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委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2010年重新制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本书作为工科物理及理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尝试, 注重对经典内容的精简和深化, 对近代物理内容的精选和普化, 对新技术新观点的拓展, 力求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度适中。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对《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教学要求》)进行了重新编写,划分出了基本核心内容的A类知识点和作为拓展内容的B类知识点。要求各高校不仅要保证基本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为顺应这一要求,并考虑到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特点,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2010版的基本要求为指导,不仅融入了作者多年教学经历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而且还融合了国内外众多优秀教材的优点,并考虑到目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新特点,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精简经典内容,深化教学体系。在内容上以《教学基本要求》中A类知识点为核心,对B类知识点选择性地做了适当拓展,既保证了基本知识结构、系统的完整,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开“窗口”,注重内容现代化。书中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把一些当前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基础性物理原理引入,大力促进了读者对现代物理学观念的形成。
3.注重培养全局掌握,运用知识综合能力。书中精选的例题和习题,力求突出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运用,避免冗长的数学推导。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篇、电磁学篇;下册包括热学篇、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篇、波动光学篇和量子力学篇。本书作为工科物理及理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尝试,注重对经典内容的精简和深化、对近代物理内容的精选和普化、对新技术新观点的拓展,力求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保持难度适中。书中部分带“*”号的章节,表示超出课程范围,即选学的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的物理教材,也可作为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的编者集合了沈阳大学物理系的各位优秀教师,他们都有多年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体会。第1~3章由林欣悦、吴延斌完成,第4、16~18章由王立国、黄有利完成;第5、6章由张会完成;第7、11、12章由韩笑完成;第9、10章由王建华完成;第8、13-15章由孙力完成;刘文中负责全书图稿和习题部分的整理工作。另外吴延斌、韩笑还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