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博弈的各种解概念和合作博弈的各种解概念是本书中介绍的重点。这些解概念和求解的方法原理,不仅是构成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体系,也是博弈论实际应用的基础。系统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各种博弈模型产生的背景,数学模型,模型的解概念,各种解概念求解的规范方法,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并对各种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算例分析。对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这两种信息不对称同时存在的混合模型的基本理论作了简单介绍,并对三种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算例分析。全书分为六章:绪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扩展与精炼,激励理论简介,协调与谈判协调与谈判,合作博弈。
本书第一版自2008年2月出版以来,得到了同行专家、学者的鼓励和支持,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帮助,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本书,更好地适应博弈论的教学和研究,作者决定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习题数量;对第3章第4节“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进行了重写;增加了“激励理论简介”一章。由于内容与篇幅都增加了,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选讲,读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
第二版的突出变化是增加了“激励理论简介”一章。
激励理论,又称委托代理理论,是在博弈论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的学科领域,也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杰出的经济学家拉丰在其论著《激励理论》中指出,“当事人之间目标的不一致和信息的分散化成为导致激励问题的两个基本因素”。而这两个基本因素正是博弈论发展的核心动因,因而基于博弈论研究激励理论是一个自然的趋势。激励理论在近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成熟的理论构架。本书在“激励理论简介”一章介绍了其基本理论: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对激励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术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研究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因为对现代经济和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激励理论已成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限于本书的教学目的和篇幅,不再对其作更深入的介绍和探讨。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博弈论概况及本书的结构
1.1.1 什么是博弈论
1.1.2 博弈论的发展与分类
1.1.3 本书的结构
1.2 博弈研究的三种基本表示法
1.2.1 规范式
1.2.2 扩展式
1.2.3 联盟式(特征函数式)
1.2.4 三种表示式的关系
练习题1
第2章 纳什均衡
2.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1.1 基本概念
2.1.2 占优均衡
2.2 纳什均衡
2.2.1 纯策略纳什均衡
2.2.2 双矩阵博弈的划线法
2.2.3 无限策略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2.3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3.1 基本概念
2.3.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点的存在性定理
2.3.3 2×2双矩阵博弈的纳什均衡
2.4 矩阵博弈.
2.4.1 基本概念
2.4.2 保守策略与纳什均衡
2.4.3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4.4 矩阵博弈的求解
练习题2
第3章 纳什均衡的扩展与精炼
3.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1.1 不完全信息博弈与海萨尼转换
3.1.2 规范式表述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3.1.3 贝叶斯静态博弈的应用
3.2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3.2.1 动态博弈
3.2.2 子博弈与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2.3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应用
3.2.4 完全但不完美信息两阶段博弈
3.3 重复博弈
3.3.1 基本概念
3.3.2 触发策略
3.3.3 重复博弈的应用
3.4 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3.4.1 基本概念
3.4.2 信号博弈
练习题3
第4章 激励理论简介——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应用
4.1 逆向选择
4.1.1 基础理论
4.1.2 逆向选择模型的应用
4.2 道德风险
4.2.1 基础理论
4.2.2 道德风险模型的应用
4.3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混合
练习题4
第5章 协调与谈判
5.1 协调博弈
5.1.1 多重纳什均衡
5.1.2 协调博弈与博弈实验
5.2 相关均衡
5.3 纳什谈判解
5.4 初始参考点和其他谈判解
5.4.1 初始参考点
5.4.2 其他谈判解
5.5 威胁
练习题5
第6章 合作博弈
6.1 基本概念
6.1.1 纳什谈判解与联盟
6.1.2 联盟与特征函数
6.1.3 特征函数的性质
6.1.4 合作博弈中的解概念
6.2 占优方法:合作博弈的一类解概念
6.2.1 转归与占优原则
6.2.2 核心和ε-核心
6.2.3 稳定集
6.2.4 谈判解
6.2.5 内核
6.2.6 核仁
6.3 估值方法:合作博弈的一类解概念
6.3.1 Shapley值
6.3.2 势指标
6.4 合作博弈的应用
6.4.1 成本分摊博弈
6.4.2 石油市场博弈
练习题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