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社会功能和发展历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信息管理学的理念和学科体系框架,按"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非计算机信息系统"两部分阐述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企业信息管理的原则、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企业信息管理的方法、企业信息管理者,论证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普遍规律,阐述了企业信息管理者素质、修养、能力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自我提高的方法。
学术思想新颖,将信息管理分为“在线信息管理”和“非在线信息管理”
内容全面恰当,语言通俗易懂,是连续14年教学实践的总结
摆脱了情报学和计算机知识的束缚,是一本地道的管理类教材
体系合理,论述严谨,案例丰富多彩,课后习题可操作性强
《企业信息管理学》能出第四版,应该感谢使用本教材的广大老师和同学,应该感谢科学出版社的陈亮、彭楠、兰鹏等同志的辛勤编辑,更应该感谢出版社营销部门的同志善于营销,使本书一印再印,才有了现在的第四版第19次印刷。
2010年6月,我从重庆大学退休之后,就回到老家安徽省合肥市,过着退休后的安逸生活。业余时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兼授两门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帮助看看书稿,聊以度日。本来已经不参与“企业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了,不想再操这份心。可是出版社专门找来,言辞恳切,盛情难却,也就答应了。
修订工作开始后,本人尽力搜索了第三版出版之后5年内出版的有关信息管理的图书和发表的论文。在国家图书馆网站用“企业信息管理”为检索词,检索到2010年以后新出版的书名带有“企业信息管理”的图书共有10种。在国内著名的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上,用“企业信息管理”为检索词,检索到2010年以后新发表的以“企业信息管理”为关键词的论文361篇。然后将这些图书一一购买、论文选择下载了一部分,将其中新的研究成果汇入本书第四版。
这次修订,由于自认为第三版的全书结构还比较科学,所以在章的设置上,保留了第三版的8章设置,章题也没有作改动。但是,为了保证本书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每章都有一些变动。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保留本书的基本特色,增加应该补充的内容,删去不需要的内容,调整不合理的顺序。
(1)保留本书的基本特色。例如,关于“信息并不就是资源,信息的资源意义取决于持有信息的人对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管理,还包括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进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还包括不使用计算机的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不仅仅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还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无论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还是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信息管理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等反映本书特色的内容,均保留未动。
(2)增加应该补充的内容。本次修订在全书结构上,增加了“开篇案例”“延伸阅读”“案例分析”“实操练习题”等新的单元。全书所使用的案例,全部与原文出处进行了核对和改写,使之更加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原理。此外,还增加了若干个第三版没有的新案例。
第1章 绪论
1.1 企业信息
1.2 企业信息管理
1.3 企业信息管理的认识误区
1.4 企业信息管理学
第2章 企业信息管理的原则
2.1 系统原则
2.2 整序原则
2.3 激活原则
2.4 共享原则
2.5 搜索原则
第3章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
3.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概述
3.2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认识准备
3.3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3.4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3.5 企业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4章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
4.1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4.2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
4.3 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其他内容
第5章 企业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
5.1 企业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概述
5.2 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5.3 企业竞争情报的管理
5.4 企业文献信息系统的管理
5.5 其他常见企业信息活动的管理
第6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6.1 企业信息化及其管理
6.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6.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
第7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7.1 企业信息的采集
7.2 企业信息的加工
7.3 企业信息的存储
7.4 企业信息的传播
7.5 企业信息的利用
7.6 企业信息的反馈
第8章 企业信息管理者
8.1 企业信息管理者概述
8.2 企业信息管理者的素养能力及其内容
8.3 企业信息管理者的自我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