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案例式教学为特点,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传统经典的编写模式,在编写上考虑到了国家教学大纲要求、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为使学生掌握浩如烟海的生物化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将基础知识应用到临床,我们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典型案例。采取循循善诱方式,首先提出案例及相关问题,然后叙述生物化学内容,最后把案例进行小结,使学生能通过临床案例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掌握一系列的思维方法,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直观和生动,打破了以往教材死板生硬的知识框架,达到了将知识与临床案例关联互动的目的。本教材共分为19个章节。适合于全国各所医学院校临床、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护理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介
第2节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3节 生物化学与医学
第4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第1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2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3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4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第3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1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第2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3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第4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第5节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第4章 酶
第1节 概述
第2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3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第4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5节 酶的调节
第6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第5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1节 维生素
第2节 微量元素
第6章 生物氧化
第1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第2节 其他氧化体系
第7章 糖代谢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糖的无氧分解
第3节 糖的有氧氧化
第4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5节 糖异生
第6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第7节 血糖及其调节
第8章 脂类代谢
第1节 脂类的生理功能
第2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第3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第4节 三酰甘油代谢
第5节 磷脂的代谢
第6节 胆固醇的代谢
第7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第9章 氨基酸代谢
第1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第2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第3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第4节 氨的代谢
第5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10章 核苷酸代谢
第1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
第2节 嘌呤核苷酸代谢
第3节 嘧啶核苷酸代谢
第11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第1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
第2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第3节 某些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
第4节 代谢调节
第12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1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
第2节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第3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
第4节 反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第5节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第13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1节 rna合成的模板和酶
第2节 原核生物rna的合成过程
第3节 真核生物rna的合成过程
第4节 真核生物rna前体的加工
第14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1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第2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第3节 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输送
第4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第15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第3节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第4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第16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1节 信息物质
第2节 受体
第3节 信息的转导途径
第4节 信息转导途径的交互联系
第5节 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第17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1节 癌基因
第2节 抑癌基因
第18章 血液生物化学
第1节 血浆蛋白
第2节 血液凝固
第3节 血细胞代谢
第19章 肝的生物化学
第1节 肝在代谢中的作用
第2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第3节 胆汁和胆汁酸盐
第4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第20章 重组dna技术
第1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第2节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
第3节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载体
第4节 目的基因的获得和体外重组
第5节 重组dna分子的导入和筛选与鉴定
第6节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7节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第21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第1节 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
第2节 pcr技术
第3节 转基因技术与基因剔除技术
第4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5节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第6节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第22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1节 基因诊断
第2节 基因治疗
第23章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第1节 基因组学
第2节 蛋白质组学
第3节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与生物化学知识有关的诺贝尔奖一览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