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高等院校本专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在完成了几千份问卷调研,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着尊重调研结果、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编写而成的。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训使读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操作技能与技巧,并掌握该项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Office2007(Word2007、Excel2007和PowerPoint2007)、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与网页设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数据库设计基础以及软件安装与应用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章节安排有特色。全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实用的形式详细讲解知识要点,并结合案例操作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读者如何学习基础、应用技术,通过实例和联系,使读者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材,也适用于各类培训班和读者自学。
基础知识与教学实例并行,理论内容与实用操作并重,提供教学资源与考试系统。
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和电子信息作为国家的新兴发展产业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重视教育信息化,注重信息技术的基础体系和实用操作能力成为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主题。为此各高等院校都在制定一系列符合自身定位的教学大纲,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力求在21世纪的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理论与技术兼备的新型人才,并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成为本专业领域最有效、最高效的工具。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计算机知识体系和相关常用软件以及操作方法与实用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手段的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编者先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开展了几千份问卷调查,撰写完成了问卷调查报告,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尊重问卷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参考于2009年10月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考试大纲以及部分省市的专升本考试大纲,设计了本书的相关章节内容,力求书中内容新颖化、实用化,知识体系贯穿校内教育和校外需求,使本书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院校的教学。
本书共3篇11章,第1篇为基础知识篇,包括第1章计算机基础、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和第3章操作系统;第2篇为办公软件篇,包括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 007、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7、第6章PowerPoint 2007的应用和第7章计算机网络;第3篇为应用技术篇,包括第8章多媒体与网页设计、第9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第10章数据库设计基础和第1l章软件安装与应用。
本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力图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第1篇 基础知识篇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2
1.1 计算机基础 2
1.1.1 什么是计算机 2
1.1.2 计算机发展史 4
1.1.3 计算机工作原理 6
1.1.4 计算机发展趋势 7
1.1.5 计算机分类 7
1.1.6 计算机应用 10
1.2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11
1.2.1 数制 11
1.2.2 二进制数据表示 12
1.2.3 数制转换 15
1.2.4 二进制的运算 18
1.2.5 计算机中数据及编码 20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29
2.1 微型机系统体系 29
2.1.1 微型机系统架构 29
2.1.2 计算机指令 29
2.2 微型机系统组成 30
2.3 微型机硬件系统 31
2.3.1 主机 31
2.3.2 外部设备 37
2.4 微型机软件系统 41
2.5 微型机性能指标 43
2.6 微型机的维护 44
第3章 操作系统 46
3.1 操作系统总述 46
3.1.1 操作系统简介 46
3.1.2 操作系统的特征 46
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47
3.2 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48
3.2.1 CPU管理 48
3.2.2 存储管理 48
3.2.3 设备管理 49
3.2.4 文件管理 49
3.2.5 用户接口 49
3.3 Windows操作系统 50
3.3.1 发展历程 50
3.3.2 Windows XP主要操作对象 51
3.3.3 常用操作方法 58
3.3.4 Windows XP管理 61
3.4 其他操作系统简介 63
3.4.1 DOS 63
3.4.2 OS/2操作系统 64
3.4.3 UNIX操作系统 64
3.4.4 Linux操作系统 65
3.4.5 网络操作系统 65
第2篇 办公软件篇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 68
4.1 Word 2007环境简介 68
4.1.1 用户界面 68
4.1.2 文档视图 69
4.2 文档操作 70
4.2.1 文档的创建与打开 70
4.2.2 文档的保存和关闭 70
4.2.3 文档的编辑 71
4.2.4 文档的保护 74
4.3 文档的格式化与排版 74
4.3.1 字符排版 74
4.3.2 段落排版 75
4.3.3 页面排版 77
4.3.4 边框和底纹 78
4.3.5 项目符号和编号 79
4.3.6 中文版式 80
4.3.7 格式刷 81
4.4 图文对象 82
4.4.1 图片 82
4.4.2 自选图形 83
4.4.3 Smart Art图形 84
4.4.4 图表 85
4.4.5 艺术字 86
4.4.6 文本框 87
4.5 表格 88
4.5.1 表格的创建 88
4.5.2 表格的编辑 89
4.5.3 表格的格式化 91
4.5.4 表格的数据处理 91
4.6 Word 2007高级应用 93
4.6.1 公式 93
4.6.2 目录 94
4.6.3 邮件合并 95
4.6.4 脚注和尾注 96
4.6.5 批注和修订 97
4.6.6 宏 98
4.6.7 文档的打印 102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7 104
5.1 Excel 2007简介 104
5.1.1 Excel工作界面 104
5.1.2 Excel基本概念 105
5.2 Excel 2007基本操作 106
5.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06
5.2.2 编辑单元格 106
5.2.3 工作表数据录入 110
5.2.4 工作表编辑与设置 114
5.3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118
5.3.1 公式 118
5.3.2 单元格的引用 119
5.3.3 函数应用 121
5.4 图表操作 129
5.4.1 建立图表 129
5.4.2 编辑图表 130
5.5 数据管理 132
5.5.1 数据清单 132
5.5.2 排序 132
5.5.3 筛选 134
5.5.4 数据分类汇总 137
5.5.5 数据透视表 138
5.6 冻结与打印 139
5.6.1 冻结窗格 139
5.6.2 表格保护 140
5.6.3 工作表设置与打印 140
5.7 宏 141
5.7.1 添加【开发工具】 142
5.7.2 宏设置 142
5.7.3 宏录制 142
5.7.4 宏执行 144
5.7.5 宏编辑 144
5.7.6 用VBA扩充Excel功能 146
第6章 PowerPoint 2007的应用 147
6.1 PowerPoint 2007环境简介 147
6.1.1 软件用户界面 147
6.1.2 PowerPoint 2007的基本概念 148
6.1.3 演示文稿视图 149
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50
6.2.1 演示文稿的创建 150
6.2.2 演示文稿的打开与保存 150
6.2.3 演示文稿的发布 151
6.2.4 演示文稿的转化 151
6.2.5 演示文稿的打印 152
6.3 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153
6.3.1 插入新幻灯片 153
6.3.2 向幻灯片插入各类对象 154
6.3.3 幻灯片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156
6.3.4 在幻灯片中应用链接 157
6.4 演示文稿的格式化 158
6.4.1 幻灯片中对象的格式化 158
6.4.2 设置演示文稿的主题 158
6.4.3 设置演示文稿的背景 159
6.4.4 设置演示文稿的页眉和页脚 160
6.4.5 设置演示文稿的母版 160
6.5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161
6.5.1 设置幻灯片内的动画 162
6.5.2 设置幻灯片切换动画 163
6.6 演示文稿的放映 164
6.6.1 设置放映方式 164
6.6.2 幻灯片的放映 166
6.7 演示文稿的制作实例 166
6.7.1 幻灯片制作流程 166
6.7.2 幻灯片制作实例 167
第7章 计算机网络 171
7.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71
7.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71
7.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72
7.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73
7.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74
7.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75
7.2 数据通信 176
7.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76
7.2.2 信息交换技术 178
7.2.3 通信服务形式 179
7.2.4 传输介质 180
7.2.5 数据编码 181
7.2.6 数据传输与差错控制 182
7.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83
7.3.1 计算网络协议 183
7.3.2 网络体系结构 183
7.3.3 OSI/RM 183
7.3.4 IP/TCP协议 185
7.4 计算机网络构建 186
7.4.1 局域网简介 186
7.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186
7.4.3 局域网的构建 187
7.5 Internet基础 190
7.5.1 什么是IP 190
7.5.2 IP地址及子网掩码 190
7.5.3 Internet的域名机制 192
7.6 Internet应用 194
7.6.1 远程登录服务Telnet(Remote Login) 194
7.6.2 文件传送服务FTP 195
7.6.3 电子邮件服务E-mail(Electronic Mail) 195
7.6.4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195
7.6.5 万维网 196
7.6.6 基于P2P的Internet应用 196
7.6.7 信息检索 197
第3篇 应用技术篇
第8章 多媒体与网页设计 200
8.1 多媒体 200
8.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200
8.1.2 多媒体的特点 201
8.1.3 多媒体系统 202
8.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204
8.1.5 多媒体技术应用 205
8.1.6 数字媒体 206
8.2 网页设计 211
8.2.1 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
8.2.2 网页设计语言 213
8.2.3 网页设计软件 220
8.2.4 简单网页设计 222
8.2.5 网页设计高级操作 225
第9章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238
9.1 信息安全 238
9.1.1 什么是信息安全 238
9.1.2 信息安全的特点与原则 238
9.1.3 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 239
9.1.4 信息安全技术 240
9.1.5 信息安全的应用 242
9.2 计算机安全 244
9.2.1 计算机安全 244
9.2.2 网络安全 246
9.2.3 防火墙 247
9.2.4 网络黑客 248
9.3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48
9.3.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48
9.3.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49
9.3.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249
9.3.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251
9.3.5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症状 251
9.3.6 计算机病毒的命名和常见病毒 253
9.3.7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护 254
9.3.8 几种常见病毒与防护 255
9.4 计算机犯罪与知识产权 257
9.4.1 计算机犯罪 257
9.4.2 软件知识产权 257
9.4.3 计算机安全法规 257
第10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259
10.1 数据库系统概述 259
10.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259
10.1.2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60
10.1.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61
10.1.4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262
10.2 数据模型 263
10.2.1 数据模型简介 263
10.2.2 概念数据模型 264
10.2.3 逻辑数据模型 265
10.3 关系代数 267
10.3.1 传统的集合运算 268
10.3.2 专门的关系运算 269
10.4 Access 2007数据库及其应用 269
10.4.1 Access数据库概述 270
10.4.2 Access数据库的对象 272
10.4.3 Access数据库的建立 272
10.4.4 Access数据表操作 273
第11章 软件安装与应用 276
11.1 软件的安装 276
11.1.1 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 276
11.1.2 应用软件的安装 280
11.1.3 应用软件的卸载 281
11.2 常见应用软件 283
11.2.1 阅读软件 283
11.2.2 图形工具软件 286
11.2.3 光盘工具 288
11.2.4 杀毒工具 291
11.2.5 磁盘工具 292
11.2.6 网络应用工具 296
11.2.7 压缩工具 297
11.2.8 系统测试工具 299
11.2.9 多媒体工具 299
11.2.10 翻译工具 300
参考文献 301
(2)大中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也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很大的存储量,并允许相当多的用户同时使用。当然在量级上都不及巨型计算机,结构上也较巨型机简单些,价格相对巨型机来得便宜,因此使用的范围较巨型机普遍,是事务处理、商业处理、信息管理、大型数据库和数据通信的主要支柱。
(3)小型机其规模和运算速度比大中型机要差,但仍能支持十几个用户同时使用。小型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性价比高等优点,适合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用于工业控制、数据采集、分析计算、企业管理以及科学计算等,也可做巨型机或大中型机的辅助机。典型的小型机有美国DEC公司的PDP系列计算机、IBM公司的AS~00系列计算机,我国的DJS-130计算机等。
(4)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或微机,是当今使用最普及、产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少、灵活性大,性能价格比明显地优于其他类型计算机,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型计算机可以按结构和性能划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和个人计算机等几种类型。①单片机把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存储器以及输人输出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构成了单片机,可见单片机仅是一片特殊的、具有计算机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单片机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但存储容量较小,一般用做专用机或用来控制高级仪表、家用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