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原理与拖动(本科)
定 价:¥38
中 教 价:¥30.02 (7.90折)
库 存 数: 0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规划教材
电机原理与拖动包含电机学和电力拖动两门课程的内容。本书并非简单地将两者拼凑,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本书以加强基础、突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原则,详细介绍了从电机结构、基本原理到实际运行的特性,包括变压器结构、原理及特性,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结构、基本原理和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特性等;同时介绍了目前在特殊情况下的特种电机,包括单相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两相伺服电动机、步进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直线电机等。本书叙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从实际背景的分析中提出要讨论的问题、概念和方法。每章最后都附有章节小结和习题。 《电机原理与拖动》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仪器仪表、检测系统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与相关的实验指导课的授课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电气传动设计的人员阅读和参考。
绪论0.1 电机的发展简况0.2 电力拖动的发展简况0.3 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方法小结习题第1章 电磁理论基础知识1.1 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1.1.1 磁路的概念1.1.2 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1.2 常用的铁磁材料及其特性1.2.1 铁磁材料的磁化1.2.2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1.2.3 铁磁材料1.2.4 铁心损耗1.3 直流磁路的计算1.4 交流磁路的特点小结习题第2章 变压器2.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1.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2.1.3 变压器的额定值2.2 单相变压器的空载运行2.2.1 空载运行时的物理情况2.2.2 主磁通与感应电动势2.2.3 空载电流、漏磁通与漏电抗2.2.4 空载运行时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相量图和等效电路2.3 单相变压器的负载运行2.3.1 负载运行时的物理情况2.3.2 负载运行时磁动势平衡方程式2.3.3 绕组折算2.3.4 负载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2.4 三相变压器2.4.1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2.4.2 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联结2.4.3 绕组接法和磁路系统对二次侧电压波形的影响2.5 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2.5.1 空载试验2.5.2 短路试验2.6 标幺值2.7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2.7.1 外特性和电压调整率2.7.2 效率和效率特性2.8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2.8.1 变压器的理想并联运行2.8.2 并联运行时变压器的负载分配2.9 自耦变压器和仪用互感器2.9.1 自耦变压器2.9.2 仪用互感器小结习题第3章 交流电机基础及三相异步电动机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3.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3.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3.2 交流电机的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3.2.1 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知识和概念3.2.2 导体电动势3.2.3 线圈电动势3.2.4 线圈组电动势3.2.5 三相单层对称绕组3.2.6 三相双层对称绕组3.2.7 三相对称绕组的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3.3 交流电机绕组的磁动势3.3.1 单相绕组的磁动势--脉振磁动势3.3.2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圆形旋转磁动势3.3.3 磁动势的空间矢量表示法3.4 转子不转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3.4.1 转子开路的三相异步电动机3.4.2 转子堵转的三相异步电动机3.5 转子转动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3.6 笼型转子的极数、相数、匝数和绕组系数3.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与转矩3.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与损耗3.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转矩平衡3.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定3.8.1 空载试验与励磁参数的确定3.8.2 堵转试验与漏阻抗参数的确定3.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小结习题第4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4.1 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4.1.1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4.1.2 负载的机械特性4.1.3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其硬度4.1.4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4.1.5 调速方式及调速性能指标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3种机械特性表达式4.2.1 机械特性的物理表达式4.2.2 机械特性的参数表达式4.2.3 机械特性的实用表达式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与人为机械特性4.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4.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4.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4.4.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4.4.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动4.4.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4.4.4 改善起动性能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4.5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4.5.1 转子串三相对称电阻分级起动4.5.2 转子串频敏变阻器起动4.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4.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4.6.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4.6.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低定子电压调速4.6.4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串电阻调速4.6.5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4.6.6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4.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状态4.7.1 电动运行4.7.2 反接制动4.7.3 回馈制动4.7.4 能耗制动4.7.5 四象限运行状态4.8 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及能量损耗4.8.1 过渡过程的概念4.8.2 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机械过渡过程4.8.3 三相异步电动机过渡过程的能量损耗小结习题第5章 同步电机5.1 同步电机的结构及基本原理5.1.1 同步电机的结构5.1.2 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5.1.3 同步电机的铭牌数据5.2 同步电动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和相量图5.2.1 同步电动机的磁动势平衡关系5.2.2 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和相量图5.2.3 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和相量图5.3 同步电动机的矩(功)角特性5.3.1 同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与转矩平衡5.3.2 同步电动机的矩(功)角特性5.3.3 同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与功角的关系5.3.4 同步电动机的静态稳定问题和过载能力5.4 同步电动机定子电流与负载的关系5.5 同步电动机的励磁调节5.6 同步电动机的起动小结习题第6章 直流电机6.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6.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1.2 直流电机的结构6.1.3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6.2 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6.2.1 磁路、磁通和磁化曲线6.2.2 气隙磁密沿电枢圆周表面的分布6.3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6.3.1 电枢绕组的基本知识及概念6.3.2 单叠绕组6.4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6.4.1 电枢磁动势与电枢磁场6.4.2 电刷位于几何中性线上时的电枢反应6.4.3 电刷偏离几何中性线时的电枢反应6.5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6.5.1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6.5.2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6.6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6.7 直流发电机6.7.1 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和能流图6.7.2 他励直流发电机6.7.3 并励直流发电机6.7.4 复励直流发电机6.8 直流电动机6.8.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和能流图6.8.2 他(并)励直流电动机6.8.3 串励直流电动机6.8.4 复励直流电动机6.9 直流电机的换向6.9.1 换向的电磁现象6.9.2 改善换向的措施小结习题第7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7.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7.1.1 机械特性的方程式7.1.2 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7.1.3 机械特性的绘制7.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7.2.1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7.2.2 降低电源电压起动7.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7.3.1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7.3.2 降低电源电压调速7.3.3 减弱磁通调速7.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状态7.4.1 电动运行7.4.2 能耗制动7.4.3 反接制动7.4.4 回馈制动7.4.5 四象限运行状态7.5 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及能量损耗7.5.1 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机械过渡过程7.5.2 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的能量损耗小结习题第8章 特种电机8.1 单相异步电动机8.1.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8.1.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8.1.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8.2 伺服电动机8.2.1 直流伺服电动机8.2.2 交流伺服电动机8.3 步进电动机8.3.1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8.3.2 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8.4 开关磁阻电动机8.4.1 SR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4.2 SR电机的电磁关系8.4.3 SR电机的控制方式8.5 直线电动机8.5.1 直线电动机的分类8.5.2 直线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5.3 直线电动机的特点小结习题第9章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9.1 确定电动机功率的方法与步骤9.1.1 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应考虑的主要因素9.1.2 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方法和步骤9.2 电动机的发热及冷却过程9.2.1 电动机的发热过程9.2.2 电动机的冷却过程9.3 电动机的工作制分类9.4 连续工作制负载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9.4.1 恒定负载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9.4.2 周期性变化负载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9.5 短时工作制负载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9.5.1 选用短时工作制电动机9.5.2 选用连续工作制电动机9.5.3 选用断续周期工作制电动机9.6 断续周期工作制负载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9.7 电动机类型、结构形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的选择9.7.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9.7.2 电动机结构形式的选择9.7.3 电动机额定电压的选择9.7.4 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小结习题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