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数据分析:SPSS应用教程》是在编者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10章内容,分别是:概述,数据文件的建立、编辑与整理,描述统计,假设检验原理与单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双样本t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混合设计,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全书以统计方法理论为主线索,以SPSS16.0为软件操作版本,以案例为示范,阐述了每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过程,配合大量的截图及注解,直观呈现SPSS软件的操作,使读者轻松掌握运用SPSS软件来解决现实的统计问题。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数据分析:SPSS应用教程》主要适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也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和教师。
数据和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极其宝贵的资源,数据本身多是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转换和传输来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可以说,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获得数据蕴含的信息,进而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进行解释和推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学科,是心理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无论是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工作的教师、科研工作者,都需要掌握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以独立地处理数据资料。
然而,由于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及相关软件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数理基础水平不一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也是一门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学生们对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的焦虑和恐惧往往会迁移到对SPSS统计软件的学习中,从而影响其对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掌握。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编者发现学生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经常出现四大问题:一是面对复杂的数据无从下手,不知道该选择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二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各类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导致误用和滥用统计方法,比如自变量为三个水平时用f检验进行分析;三是虽然会操作SPSS软件,但不能看懂或不能理解软件输出的结果;四是不知道如何报告统计分析结果,或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时不符合学术规范。针对这些问题,为让读者有效地掌握心理和教育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编者精心编写了本书。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2 SPSS简介
第2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编辑与整理
2.1 生成数据文件
2.2 数据整理
练习题
第3章 描述统计
3.1 描述统计的基本原理
3.2 Freauencies的应用与操作
3.3 Descriptives的应用与操作
3.4 Means的应用和操作
练习题
第4章 假设检验原理与单样本t检验
4.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4.2 单样本t检验
练习题
第5章 相关分析
5.1 简单线性相关
5.2 偏相关
练习题
第6章 双样本t检验
6.1 独立样本t检验
6.2 配对样本t检验
练习题
第7章 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7.1 单因素方差分析
7.2 多因素方差分析
练习题
第8章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混合设计
8.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原理
8.2 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8.3 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的方差分析
8.4 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练习题
第9章 线性回归
9.1 一元线性回归
9.2 多元线性回归
练习题
第10章 非参数检验
10.1 卡方拟合度检验
10.2 卡方独立性检验
10.3 其他非参数检验
练习题
附录 练习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