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统计学》内容编排是按照医疗保险研究的流程,以研究设计作为起点,选择了与医疗保险科研及实际应用较为密切的统计学内容。内容包括绪论、医疗保险研究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抽样误差与抽样分布、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包括简单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等)、相关分析(包括简单相关、复相关、偏相关和典型相关等)、非参数统计、Logistic回归、生命统计、生存分析、常用综合评价、常用统计预测方法、统计图表、医疗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统计学发展简史(1)
第二节医疗保险统计学概述(3)
第三节常用的统计学基本概念(5)
第二章医疗保险研究设计(8)
第一节医疗保险研究设计概述(8)
第二节实验性研究(9)
第三节调查性研究(16)
第三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34)
第一节频数分布与频数表(34)
第二节医疗保险总量指标(37)
第三节集中趋势描述(38)
第四节离散趋势描述(42)
第四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8)
第一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48)
第二节正态分布(50)
第三节二项分布(56)
第四节泊松分布(60)
第五章抽样误差与抽样分布(65)
第一节抽样误差(65)
第二节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66)
第三节常用的抽样分布(67)
第六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72)
第一节参数估计(72)
第二节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75)
第三节t检验与z检验(76)
第四节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80)
第五节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82)
第七章方差分析(86)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86)
第二节不同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89)
第三节多个均数的多重比较(93)
第四节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95)
第八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99)
第一节相对数概述(99)
第二节常用相对数的种类(100)
第三节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103)
第四节医疗保险动态数列(109)
第九章分类变量资料的χ2检验(120)
第一节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120)
第二节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124)
第三节配对设计分类变量资料的χ2检验(128)
第四节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129)
第十章回归分析(133)
第一节直线回归(133)
第二节多重线性回归(138)
第三节自变量筛选(142)
第四节线性回归分析的注意事项(148)
第十一章相关分析(157)
第一节线性相关分析(157)
第二节复相关分析(163)
第三节典型相关分析(166)
第四节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应用(171)
第十二章非参数统计方法(176)
第一节非参数统计概述(176)
第二节常用的秩和检验(177)
第三节等级相关(185)
第十三章Logistic回归(193)
第一节两分类Logistic回归(193)
第二节多分类结果变量的Logistic回归简介(200)
第三节Logistic回归分析的正确使用(201)
第十四章生命统计(204)
第一节人口统计(204)
第二节疾病统计(211)
第三节人口寿命表(216)
第十五章生存分析(231)
第一节生存时间及其分布函数(231)
第二节生存资料的非参数统计方法(234)
第三节生存资料的参数统计法(238)
第四节生存资料的半参数统计方法(241)
第十六章常用综合评价方法(245)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245)
第二节综合评分法(248)
第三节综合指数法(250)
第四节层次分析法(251)
第五节TOPSIS法(255)
第六节秩和比法(257)
第七节主成分分析(261)
第十七章常用统计预测方法(266)
第一节医疗保险统计预测模型概述(266)
第二节时间序列模型概述(267)
第三节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介绍(270)
第四节鲍克斯-詹金斯模型(282)
第十八章统计图表(290)
第一节统计表(290)
第二节统计图(293)
第三节合理使用统计图表(301)
第十九章医疗保险统计报表体系(303)
第一节医疗保险统计报表体系概述(303)
第二节不同保险类型的医疗保险统计报表(307)
第二十章计算机数据管理与分析(336)
第一节EpiData3.1数据管理(336)
第二节SPSS22.0统计分析(352)
主要参考文献(388)
附录统计用表(390)
第一章
绪论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交流日益加快,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与方法不断增加,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涉及大量的数字信息资料。人们要想去分析、挖掘和利用医疗保险数字信息资料,为医疗保险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就要对医疗保险信息的变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然而,事物的变化现象有必然和偶然之分,且常常是偶然性(不确定性)掩盖了必然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地从表面纷繁杂乱的不确定性现象中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正是统计学(statistics)所面临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统计学发展简史
“统计”一词由来已久,其涵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拉丁语“state”的意思是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最初的一般计数活动,已经蕴藏着统计萌芽。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及世袭领地的统计工作。进入封建社会,统计工作已初具规模,一些君主和开明的政客日益认识到统计对于治国强邦的重要作用。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交通、航运、贸易日益发达,国际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不仅需要有人口、土地、财富、赋税和军事等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各企业主、商人为了经营管理也需要统计,统计逐步扩展到了工业、农业、商业、银行、保险、邮电、海关等部门,并出现了专业性统计组织和研究机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各行各业统计实践的发展,客观上各专业领域要求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欧洲开始出现一些统计理论著作,统计学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