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靠什么走到今天?又将靠什么继续走下去?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党外人士、甚至国外人士关注的问题。本书即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分为八章。前三章分别概述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脉络。后五章分别介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
本书从党史的角度讲党建,试图讲清不同时期党的建设遇到的问题,中央是如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其效果如何等,从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
95年历史、8700多万党员、连续执政已有67年,这三个数字在世界政党史上都很罕见。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靠什么走到今天?又将靠什么继续走下去?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党外人士、甚至国外人士关注的问题。本书即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俄共(布)为榜样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但是,建党伊始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那就是在农村环境中建党,党员中工人出身的很少。毛泽东纠正了在发展党员问题上一度存在的唯成分论,认为只要拥护党的纲领主张、符合入党条件的都可以入党。他强调思想建党,用先进的思想教育党员,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党员,走出了在农村环境中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新路。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特别强调党要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对于党内出现的不良现象以至腐败问题,他采取了坚决反对和惩处的措施,保持了党的良好作风和形象。为了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他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思想和主张。但伴随着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党的建设也走了弯路。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总结长期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了党在执政后的根本任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党的建设的要求。之后,江泽民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又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出现全新局面。
经过从建党至今的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思想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用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倡廉建设,保持执政党的清正廉洁;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的规章制度。围绕这五个方面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整套管党治党的理论和办法。尤其是中共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八章。前三章分别概述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脉络。后五章分别介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本书想从党史的角度讲党建,试图讲清不同时期党的建设遇到的问题,中央是如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其效果如何等,从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
本书的编写者是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的专业人员。谢春涛教授主编,齐小林博士撰写第一章,韩晓青副教授撰写第二章,沈传亮教授撰写第三章,吴文珑博士撰写第四章,孙明增博士撰写第五章,聂文婷博士撰写第六章,卢毅教授撰写第七章,李庆刚教授撰写第八章。
从党史的角度写党建是新的尝试,加之时间仓促,肯定还还有些不足,期望以后有机会补充修改得好一些。
谢春涛,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起在中共中央党校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有《大跃进狂澜》、《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等专著,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转折中国:1976~1982》、《共和国五十年图史》、《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文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等书,发表文章百余篇。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并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