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8中文版辅助机械制图》结合实例讲解AutoCAD应用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AutoCAD绘图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22讲,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创建及设置图层,绘制二维基本对象,编辑图形,书写文字,标注尺寸,计算图形面积及周长,绘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及箱体类零件,绘制装配图,创建三维实体模型和图形输出等。
《AutoCAD 2008中文版辅助机械制图》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电子及工业设计等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培训学校用书。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机械加工行业和电子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机电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为满足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调整。
为了适应机电行业快速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对教材的需要,我们在全国机电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了广泛调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各地中职教育教研成果为参考,以中职教学需求和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对教材建设的要求为标准,经过充分研讨与论证,精心规划了这套《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规划教材》,包括六个系列,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训课程系列》、《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系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系列》、《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列》、《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本套教材力求体现国家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中等职业学校双证书的需求,精简整合理论课程,注重实训教学,强化上岗前培训:教材内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知识点、技能点,避免重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以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套教材广泛参考了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面向优秀教师征集编写大纲,并在国内机电行业较发达的地区邀请专家对大纲进行了多次评议及反复论证,尽可能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方式符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的要求。
在作者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教学和就业的实际需要,邀请活跃在各重点学校教学一线的“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作为主编。他们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具有实际生产操作的丰富经验,能够准确把握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他们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能够将中职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教材中。
为了方便教学,我们免费为选用本套教材的老师提供教学辅助资源,资源的内容为教材的习题答案、案例素材、部分案例的操作视频等教学相关资料,以求尽量为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便利。
第1讲 AutoCAD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1.1 了解用户界面及学习基本操作
1.1.1 AutoCAD用户界面
1.1.2 用AutoCAD绘图的基本过程
1.1.3 调用命令
1.1.4 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
1.1.5 删除对象
1.1.6 撤销和重复命令
1.1.7 取消已执行的操作
1.1.8 快速缩放及移动图形
1.1.9 利用矩形窗口放大视图及返回上一次的显示
1.1.10 将图形全部显示在窗口中
1.1.11 设定绘图区域的大小
1.1.12 课堂练习——布置用户界面及设定绘图区域大小
1.2 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
1.2.1 创建及设置机械图的图层
1.2.2 控制图层状态
1.2.3 修改对象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
1.2.4 修改非连续线的外观
1.2.5 课堂练习——使用图层及修改线型比例
1.3 课后作业
第2讲 绘制及编辑线段(一)
2.1 输入坐标画线及利用对象捕捉画线
2.1.1 知识点讲解
2.1.2 范例解析——输入点的坐标画线
2.1.3 范例解析——使用对象捕捉精确画线
2.1.4 课堂练习
2.2 改变线段长度
2.2.1 知识点讲解
2.2.2 范例解析——剪断线条
2.2.3 范例解析——调整线条长度
2.2.4 课堂练习
2.3 综合训练——输入相对坐标及利用对象捕捉画线
2.4 课后作业
第3讲 绘制及编辑线段(二)
3.1 结合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画线
3.1.1 知识点讲解
3.1.2 范例解析——打开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绘图
3.1.3 课堂练习
3.2 利用正交模式及动态输入功能画线
3.2.1 知识点讲解
3.2.2 范例解析——打开正交模式画线
3.2.3 范例解析——打开动态输入功能画线
3.2.4 范例解析——结合极轴追踪、自动追踪及动态输入功能画线
3.2.5 课堂练习
3.3 综合训练——利用画线辅助工具画线
3.4 课后作业
第4讲 绘制及编辑平行线、多段线及 构造线
4.1 绘制平行线、延伸及打断线条
4.1.1 知识点讲解
4.1.2 范例解析——绘制平行线及延伸线条
4.1.3 范例解析——在一点或两点间打断线条
4.1.4 课堂练习
4.2 多段线、构造线及射线
4.2.1 知识点讲解
4.2.2 范例解析——绘制及编辑多段线
4.2.3 范例解析——绘制构造线及射线
4.2.4 课堂练习
4.3 综合训练1——绘制直线构成的平面图形
4.4 综合训练2——绘制三视图
4.5 课后作业
第5讲 绘制圆及圆弧连接
5.1 绘制切线、圆弧、圆及圆弧连接
5.1.1 知识点讲解
5.1.2 范例解析——绘制切线及圆弧连接关系
5.1.3 范例解析——沿指定方向绘制圆弧切线
5.1.4 课堂练习
5.2 倒圆角及倒斜角
5.2.1 知识点讲解
5.2.2 范例解析——绘制线段、圆及倒圆角和倒斜角
5.2.3 范例解析——用FILLET命令创建过渡圆弧
5.2.4 课堂练习
5.3 综合训练1——绘制复杂圆弧连接
5.4 综合训练2——绘制三视图
5.5 综合训练3——绘制微调螺杆零件图
5.6 课后作业
第6讲 绘制及编辑矩形、多边形及椭圆
6.1 绘制矩形、多边形及椭圆
6.1.1 知识点讲解
6.1.2 范例解析——绘制多边形、椭圆等对象组成的平面图形
6.1.3 课堂练习
6.2 移动、复制及旋转对象
6.2.1 知识点讲解
6.2.2 范例解析——利用复制命令绘图
6.2.3 范例解析——将图形旋转到倾斜位置
6.2.4 课堂练习
6.3 综合训练1——利用复制及旋转命令绘图
6.4 综合训练2——绘制三视图
6.5 综合训练3——绘制转子零件图
6.6 课后作业
第7讲 绘制对称图形及有均布特征的图形
7.1 阵列对象
7.1.1 知识点讲解
7.1.2 范例解析——矩形阵列对象
7.1.3 范例解析——环形阵列对象
7.1.4 课堂练习
7.2 镜像对象
7.2.1 知识点讲解
7.2.2 范例解析——绘制对称图形
7.2.3 课堂练习
7.3 综合训练1——阵列及镜像对象
7.4 综合训练2——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7.5 综合训练3——绘制端罩零件图
7.6 课后作业
第8讲 绘制有剖面图案的图形
8.1 绘制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
8.1.1 知识点讲解
8.1.2 范例解析——绘制断裂线及填充图案
8.1.3 课堂练习
8.2 综合训练1——绘制有剖面图案的图形
8.3 综合训练2——绘制视图及剖视图
8.4 综合训练——绘制盖板及轮芯零件图
8.5 课后作业
第9讲 对齐对象及改变已有对象大小
9.1 对齐、拉伸及按比例缩放对象
9.1.1 知识点讲解
9.1.2 范例解析——将图形对齐到倾斜位置
9.1.3 范例解析——拉伸图形
9.1.4 范例解析——利用拉伸及比例缩放命令构建图形
9.1.5 课堂练习
9.2 综合训练1——利用对齐及拉伸命令绘图的技巧
9.3 综合训练2——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
9.4 综合训练3——绘制旋钮及V形导轨零件图
9.5 课后作业
第10讲 关键点编辑方式及修改对象属性
10.1 利用关键点编辑对象
10.1.1 知识点讲解
10.1.2 范例解析——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编辑对象
10.1.3 课堂练习
10.2 修改图形元素属性
10.2.1 知识点讲解
10.2.2 范例解析——用PROPERTIESZ命令改变对象属性
10.2.3 范例解析——对象特性匹配
10.3 综合训练1——关键点编辑方式的运用
10.4 综合训练2——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
10.5 综合训练3——绘制夹紧座零件图
10.6 课后作业
第11讲 绘制及编辑多线、点对象、圆环及面域
11.1 多线、点对象及圆环
11.1.1 知识点讲解
11.1.2 范例解析——绘制及编辑多线
11.1.3 范例解析——创建测量点、等分点及圆环
11.1.4 课堂练习
11.2 面域对象及布尔操作
11.2.1 知识点讲解
11.2.2 范例解析——利用布尔运算 构造图形
11.2.3 课堂练习
11.3 综合训练1——绘制多线、圆环和圆点等对象组成的图形
11.4 综合训练2——绘制挡板零件图
11.5 课后作业
第12讲 书写及编辑文字
12.1 文字样式、单行文字及多行文字
12.1.1 知识点讲解
12.1.2 范例解析——创建国标文字样式及书写单行文字
12.1.3 范例解析——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号
12.1.4 范例解析——创建多行文字及添加特殊字符
12.1.5 范例解析——创建分数及公差形式文字
12.1.6 范例解析——编辑文字
12.1.7 范例解析——填写明细表
12.1.8 课堂练习
12.2 创建表格对象
12.2.1 知识点讲解
12.2.2 范例解析——创建及填写表格对象
12.2.3 课堂练习
12.3 课后作业
第13讲 标注尺寸
13.1 标注尺寸的方法
13.1.1 知识点讲解
13.1.2 范例解析——创建国标尺寸样式及标注各种尺寸
13.1.3 范例解析——利用角度尺寸样式簇标注角度
13.1.4 范例解析——标注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13.1.5 范例解析——创建引线标注
13.1.6 范例解析——编辑尺寸标注
13.2 综合训练1——标注平面图形
13.3 综合训练2——标注组合体尺寸
13.4 综合训练3——插入图框、标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
13.5 课后作业
第14讲 信息查询、图块及外部参照
14.1 获取图形几何信息
14.1.1 知识点讲解
14.1.2 范例解析——计算图形面积及 周长
14.1.3 课堂练习
14.2 图块及属性
14.2.1 知识点讲解
14.2.2 范例解析——创建及插入标准 件块
14.2.3 范例解析——创建及使用块 属性
14.2.4 课堂练习
14.3 外部参照
14.3.1 知识点讲解
14.3.2 范例解析——引用外部图形
14.4 课后作业
第15讲 轴套类零件
15.1 绘制轴套类零件
15.1.1 知识点讲解
15.1.2 范例解析——绘制及编辑多线
15.1.3 课堂练习
15.2 课后作业
第16讲 盘盖类零件
16.1 绘制盘盖类零件
16.1.1 知识点讲解
16.1.2 范例解析——绘制端盖零件图
16.1.3 课堂练习
16.2 课后作业
第17讲 叉架类零件
17.1 绘制叉架类零件
17.1.1 知识点讲解
17.1.2 范例解析——绘制托架零件图
17.1.3 课堂练习
17.2 课后作业
第18讲 箱体类零件
18.1 绘制箱体类零件
18.1.1 知识点讲解
18.1.2 范例解析——绘制蜗轮箱零件图
18.1.3 课堂练习
18.2 课后作业
第19讲 装配图
19.1 绘制装配图
19.1.1 知识点讲解
19.1.2 范例解析——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9.1.3 范例解析——检验零件间装配尺寸的正确性
19.1.4 范例解析——由零件图组合装配图
19.1.5 范例解析——标注零件序号
19.1.6 范例解析——编写明细表
19.1.7 课堂练习
19.2 课后作业
第20讲 打印图形
20.1 打印图形的方法
20.1.1 知识点讲解
20.1.2 范例解析——添加打印设备
20.1.3 范例解析——设置打印范围及比例
20.1.4 范例解析——设置打印位置及方向
20.1.5 范例解析——打印单张图纸
20.1.6 范例解析——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
20.1.7 课堂练习
20.2 课后作业
第21讲 三维建模
21.1 三维绘图基础
21.1.1 知识点讲解
21.1.2 范例解析——观察三维模型
21.1.3 范例解析——使用用户坐标系
21.1.4 课堂练习
21.2 创建实体模型
21.2.1 知识点讲解
21.2.2 范例解析——创建三维基本立体
21.2.3 范例解析——拉伸或旋转二维对象形成实体
21.2.4 范例解析——利用布尔运算构建复杂实体模型
21.2.5 课堂练习
21.3 课后作业
第22讲 编辑三维模型
22.1 调整三维模型位置及阵列、镜像三维对象
22.1.1 知识点讲解
22.1.2 范例解析——三维移动及旋转
22.1.3 范例解析——3D阵列、镜像、对齐及倒角
22.1.4 课堂练习
22.2 编辑实体的表面
22.2.1 知识点讲解
22.2.2 范例解析——拉伸及旋转实体表面
22.2.3 范例解析——压印几何对象并拉伸实体表面
22.2.4 范例解析——抽壳
22.2.5 课堂练习
22.3 课后作业
第1讲 AutoCAD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1.1 了解用户界面及学习基本操作
本节介绍AutoCAD用户界面的组成,并讲解常用的一些基本操作。
1.1.1 AutoCAD用户界面
启动AutoCAD 2008后,其用户界面如图1-1所示,主要由标题栏、绘图窗口、菜单栏、工具栏、面板、命令提示窗口和状态栏等部分组成,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一、标题栏
标题栏在程序窗口的最上方,它显示了AutoCAD的程序图标及当前所操作的图形文件名称及路径。
二、绘图窗口
绘图窗口是用户绘图的工作区域,该区域无限大,其左下方有一个表示坐标系的图标,此图标指示了绘图区的方位。图标中的箭头分别指示X轴和Y轴的正方向。
当移动鼠标指针时,绘图区域中的十字形光标会跟随移动,与此同时在绘图区底部的状态栏中将显示指针点的坐标读数。单击该区域可改变坐标的显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