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理论、实务与案例》以国际结算传统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国际结算导论→国际结算工具→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单据→国际结算业务应用”为主脉络展开全书的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导论、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国际保理、福费廷、单据、进出口贸易融资、国际结算方式的综合运用、国际非贸易结算共十二章。在内容设计上,各章开篇有教学目的和要求、案例导读,在理论阐述之后设置了本章小结、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拓展阅读等内容,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掌握国际结算基本理论,了解国际结算方式的应用及国际结算规则和惯例的*新变化。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以作为银行、外贸等实际部门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1.系统性。在保证理论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在章节的编排上,从国际结算需要的工具入手,逐步介绍各种结算方式,符合教学规律。
2.适用性。在内容上,将一些陈旧的观点和做法摒弃,在强调实务可操作性的同时,对一些新的业务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同时,引进相关案例,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新颖性。结合新修订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国际结算概述、结算票据、结算单据、结算方式四个板块进行详细阐述。
4.兼用性。在英语和汉语内容的选择上,基础内容部分使用较多的英语,尤其是票据,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结算方法上,多用汉语使结算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双语内容的处理上,摒弃了国内前汉语、后英语的英汉对照或者全英文的做法,把基础部分的英语内容和汉语内容融合在一起,英语内容有助于对汉语内容的理解,汉语部分解决了小语种和学生英语水平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