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0章,分别介绍面向对象、类、Visual Studio 2015环境,以及面向对象程序的结构、函数、 数组、指针、继承、派生、多态性、流类库、输入输出和异常处理。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涵盖面向过程的C语言,是学习C类语言的基础,学好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为今后用C#开发智能软硬件系统以及用ObjectiveC在iOS和MAC OS系统中进行移动端程序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教程,完全适合零起点的学生,可作为计算机类相关课程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作者自主开发的电子课件和视频。
本教材可以作为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应用于MOOC或者SPOC条件下的辅导教材。可以在C语言的基础上,全面快速的掌握C 特色编程思想和方法。案例丰富,可以开拓编程思路。
出
版 说 明
信息时代早已显现其诱人魅力,当前几乎每个人随身都携有多个媒体、信息和通信设备,享受其带来的快乐和便宜。
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快速增长,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翻新,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弱化知识培养目的,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的更新,必然伴随教材的更新。一流的计算机人才需要一流的名师指导,而一流的名师需要精品教材的辅助,而精品教材也将有助于催生更多一流名师。名师们在长期的一线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面向学生的独特的教法、经验、教学内容等。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推广他们的经验,并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各大学计算机院系领导的协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规划并出版了本系列教材,以满足计算机课程群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并将各重点大学的优势专业学科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本系列教材行文注重趣味性,立足课程改革和教材创新,广纳全国高校计算机优秀一线专业名师参与,从中精选出佳作予以出版。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有的放矢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并站在计算机类课程建设、技术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规划相关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关系,以达到教学内容互相衔接、补充、相互贯穿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各门课程功能定位明确,并去掉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些课程的实质部分,又能节约一些课时,为开设社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准备条件。
2. 内容趣味性强
按照教学需求组织教学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培养学习观念、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实践,案例选题注重实际和兴趣度,大部分课程各模块的内容分为基本、加深和拓宽内容3个层次。
3. 名师精品多
广罗名师参与,对于名师精品,予以重点扶持,教辅、教参、教案、PPT、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等配套齐全,资源丰富。同一门课程,不同名师分出多个版本,方便选用。
4. 一线教师亲力
专家咨询指导,一线教师亲力;内容组织以教学需求为线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学习能力培养,强调案例分析,注重工程技术能力锻炼。
经济要发展,国力要增强,教育必须先行。教育要靠教师和教材,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希望有志于教材建设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本团队。通过本系列教材的辐射,培养一批热心为读者奉献的编写教师团队。
清华大学出版社前言
C 在2017年的编程语言排行榜中,仍然排在第三的位置,是世界上最稳定,使用范围最广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这是C 相对于其他语言的优势所在。
针对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积累,我们特别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可供64学时以上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专业基础课程和面向对象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类课程使用,是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必备的资料。
本套教材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从最基础的底层知识开始讲解,适合初次学习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高等学校学生学习。
(2) 本书内容翔实,基本覆盖了C 程序语言的各个知识点,为初学者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本书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应用出发,结合实际,对每一个程序都进行了调试、编译和运行,保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可读性和良好的可移植性。
(4)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使枯燥的理论学习更加易于接受。
(5)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涵盖面向过程的C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为今后使用C#开发智能软硬件系统以及使用ObjectiveC在iOS和MAC OS系统中进行移动端程序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的编排形式如下。
(1) 知识点。在每节的开始位置都会有准确、清晰的知识点介绍,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概念,便于后面的学习。
(2) 示例。在每节知识点之后都会列举完整的示例,并以章节顺序编号,便于检索和案例的衔接。示例代码与示例编号一一对应,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注释丰富,体现了代码优美的原则,有利于读者养成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对于大段程序,均在每行代码前设定编号便于学习,并加以详尽的规范的注释。每段程序和例题均给出运行结果,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实例。
(3) 习题。每章最后都会提供专门的测试习题,供读者检验所学知识是否牢固掌握。
随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教材也将不断更新、调整,希望各位专家、教师和读者不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内容,更新编程环境的版本。
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国家级双语示范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本书的主编杨巨成教授在编写的同时还给予其他年轻教师大力帮助,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他对教材严格把关,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本教材编写的教师有于洋、孙迪、于秀丽、侯琳、李建荣、梁琨、蔡润身和张翼英老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与程序测试的学生团队成员包括陈晗頔、任哲、程宇辉、王凯、周柯奇、谭进、季晓曈、康钰莹和陈序。这些具有丰富竞赛经验的在校本科生从读者的角度,对教材的易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客观的测试,本书每一段程序都由他们调试通过、整理,为教材的编写出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教材以实用为出发点,力求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为了便于学习,本书可以配有自主开发的电子课件、视频教程,以及基于Visual Studio 2015开发的综合实例源代码。读者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相应页面下载。
编者2017年10月于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