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内科病与护理是动物医学专业(职教师资)的重要的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动物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名,重点掌握每个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治疗技术、治疗与护理和保健护理的能力。它以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兽医临床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保定与临床检查、兽医临床检验技术、兽医特殊诊断技术等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物外科病及护理、动物产科病及护理、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动物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动物防疫检疫技术、动物福利等临床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培养兽医技术员对动物常发疾病的识别、遵照执业兽医处方对疾病正确处置和及时、安全的护理及对畜主的健康指导。
《动物内科病与护理》是教育部、财政部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的配套教材之一。本书的编写始终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职教师资院校人才的培养要回归本位,加强临床诊治技能训练,引领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二是满足从职教师资院校毕业的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执教后,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毕业后需要与行业需求、国家需求、国际需求衔接的要求。
在临床实践中,确诊一种疾病是有很大难度的,特别是在现在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又无法给予正确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或者通过暂时性诊断而决定治疗的方向。另外,目前的动物内科学已经突破了仅仅涉及动物的局限,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本书在传统各系统疾病的概念、可能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了中药防治内科病的内容,以及动物疾病的健康护理或畜主教育的内容,力求体现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西生药相结合、重视人畜共患病。
虽然本书力求内容全面,但是考虑畜主的经济状况、患畜本身的临床症状,以及科学检查和合理指导治疗是一个相当大的变量,临床专业教师和执业兽医在完成诊断,提供健康护理方案时.可不必完全按照本书上的流程进行。内科诊断过程如同公安人员办案一样,对于任何可疑的迹象和证据都力求不放过,要不断地从饲养员、场长等与患病动物有关的人员处搜集信息,不断地抽丝剥茧,这就是逻辑推理。合理的逻辑推理依赖于稳固的专业基础,在学习本书之前需要扎实掌握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先行的重要的基础课程。
绪论
一、动物内科病与护理的概念
二、动物内科病与护理的内容
三、动物内科病与护理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消化系统的解剖学
二、消化系统的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四、消化系统检查
五、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六、消化系统疾病的保健护理
第二节 口腔、咽、食管疾病
一、口炎
二、咽炎
三、食管阻塞
第三节 反刍动物胃肠疾病
一、前胃弛缓
二、瘤胃积食
三、瘤胃臌气
四、创伤性网胃炎
五、瓣胃阻塞
六、瘤胃酸中毒
七、皱胃炎
八、皱胃阻塞
九、皱胃左方变位
十、皱胃右方变位
十一、反刍动物肠痉挛
十二、反刍动物肠便秘
十三、反刍动物肠变位
第四节 其他胃肠疾病
一、胃肠炎
二、肠使秘
三、马的急性胃扩张
四、马的肠性腹痛
第五节 幼畜胃肠疾病
一、幼畜消化不良
二、犬猫胃肠炎
第六节 肝脏、胰脏疾病
一、肝炎
二、胰腺炎
第七节 腹膜疾病
一、腹膜炎
二、腹腔积液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二、呼吸器官疾病的常见病因
三、呼吸器官疾病的主要症状
四、呼吸器官疾病的诊断
五、呼吸器官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上呼吸道疾病
一、感冒
二、鼻炎
三、喉炎
第三节 支气管与肺脏疾病
一、支气管炎
二、支气管肺炎
三、大叶性肺炎
四、幼畜肺炎
五、肺气肿
第四节 胸膜疾病
一、胸膜炎
二、胸腔积液
第三章 心血管及血液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心血管解剖
二、血液生理
三、心血管及血液的主要功能
四、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病因
……
第四章 泌尿器官疾病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六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七章 中毒性疾病
参考文献
附“动物内科病与护理”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