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三篇18章,内容包括:绪论、审计主体、审计职业规范体系、审计过程与审计方法、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 、 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各章均包括学习指导、习题以及习题答案。
(1)题目难易结合,分布合理。既注重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也注重训练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突出实用性特点。注重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注重审计实务的训练,培养学生侦查报表舞弊的能力。
阚京华,女,博士,教授,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大学中国审计研究中心成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会理事。
第一篇 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审计主体 8
第三章 审计职业规范体系 17
第四章 审计过程与审计方法 39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47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59
第七章 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67
第八章 内部控制 79
第九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86
第二篇 业务循环审计
第十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100
第十一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109
第十二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117
第十三章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 129
第十四章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审计 135
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141
第三篇 终结审计
第十六章 完成审计工作 151
第十七章 审计报告 159
第四篇 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八章 内部控制审计 170
《审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是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其他原因包括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过程执行不当,或者错误解读了审计结论。这些其他因素可以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助理人员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得以解决。
3.(解析)
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具体地说:(1)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