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部影响中华文化长达数千年的经典。它由卦爻符号与卦辞、爻辞两部分组成,构成一个整体。《周易》六十四卦,象意六十四类事物情况,提供人们行为举事时作参考。《周易》作为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读经典,是几千年来国人的共识。
《周易的故事(1)》作者周山用顺畅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你讲述“周易的故事”。
自从《周易》诞生之后,一直备受后人尊崇,成为主流文化中居于首位的经典之作,完整地流传至今,历三千年之久而弥新。《周易》六十四卦,象意六十四类事物情况,提供人们行为举事时参考。
《周易的故事(1)》作者周山用有趣易懂的方式,面向大众开讲“周易的故事”。
前言
一、龙的故事(《乾》)
1.龙的传说
2.潜龙勿用
3.或跃在渊
4.飞龙在天
二、牝马的故事(《坤》)
1.牝马之贞
2.直率、方正、宽容
3.无咎无誉,
4.不显摆的黄裳
三、聚草屯粮的故事(《屯》)
1.“建侯”之梦
2.女子嫁人难
3.安危之间
4.“粮草”的使用
四、童蒙的故事(《蒙》)
1.“童蒙求我”
2.教不严,师之堕
3.“困蒙”不可取
4.“击蒙”须谨慎
五、求雨的故事(《需》)
1.久旱盼甘霖
2.耐心等待“及时雨”
3.谨防“引狼入室”
4.下雨之后
六、打官司的故事(《讼》)
1.诉讼风险多
2.见好就收,无灾无祸
3.心态平和,自动撤诉
4.输赢无常
七、军队的故事(《师》)
1.匡扶正义
2.严明军纪,赏罚公平
3.经验和智慧的较量
4.战争之后
八、朋友的故事(《比》)
1.诚信交友
2.热忱交友
3.谨慎交友
4.朋友要守信
九、积云成雨的故事(《小蓄》)
1.密云不雨
2.判断方向
3.夫妻反目
4.下雨之后
十、踩老虎尾巴的故事(《履》)
1.履道含和
2.如何做人
3.履虎尾
4.如何处世
十一、茅草的故事(《泰》)
1.天地和,万物生
2.拔茅茹,以其汇
3.有舍才有得
4.帝乙嫁妹
十二、苞桑的故事(《否》)
1.天地不交,万物难生
2.守望相助
3.忍辱负重
4.系于苞桑
十三、郊野的故事(《同人》)
1.同人于野
2.同人于门
3.化敌为友
4.同人于郊
十四、大车的故事(《大有》)
1.全面的收获
2.大车以载
3.位高不凌人
4.自天祐之
十五、谦谦君子的故事(《谦》)
1.高山甘居于地下
2.谦谦君子
3.居功不傲
4.谦虚与刚毅
《周易的故事(1)》:
牝马即母马,其性柔顺。《乾》代表天道,《坤》代表地道;地道的属性特征,就像牝马那样柔顺,这是地道与天道的区别所在。像牝马一般柔顺的地道顺从谁?当然是顺从刚健的天道。为了进一步揭示“牝马之贞”的内涵,周文王又接连用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第一个例子:“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古人有一说法,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
既然是臣的身份,选择了追随贤能君主这条道路,君子在前进过程中就应该自始至终保持跟随和顺从的心态与姿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越位的念头,更不能有越位的举动。“先迷”,本来是跟随在领袖后面做事情的人,如果不自量力,走到了领袖的前头,必然会把握不住前进方向,成为一只迷途羔羊;如果有自知之明,心甘情愿地追随在领袖后面,就会不断地取得成绩,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取应得的利益,这就是“后得”;有了“先迷,后得”这一自觉,便能一生有利无害。
周文王这一“先迷后得”的形象例说所揭示的合理性,既被历史上诸多利令智昏者的悲惨下场所证明,也成就了历史上无数受其影响的贤相良将。汉初丞相萧何,自始至终追随汉高祖刘邦,为了表示绝无越位之念,还将家族里所有的青壮男丁,全部送到战争第一线,帮助刘邦争夺天下。刘邦也便放心地让萧何在后方招兵买马、筹措粮草。取得政权之后,刘邦论功行赏,萧何在经济上封为万户侯,政治上授职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萧何的忠贞品性,就是典型的“牝马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