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为编写依据,知识新颖,注重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必要技能相结合,精心组织、合理整合教材的理论结构和内容体系。同时,将近年来财务会计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融入其中。
为了满足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本书根据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项目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的模式,通过典型案例,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和财经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用书。
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以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在全面总结高职高专财务会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同类教材的先进经验,符合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本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同期出版的《财务会计技能训练(第2版)》配套使用,效果更佳。
本书以项目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注重对学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实践,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重点难点问题,配以大量的实务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全书共分为13个项目,内容包括:财务会计认知,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存货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流动负债的核算,非流动负债的核算,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费用及利润的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每个项目都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项目小结。全书建议安排150学时,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书在再版过程中对书中与税法相关的业务更新,并对案例进行了优化和修订,使全书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
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以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在全面总结高职高专财务会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同类教材的先进经验,符合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本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同期出版的《财务会计技能训练(第2版)》配套使用,效果更佳。
本书以项目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注重对学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实践,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重点难点问题,配以大量的实务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全书共分为13个项目,内容包括:财务会计认知,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存货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流动负债的核算,非流动负债的核算,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费用及利润的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每个项目都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项目小结。全书建议安排150学时,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书在再版过程中对书中与税法相关的业务更新,并对案例进行了优化和修订,使全书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
本书由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小英、杨承亮编写。具体的编写分工是:陈小英编写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十三;杨承亮编写项目八、九、十一、十二。全书由陈小英负责*终的统稿、定稿。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另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阅了大量的财务会计教材,吸收、借鉴与引用了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教改成果及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与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完善。
编者
项目一 财务会计认知1
任务一 认知财务会计的前提条件和会计
基础2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2
二、财务会计的作用2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3
四、会计基础5
任务二 认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
一、可靠性6
二、相关性6
三、可理解性7
四、可比性7
五、实质重于形式8
六、重要性8
七、谨慎性8
八、及时性9
任务三 认知会计要素及会计计量9
一、会计要素9
二、会计计量14
项目小结15
项目二 货币资金的核算17
任务一 库存现金的核算18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内容18
二、库存现金的具体核算19
任务二 银行存款的核算21
一、银行存款管理的内容21
二、银行存款的具体核算23
三、银行结算方式及其账务处理25
任务三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30
一、外埠存款31
二、银行汇票存款31
三、银行本票存款32
四、信用卡存款33
五、信用证保证金存款33
六、存出投资款33
项目小结34
项目三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35
任务一 应收票据的核算36
一、应收票据概述36
二、应收票据的具体核算36
任务二 应收账款的核算40
一、应收账款概述40
二、应收账款的具体核算41
三、坏账及其核算42
任务三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
核算46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46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47
项目小结48
项目四 存货的核算49
任务一 存货概述及原材料的核算50
一、存货概述50
二、存货的确认50
三、存货的计量51
四、原材料的核算56
任务二 其他存货的核算61
一、库存商品的核算61
二、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62
三、周转材料的核算65
任务三 存货清查及存货期末计量的
核算69
一、存货清查的核算69
二、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71
项目小结75
项目五 对外投资的核算77
任务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78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78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具体核算78
任务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82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82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具体核算82
任务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85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85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具体
核算85
任务四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88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88
二、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
账务处理90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
账务处理91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96
项目小结96
项目六 固定资产的核算99
任务一 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100
一、固定资产概述100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101
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02
四、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03
任务二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106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106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107
三、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07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108
任务三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111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112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112
任务四 固定资产清查与减值的核算113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113
二、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114
任务五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116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116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具体核算116
项目小结118
项目七 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的
核算119
任务一 无形资产的核算120
一、无形资产概述120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122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124
四、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127
五、无形资产的减值127
六、无形资产的处置128
七、无形资产的报废129
任务二 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129
一、其他长期资产的概念129
二、其他长期资产的具体核算129
项目小结130
项目八 流动负债的核算131
任务一 短期借款的核算132
一、短期借款的含义132
二、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132
三、短期借款的具体核算132
任务二 应付票据的核算133
一、应付票据的含义133
二、应付票据的具体核算133
任务三 应付账款的核算135
一、应付账款的含义135
二、应付账款的确认135
三、应付账款的具体核算135
任务四 预收账款的核算136
一、预收账款的含义136
二、预收账款的具体核算137
任务五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137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137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账户设置139
三、短期薪酬的核算139
四、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144
任务六 应交税费的核算144
一、应交税费概述144
二、应交增值税的核算145
三、应交消费税的核算148
四、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149
任务七 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151
一、应付利息的核算151
二、应付股利的核算151
三、其他应付款的核算152
项目小结152
项目九 非流动负债的核算153
任务一 长期借款的核算154
一、长期借款概述154
二、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154
三、长期借款的具体核算154
任务二 应付债券的核算157
一、应付债券概述157
二、应付债券的具体核算157
任务三 长期应付款的核算159
一、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159
二、长期应付款的具体核算160
项目小结161
项目十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163
任务一 实收资本的核算164
一、实收资本的概念164
二、实收资本的具体核算164
任务二 资本公积的核算168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168
二、资本公积的具体核算168
任务三 留存收益的核算170
一、盈余公积170
二、未分配利润172
项目小结173
项目十一 收入、费用及利润的核算175
任务一 收入的核算176
一、收入概述176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176
三、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183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187
任务二 费用的核算188
一、费用概述188
二、营业成本的核算189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189
四、期间费用的核算189
任务三 利润的核算191
一、利润的概念与构成191
二、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
核算192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193
四、本年利润的核算195
项目小结197
项目十二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199
任务一 编制资产负债表200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200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02
任务二 编制利润表208
一、利润表概述208
二、利润表的编制209
任务三 编制现金流量表210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210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214
任务四 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20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220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221
任务五 编制财务报表附注224
一、财务报表附注的概念224
二、附注披露的主要内容224
项目小结225
项目十三 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227
任务一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228
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228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
计量230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34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236
五、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40
任务二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242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42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
和计量242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
处理244
任务三 债务重组的核算249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和重组方式249
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250
任务四 或有事项的核算258
一、或有事项的概念与特征258
二、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259
三、或有事项的确认260
四、预计负债的计量260
五、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262
任务五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263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263
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269
三、前期差错及其更正271
任务六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核算274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与内容274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
会计处理275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
会计处理279
任务七 外币交易的核算279
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279
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279
三、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280
四、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280
五、即期汇率的选择和即期汇率的
近似汇率281
六、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81
七、外币财务报表折算284
项目小结285
参考文献286
项目二 货币资金的核算
知识目标
◆ 理解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相关规定。
◆ 掌握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程序及核算。
◆ 掌握库存现金清查核算、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方法。
技能目标
◆ 熟练掌握对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 熟练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 会填列有关银行支付结算的凭证,并能办理各种银行转账结算。
任务一 库存现金的核算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内容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在企业并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现钞,包括库存的人民币和各种外币。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资金,它可以随时用以购买所需物资、支付日常零星开支、偿还债务等。企业必须加强现金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保证现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了现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企业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业务中,直接用现金收付的叫现金结算。企业可以在以下范围内使用现金。
(1) 职工工资、津贴。
(2) 个人劳务报酬。
(3) 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比赛等各种奖金。
(4) 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 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 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凡是超出上述范围的一切经济往来,即不属于现金结算范围的,企业都应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二)库存现金的限额
企业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其开户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核定,一般为企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量。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企业的库存现金限额,可以多于5天,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以补足限额。若开户单位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应按必要手续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
(三)现金日常收支管理
企业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如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2) 企业支付现金时,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企业应当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及其使用情况。
(3) 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在取款凭证上写明具体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交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
(4) 企业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生产或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批准后予以支付。
二、库存现金的具体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
现金总分类账由负责总账的财会人员进行总分类核算,可以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直接登记。如果企业日常现金收支量较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的核算形式。根据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可以定期或月终登记。
企业收入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账户,贷记相关账户。企业支出现金时,借记相关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
【案例2-1】 某企业销售商品货款7 000元,增值税1 190元,共计收入现金8 190元。应根据专用发票销售记账联填制收款凭证,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8 19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190
【案例2-2】 某企业用现金购买办公文具用品,取得普通发票所列含税价款共计180元。根据普通发票填制付款凭证,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80
贷:库存现金 180
(二)库存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
为了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随时掌握现金收付的动态和库存余额,保证现金的安全,企业必须设置\"现金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的格式一般采用三栏式,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直接登记。按照现金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全天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现金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如发现账款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月份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库存现金\"的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现金清查的核算
库存现金清查是指对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核对,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终了前进行的现金账款核对和清查小组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金盘点与核对。现金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清查小组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清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是否存在挪用现金、白条抵库、超限额留存现金以及账款是否相符等。对于现金清查的结果,应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如发现账款不符,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情况予以处理。
1.现金短缺
现金清查结果如为现金短缺,按实际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
(2)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案例2-3】 企业现金清查时发现账款不符,现金短缺150元,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50
贷:库存现金 150
经查,其中100元属于出纳员陈灵工作失误造成,责令其赔款;另外50元原因不明,批准予以转销。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陈灵 100
管理费用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50
2.现金溢余
现金清查结果如为现金溢余,按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或\"库存现金\"账户。
(2)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案例2-4】 企业在现金突击检查中发现现金溢余200元,根据清查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经查,发现出纳员在支付工资时,少支付员工许琳100元,其余100元不能查明原因。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其他应付款--许琳 100
营业外收入 100
(四)定额备用金的核算
采用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一般应事先由会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笔金额固定的备用金。备用金采用先领后用、用后报销的办法,即由财会部门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职工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预先付给一定数额的现金,这些职工或部门支出以后凭单据向财会部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达到规定的固定金额。收回备用金时再结清。单独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户的企业,由企业财会部门单独拨给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或\"银行存款\"账户。从备用金中支付零星支出,应根据有关的备用金报销清单,定期补足备用金,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或\"银行存款\"账户。除了增加或减少拨入的备用金外,使用或报销有关备用金支出时不再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户核算。
【案例2-5】 某企业后勤部经常发生零星支出。2016年2月初,经领导批准,财会部门决定在该部门设立备用金,核定其定额为3 000元,并由后勤部李丽具体保管。该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月1日,财会部门开出金额为3 000元的现金支票一张,交给后勤部设立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后勤部)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2) 2月15日,李丽持有关票据来财会部门报账,具体支出为:文具费150元,差旅费100元,报纸杂志费500元,招待费350元。出纳员以现金支付,补足其备用金。
借:管理费用 1 100
贷:库存现金 1 100
(3) 5月31日,经过几个月的试行,发现后勤部的备用金定额过低,经批准,将其增加到4 000元。出纳员以现金支付差额1 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后勤部)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4) 12月31日,由于后勤部的一些职能归并到经理办公室,后勤部的备用金没有继续设置的必要。李丽最后一次报销各项费用2 628元,并交回剩余款项。
借:管理费用 2 628
库存现金 1 372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后勤部) 4 000
备用金经管人员一般应设置\"备用金登记簿\",用于记录各项零星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