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学(含气体动力学)课程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和其他动力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书使用对象以动力类专业的本科生为主,也可作为能源、民航、水利、机械、车辆、舰船、石化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使用。
面对国家对飞行器动力的强烈需求,尤其是对创新性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本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物理概念准确、清晰。从提高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出发,本书强调基础、强调物理概念的理解、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创新,注意安排各章节的内容深浅和叙述方式,使得新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以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突出了航空航天和国防特色,例如从气动原理出发介绍进气口、扩压器、尾喷管等基本概念。增加专门章节,介绍流体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和设计、使用方法,使新书更好地为培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人才服务。
全书共11章,前6章包括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相似原理、湍流基础和边界层基本概念,是一般流体力学基础。第7~10章涵盖气体动力学的主要部分,以可压缩性为主线,介绍了扰动波、激波概念、各种一维定常管流和经典的流场计算特征线法。第11章则介绍了气体动力学的工程应用。
张堃元教授、徐惊雷教授、谭慧俊教授、钟易成副教授、汪明生副教授、金志光副教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其中第1章、第7章由徐惊雷编写;第5章、第6章由谭慧俊编写;第2章、第4章由钟易成编写;第3章、第10章由汪明生编写;第11章由金志光编写;第8章、第9章由张堃元编写;全书的大部分附图由金志光负责绘制,张堃元负责全书的统稿,统稿中调整和重新改写了部分章节中的内容。全书经河海大学王惠民教授的认真审阅,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建议,编者在此深表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前言
第1章 流体的物理性质
1.1 流体的力学特征和连续介质假设
1.1.1 流体特性及其连续介质假定
1.1.2 密度、比容、相对密度和重度
1.1.3 流体压缩性、可压流与不可压流
1.1.4 黏性、有黏流和无黏流
1.2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质量力和表面力
1.2.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2.2 单位与量纲
1.3 欧拉平衡方程和等压面
1.3.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1.3.2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等压面
1.4 重力作用下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1.4.1 气体等温状态下的平衡规律
1.4.2 国际标准大气
1.5 静止流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1.5.1 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1.5.2 流体对曲面的作用力
1.6 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压强的测量
1.6.1 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
1.6.2 压强的测量
1.7 流体的输运性质
1.7.1 热能输运——热传导现象
1.7.2 质量输运——扩散现象
1.8 流体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
习题
第2章 流体运动学基本概念
2.1 流体运动的描述
2.1.1 流场和流体微团
2.1.2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1.3 随流导数、迹线、流线和流管
2.2 流体微团运动分析
2.2.1 流体微团的基本运动形式
2.2.2 流体微团的平移运动、线变形及体变形、角变形和旋转运动
2.3 流体运动分类
2.3.1 定常流和非定常流
2.3.2 一维流、二维流、三维流
2.3.3 有旋流与无旋流
2.3.4 绝热流动、等熵流动和均熵流动
2.4 势函数与流函数
2.4.1 势函数ψ
2.4.2 平面流的流函数ψ
2.4.3 流函数ψ的性质
2.4.4 势函数方程和流函数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2.4.5 等势线和等流函数线的正交性
2.5 几种简单平面势流及其叠加势流
2.5.1 均直流
2.5.2 点源、点汇
2.5.3 点涡
2.5.4 势流的叠加原理
2.5.5 螺旋流和偶极流
2.5.6 无环量的圆柱绕流
2.5.7 有环量的圆柱绕流——儒科夫斯基升力理论
习题
第3章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3.1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与雷诺(Reynolds)输运定理
3.1.1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
3.1.2 雷诺输运定理
3.2 连续方程
3.2.1 用于控制体积的积分形式连续方程
3.2.2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3.3 理想流体动量方程
……
第4章 相似原理
第5章 湍流基础与不可压管流损失
第6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第7章 气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8章 膨胀波、压缩波和激波
第9章 一维定常可压缩管流
第10章 二维定常超声速流特征线法与基本概念
第11章 气体动力学的某些工程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