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出了文字通俗、改善阅读体验,完善结构、融合教学经验;贴近市场、理论联系实际,跨界整合财务的特点;建立了从分析框架、技法到微观数据的解析体系;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基本报表的构成、内容及其钩稽关系;加强了分析策略、估值分析、行业盈利特征的梳理;阐释了盈余操控的具体手法、行走路径和报表影响;梳理了盈利质量分析的内容,解构了资产的运作表现,以帮助读者分析管理层的决策与报表信息的关系;增加了来自实际生活的真实案例,有助于开放式的思考、主动型的探索和课堂讨论的活跃。
这是一部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结构清晰的财务报表分析类教材,配套资源丰富,方便读者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已经成为很多财经和非财经人士重视的对象,而近些年财务信息的规范和信息披露的加强也令财务报表信息更加纷繁复杂,笔者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分析技巧的市场需求。如果说本书第二版的修订本着教材内容与会计改革同步的原则,则第三版教材更加重视内容质量的提升。因此,第三版教材的修订具备文字通俗、改善阅读体验、完善结构、融合教学经验,贴近市场、理论联系实际、跨界整合财务的特点,在保留了原教材中较为成熟的部分,对以下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对全书结构作了重大调整,删除了华而不实的内容,架构了从分析框架、技法到微观数据的解析体系;通俗易懂地介绍基本报表的构成、内容及其钩稽关系,以帮助没有财务背景的学员快速掌握财务知识;增加了财务分析的框架,加强了分析策略、估值分析、行业盈利特征的梳理,以帮助读者建立分析思路和方法;既概括了财务操控的动机、类型,也解析了盈余操控的具体手法、行走路径和报表影响;垒实了盈利质量分析的内容,解构了资产的运作表现,以帮助读者分析管理层的决策与报表信息的关系;增加了报表重构的方法和重构的原则,以还原真实的数据、剔除噪声的干扰,了解财务的本质内容;增加了来自实际生活的真实案例,以期服务于开放式的思考、主动型的探索和课堂讨论的活跃;本书配套拓展资源,其中一个案例为中文;另一个案例为英文,方便学生复习和实战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调整和增补了一定量的习题。自2005年初版以来,本书一直注重内容的完善和更新,力求在内容和体例上有所创新,以使教材既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又具有时代气息。本书由戴欣苗规划、总纂和修订,初稿各章连同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的编写人分别是:第1~11章由戴欣苗编写,第12章由丁度编写,拓展资源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为江中行和张晔执笔。限于水平,本书在安排和表述上可能不十分恰当,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书中收录了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并做了教学用的点评,如有不妥,敬请斧正并深表感谢。
编者2017年1月
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曝出财务丑闻,从美国知名的安然、世界通讯,意大利食品巨擘帕玛拉特,到韩国鲜京集团的子公司SK GLOBAL。我国也不例外,2000年郑百文因虚增利润遭到证监会处罚;2001年黎明股份因一条龙造假遭到处罚;红光实业因财务信息虚假成为第一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上市公司;麦科特、银广夏因伪造业务凭证,虚构利润遭到处罚,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事件严重打击了投资人对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和财务报表的信任感,对社会和资本市场造成极大的震撼。正因如此,各界人士开始探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随着机构投资人力量、规模的扩大及重视公司业绩和基本面的投资理念的兴起,公司财务报表的解析、透视和分析的基本策略和技巧成为投资人、信贷人和企业经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本书正是应市场的需求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邀约而写,笔者希望以通俗的语言、真实的案例系统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财务报表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手段。本书的撰写摒弃就比率而比率的分析方法,而是辅以上市公司报表应用分析,侧重企业经营的策略分析和会计分析,并从经济事件和管理层决策解析其对财务报表的终极影响,以期挖掘报表资料和企业财务的本质内容。财务报表既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是企业管理层调整财务策略、评估经营业绩的基础。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也是投资人评估收购对象、作出投资决策的有用信息。对于债权人、供货人来说,财务报表包含了提供贷款、确定授信额度、评估还款能力、预测未来盈利趋势的决策信息。在我国管理层不断调整和完善信息披露和加强对财务制度监管的同时,上市公司的报表正日益受到重视,内容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如何阅读会计报表、解读报表传递的信息,更深层次地了解公司的会计方法、资本运作、资产置换、债务重组、融资方式等对报表的终极影响变得更加迫切。为全面适应21世纪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本书从企业经营策略、行业分析、会计分析、财务策略、盈余管理、竞争实力等角度全面探讨企业财务报表中内含的经济意义,揭示企业经营的趋势和盈利的真实性,解密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探索各类现金流量的奥秘,以帮助更多的人士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影响。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合理,案例翔实新颖,并配备了题型多样的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可供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财经类本科学生和MBA学生作为教学用书,同时适于作为公司经理人职业培训教材和相关人士的自学用书,还可作为EMBA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为便于教学,本书部分章节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本书由戴欣苗负责全书提纲的拟订以及全书定稿前的修改、补充和总纂。初稿各章及思考题和练习题的执笔人如下: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五章,戴欣苗;第七章,茹渭;第八章,朱雪丽;第九章,习彪;第十一章,王世卿;第十二章,汪雅琼;第十三章,宋奎花;第十四章,胡晓佳。限于作者水平,本书在内容安排和文字表述上可能有不恰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并指正。
戴欣苗于2005年5月
戴欣苗,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佩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职业道德。编写的《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教材获得诸多奖项,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有关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的学术论文。
第一章分析框架与会计政策1
第一节报表分析主体与分析内容1
一、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1
二、
财务报表的信息价值2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框架3
一、
哈佛分析框架3
二、 SWOT分析方法4
第三节会计政策与选择动机8
一、
会计原则与会计假设8
二、
会计政策和选择动机11
三、
新会计准则变化及其对盈利的影响16
本章小结17
复习思考题17
练习题17
第二章财务报表及其钩稽关系23
第一节六大要素及其基本报表信息23
一、
六大要素23
二、
何为资产负债表信息23
三、
何为利润表信息24
四、
何为现金流量表信息25
第二节报表钩稽关系与收入费用的解读25
一、
报表钩稽关系25
二、
如何解读收入与费用30
三、
快速构造财务报表31
第三节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报表列报的影响33
一、
财务报表列报上的变化33
二、
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变动33[2][4]财务报表分析(技巧·策略)(第三版)[4][3][1]目录本章小结41
复习思考题41
练习题42
第三章行业盈利特征分析66
第一节报表分析的信息来源66
一、
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66
二、
中国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67
三、
财务信息来源67
第二节行业背景与经营决策分析69
一、
行业分析先于报表分析69
二、
行业盈利特征与利润走势69
三、
竞争优势分析72
第三节审计报告与信息真实性74
一、
审计报告的类型74
二、
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78
本章小结78
复习思考题79
练习题79
第四章盈利能力分析83
第一节利润表与利润估量 83
一、
利润表的格式83
二、
利润的四个估量84
第二节各项收入的分析87
一、
收入来源87
二、
收入的分析方法87
三、
分部报告与分部信息88
第三节费用分析93
一、
费用的性质及其构成93
二、
费用的分析方法93
三、
固定资产类费用的分析95
第四节盈利能力的分析97
一、
从投资规模考察盈利能力97
二、
从产销规模考察盈利能力99
第五节剔除盈利信息中的噪声103
一、
报告利润的正常化103
二、
干扰盈利信息的因素103
三、
企业环境变迁对盈利的影响104
四、
中国对非经常性项目的界定105
五、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106
本章小结108
复习思考题108
练习题109
第五章盈利质量分析120
第一节盈余管理及其制度空间120
一、
盈余管理的含义120
二、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控的区别121
三、
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与缺陷121
第二节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123
一、
终极动因123
二、
中介动因124
三、
盈余操控的情况与诱因125
第三节盈利操控及其信息特征126
一、
谨慎性的盈利信息特征127
二、
激进性的盈利信息特征127
第四节盈利操控解析128
一、
盈余操控的类别和手法128
二、
收入的会计操控129
三、
熟悉收入确认原则129
四、
费用的会计操控131
第五节识别虚假财务报表的技巧133
一、
关联交易剔除法133
二、
异常收益剔除法134
三、
现金流量识别法136
四、
报表对应关系识别法136
五、
报表重组识别法138
六、
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识别法138
本章小结140
复习思考题140
练习题140
第六章资产负债表分析147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及其信息含量147
一、
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功用147
二、
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148
第二节评估方法及其项目调整149
一、
资产评价方法149
二、
资产负债项目调整150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重构154
一、
资产的构成与企业的经营154
二、
金融性项目157
三、
经营性项目158
本章小结164
复习思考题165
练习题165
第七章流动资产分析171
第一节现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171
一、
现金及其决策思考171
二、
交易性金融资产176
第二节经营性流动资产177
一、
应收款项分析177
二、
存货分析184
第三节流动资产分析的财务指标189
一、
现金周期的长度189
二、
流动比率190
三、
速动比率190
四、
资产周转和往来资金的流动性分析191
五、
存货的流动性分析193
第四节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流动资产的影响195
一、
投资分类及其核算上的新变化195
二、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价的变化对公司价值、盈亏和净资产的影响195
本章小结196
复习思考题196
练习题196
第八章长期资产分析204
第一节长期投资分析204
一、
投资的意义、分类和目的204
二、
长期投资及其类型206
三、
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价207
四、
长期债权投资的评价209
第二节固定资产分析211
一、
固定资产的特征与分类211
二、
固定资产计价的评价211
三、
固定资产及其评价212
四、
折旧与现金流215
五、
固定资产运营分析216
六、
总资产周转分析217
第三节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分析217
一、
无形资产会计的一般惯例217
二、
无形资产的评价220
三、
虚拟资产及其评价220
第四节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非流动资产的影响221
一、
固定资产与借款费用221
二、
投资性房地产221
三、
无形资产222
四、
研究与开发费用222
五、
投资分类的变化222
本章小结223
复习思考题223
练习题223
第九章负债分析225
第一节负债的构成225
一、
流动负债的定义及构成225
二、
长期负债的定义及构成225
三、
估计负债的定义及构成226
四、
或有负债的定义及构成226
五、
负债的报表列示226
第二节负债分析227
一、
流动负债结构分析227
二、
长期负债构成分析227
三、
偿债能力分析227
第三节表外风险分析233
一、
应收票据贴现233
二、
购货承诺合同234
三、
租赁234
四、
担保风险234
五、
委托理财风险分析237
本章小结238
复习思考题239
练习题239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分析241
第一节股本及其股权结构241
一、
股本、股东及其权利241
二、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247
三、
股本变动方式及其企业发展潜力248
第二节资本公积250
一、
资本公积及其分析250
二、
资本公积的其他来源251
三、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净利润的区别251
第三节留存收益及其分红252
一、
留存收益的内容252
二、
留存收益的形成252
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分析253
一、
分红潜力分析253
二、
投资报酬的计算与分析257
三、
透视投资报酬率259
本章小结264
复习思考题264
练习题265
第十一章现金流量表分析273
第一节现金流量表内容及其信息价值273
一、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273
二、
现金流量分类274
三、
现金流量信息的价值276
第二节现金流量基本分析277
一、
利用现金流评定利润质量和偿债能力277
二、
现金流量八大类型281
三、
现金流量结构和趋势分析282
第三节现金流量分析288
一、
现金流量与企业生命期288
二、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评价289
三、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评价291
四、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评价292
第四节侦测会计操控的技巧与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292
一、
利用现金流量侦测会计操控292
二、
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294
本章小结301
复习思考题302
练习题302
第十二章投资分析和估值分析310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310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特征310
二、
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312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314
四、
战略新兴企业的估值判断315
第二节上市公司投资分析316
一、
市盈率的定义316
二、
市盈率基本公式推导317
三、
市盈率与市净率、市销率的比较分析317
四、
市盈率指标计算的一些问题319
五、
市盈率的价值所在320
第三节上市司估值分析322
一、
基于现金流的估值322
二、
基于盈利的估值326
三、
剩余收益模型(Residual Earning Model)327
四、
估值模型中的贴现率330
五、
乘数估值332
本章小结335
复习思考题335
练习题336
参考文献345
本书配套拓展资源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