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物化学实验理论与技术》理论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介绍蛋白质的粗分和层析纯化。第二章是电泳,主要介绍常用的电泳方法。第三章是荧光免疫,主要介绍荧光标记和抗原抗体反应。第四章是蛋白质组学,介绍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内容以及一些新进展和应用。第五章是基因芯片,主要介绍基因芯片的原理,制备和应用。第六章是酶促反应动力学,重点介绍底物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相关的计算及各种作图法。实验部分的内容包括蛋白分离技术、电泳及蛋白质印迹技术、酶活性测定、K及IC的测定、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小鼠原代细胞培养及染色等八个实验。其中层析和电泳是重点要求掌握的实验,其他实验可选择开设。
第一篇 实验理论
第一章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第二节 纯化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三节 纯化方法
第二章 蛋白质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三节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四节 等电聚焦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第六节 印迹法转移电泳
第三章 免疫荧光
第四章 蛋白质组学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章 基因芯片
第一节 基因芯片的概述
第二节 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基因芯片的应用
第六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一节 酶促反应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抑制反应动力学
第二篇 实验技术
实验一 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鸡卵黏蛋白
实验二 胰蛋白酶活性测定及鸡卵黏蛋白抑制试验
实验三 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抑制剂类型的判定及Ki IC50的测定
实验四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
实验五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
实验六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
实验七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实验八 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及油红“O”染色
《高级生物化学实验理论与技术》:
第一篇 实验理论
第一章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30亿碱基对测序工作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焦点将从基因的序列转移到功能方面,为鉴定大量未知蛋白质(酶)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研究也将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蛋白质的结构与核酸相比更具有奇妙独特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它是由20个不同性质的氨基酸交互排列而成,不仅潜在的数量多,而且相互间差异大,致使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有较大的难度和特殊性,其次,蛋白质和核酸类物质通常是与自然界存在的诸多不同化合物结合在一起,或者是不同蛋白质,不同核酸白身相互组合在一起出现的,加之它们稳定性较差,含量相对偏低,这使提取分离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艰巨,另外提取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材料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所用的方法通用性较差,尤其是提取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更是如此,这也给制备工作带来了麻烦和困惑,尽管如此错综复杂,却也不是无轨迹可寻,因此,本章将以蛋白质为主线讨论其制备的共有特质和一般过程,其中包括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测定方法的确立,有效成分的抽提,粗品的纯化和纯品的鉴定等相关步骤。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