一、 项目投资决策的非贴现法165
二、 项目投资决策的贴现法166
第四节无风险项目投资决策实务173
一、 无风险项目投资决策应注意的问题173
二、 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173
三、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176
第五节风险性项目投资决策实务182
一、 风险调整折现率法182
二、 调整现金流量法183
课后学习方案185
本章重点整理185
延伸阅读187
思考与讨论187
自测与练习187
第八章营运资本管理189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189
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政策190
一、 营运资本的概念与特点190
二、 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与目标190
三、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191
第二节现金管理195
一、 现金管理的目的与管理内容195
二、 持有现金的动机196
三、 持有现金的成本196
四、 现金收支管理197
五、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198
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202
一、 应收账款的功能202
二、 应收账款的成本202
三、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与选择203
四、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207
第四节存货管理210
一、 存货管理的目标210
二、 存货的成本210
三、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11
四、 存货的日常控制217
第五节短期负债管理219
一、 短期借款219
二、 商业信用221
三、 短期融资券224
课后学习方案225
本章重点整理225
延伸阅读226
思考与讨论226
自测与练习226
第九章收益分配管理229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229
第一节认识股利230
一、 股利的概念和种类230
二、 股利支付程序231
第二节股利政策选择233
一、 认识股利政策233
二、 股利政策类型233
三、 影响股利政策选择的因素235
第三节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237
一、 股票股利238
二、 股票分割240
第四节股票回购241
一、 股票回购的概念241
二、 股票回购的动机242
三、 股票回购的方式243
四、 股票回购的影响244
第五节股利理论245
一、 股利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245
二、 股利理论流派245
课后学习方案248
本章重点整理248
延伸阅读249
思考与讨论250
自测与练习250
第十章财务分析253
本章基本架构图解253
第一节财务分析基础254
一、 财务分析的意义254
二、 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254
三、 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255
四、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补救措施256
第二节财务分析方法257
一、 趋势分析法257
二、 因素分析法258
三、 比率分析法260
第三节财务能力分析261
一、 偿债能力分析261
二、 营运能力分析269
三、 盈利能力分析272
四、 发展能力分析276
五、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277
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280
一、 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281
二、 杜邦分析法282
课后学习方案285
本章重点整理285
延伸阅读288
思考与讨论288
自测与练习288
附录一1元复利终值系数表293
附录二1元复利现值系数表295附录三1元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297附录四1元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299附录五每章课后自测与练习答案301附录六每章客观试题及答案322附录七学时分配表378参考文献379
风险价值第三章本章基本架构图解
第一节认识风险
风险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那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在认识风险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同的对风险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对于风险的定义仍众说纷纭,尚未有一个一致的说法。
一、风险的定义
在理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把风险视为机会,认为风险越[2][4]财务管理学[4][3][1]第三章风险价值大可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大;第二种观点是把风险视为危机,认为风险是消极的事件,风险的发生可能产生损失;第三种观点介于两者之间,认为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在决策中如果将来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有可能不一致,就意味着是有风险的,它涵盖了“不利的损失”,也涵盖了“有利的机会”。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概念倾向于以上第三种观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即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会导致实际收益比预期收益更好或更差,比如,某人期望得到8%的投资报酬率,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可能获得的报酬率为6%,也可能为10%,实际可能的结果与期望的报酬产生了偏离,而这种偏离的程度越大,风险越高;偏离的程度越小,风险越小。
二、风险的分类
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最常见的是从风险产生的根源来划分,将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也称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影响所有企业的因素导致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等。通常,系统风险产生的根源来自企业外部的变化,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战争、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等非预期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将影响市场中所有的资产,投资组合也不能分散掉系统风险,因而,系统风险是不可分散的。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也称公司特有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发生于某个行业或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如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通常,非系统风险来自特定企业,是这些企业所特有的,不影响其他企业,如罢工、诉讼、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重要的销售合同等,这类事件是非预期的、随机发生的,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公司,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非系统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的,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的有利事件所抵消。当代证券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公司的特有风险,但组合中股票的种类增加到一定程度,其风险分散化效应就逐渐减弱。如果是充分的有效投资组合,则可以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
将总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研究风险的度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因此一个充分的有效投资组合几乎没有非系统风险。对有效组合来说,非系统风险可以被忽略,投资者只需关心系统风险。通常我们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会选择充分投资组合,这样非系统风险将与资本市场无关,市场不会对非系统风险给予任何价格补偿,但投资者必须承担系统风险并可以获得相应的风险补偿。
三、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不同,风险价值也将不同。从理论上讲,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可能有以下三种。
(一)风险厌恶
有些投资者不喜欢风险,他们厌恶风险,容不得风险。当对具有相同预期收益率的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时,厌恶风险的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其中风险最低的项目。然而,厌恶风险并不意味投资者不准备进行风险性投资,只是风险厌恶者对高风险的项目要求有比风险偏好者更高的收益作为回报才肯去投资。
(二)风险中性
有些投资者对风险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关心风险的大小,不介意一项投资是否具有比较确定或者不那么确定的结果,他们只关心预期收益率的高低,只根据预期收益率的高低来选择是否投资。这样的投资者对风险不要求补偿,他们对预期收益率相同但风险水平不同的两个项目在选择时没有偏好。
(三)风险偏好
有些投资者喜欢冒险,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往往较高,风险偏好者一般会选择具有较高风险水平的项目,以期获得可能的高收益。
虽然有些投资者是爱好风险者,另有一些投资者可能是风险中性者,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
四、风险价值
风险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向好的方向偏离的可能,也有向不好的方向偏离的可能,是机会与危险的组合。由于更多的人是风险厌恶者,比起可能获得的超额收益,他们更害怕发生额外的损失。因此,风险常常被理解为实际结果将不如预期结果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和投资人往往要求一个更高的期望报酬率。
对理性投资者来说,宁愿要确定的某一报酬,而不愿意要不确定的同一报酬。对他们来说,要冒风险投资,就需要有额外的补偿。风险价值就是投资者冒风险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偿的额外报酬。风险价值,又称风险收益、风险报酬、风险溢价或风险溢酬,它是预期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的部分,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投资而要求的风险补偿。
风险价值有两种表示方法,即风险收益额和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额是投资者因冒风险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偿的额外收益,又称为风险报酬额;风险收益率是风险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又称为风险报酬率。由于风险收益率或风险报酬率是相对数指标,便于比较和计算,在财务管理中通常用风险收益率或风险报酬率来表示风险价值。
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原理,否定了传统投资将预期收益最大化作为决策准则的思想。现代投资理论所确立的风险价值观念,要求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品种时,将风险和预期收益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权衡二者的关系后才能做出有利的财务决策。
第二节认识收益
风险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观念,有人戏称财务管理第一观念是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排行第二的就是风险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的核心反映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投资者由于冒风险投资而获得的额外补偿,这种额外补偿就是超额收益。在上一节中我们认识了风险,在本节中我们将了解一下收益的相关知识。
一、收益的含义
收益,又称报酬,一般是指初始投资的价值增量。收益可以用利润来表示,也可以用现金净流量来表示,这些都是绝对数指标。在实务中,企业利用更多的是相对数指标,即收益率或报酬率。
收益率,又称报酬率,是衡量企业收益大小的相对数指标,是收益额和投资额之比。收益率实质上就是利率,只不过是站在投资者角度上来衡量的利率。在财务管理中我们将用到很多收益率,它们的区分比较重要,一定要能够区别不同收益率的含义与作用。
二、收益的类型〖*3〗(一)名义收益率名义收益率又称名义报酬率,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名义收益率有不同的理解。
(1)认为名义收益率是票面收益率,如债券的票面利率、借款协议的利率、优先股的股利率等。这时的名义收益率是指在合同中或票面中标明的收益率。
(2)按惯例,一般给定的收益率是年利率,但计息周期可能是半年、季度、月甚至日。因此,如果以年为基本计息期,给定的年利率就是名义利率或名义收益率。如果一年复利计息一次,名义收益率就等于实际收益率。如果按照短于一年的计息期计算复利,实际收益率与名义收益率不同,名义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换算关系是实际收益率=(1+r/M)M-1式中,M是一年复利的次数,r是名义收益率。
(3)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收益率是实际收益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和实际收益率与通货膨胀补偿率之积的和,用公式表示如下:rn=rr+i+irr(3.1)其中,rn为名义收益率;rr为实际收益率;i为通货膨胀补偿率。在一般情况下,式(3.1)中的irr相对其他两项来说,数值较小。
所以有时为了简化计算,也可以将上式写为rn=rr+i(二)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又称预期报酬率,也称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可能获得的收益率,是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收益率,预期收益率=∑wiKi。预期收益是数学期望,并不代表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而只是反映了我们对一切可能获得的有关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后,对资产未来平均获利能力的一种估计。本章第三节和第四节将详细介绍单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三)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又称实际报酬率,是相对于名义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而言的,对实际收益率的理解如下。
(1)与预期收益率相对应,实际收益率是指已经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收益率,是个事后计算的收益率,是实实在在可以得到的收益率。
(2)与名义收益率相对应,在一年内多次复利计息的情况下,实际收益率,即有效年利率=(1+r/M)M-1,式中,M是一年复利的次数,r是名义收益率。
(3)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收益率近似等于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补偿率的差,即rr=rn-i。
(四)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也称为必要报酬率,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要求的最低的合理的报酬率或收益率。投资者进行投资是为了获得报酬,必要收益率是投资者根据市场使用资金的报酬率和风险因素预测的最低可接受的报酬率。通常,必要收益率在计算中只考虑因承担系统风险而要求的风险溢价,不包括因承担非系统风险而要求的风险溢价。因为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减少甚至消除,因而不给予补偿,也就是说,非系统风险的风险溢价为零。必要收益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益率。因为它通常可以作为投资方案的取舍率。通常来说,如果某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高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投资者就应投资;反之,则不应投资。
(五)无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是指不考虑风险因素时所确定的收益率,它是货币时间价值率(纯利率)与通货膨胀补偿率之和,一般用政府债券利率来近似衡量。最常见的做法是选用10年期的政府债券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也有人主张使用更长时间的政府债券利率。
(六)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是风险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又称为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因承担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收益率部分的额外收益。考虑到风险收益,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就由无风险收益和风险收益两部分组成,即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用公式表示为K=Rf+RR(3.2)其中:K为预期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R为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Rf=货币时间价值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必要收益率的本质是预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要求的最低的合理的预期报酬,因此也存在以下关系: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第三节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
风险价值观念的核心是风险—报酬权衡原则。风险—报酬权衡原则是风险和收益的对等原则,该原则要求投资者必须对收益和风险做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收益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收益。该原则告诉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有利的财务决策。由于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因此,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的数量关系不同于单项资产。鉴于此,本书先探讨单项资产风险和收益,然后阐述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