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高职高专)》从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实用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综合布线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主要部件的基本常识,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并通过设计案例分析,突出施工工艺和技能培训,工程现场测试方法,以及工程管理和验收知识。《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高职高专)》每章都安排了项目教学的内容与步骤。通过《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高职高专)》的学习,学生能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有较完整的概念,并能掌握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工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或者通信布线系统维护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高职高专)》可作为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和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综合布线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工程施工人员参考用书。
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大楼建筑物或建筑群乃至人们生活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系统神经中枢。在我国通信行业的通信大楼中早就有相类似的布线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人们不单要满足语音通信,而且还提出了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等多种要求。无论是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还是在边远的农村、山区,人们都需要信息的交流,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供了比语音通信能力更强的通信方式。除此之外,人们还需要在大楼建筑物内设立诸多控制系统,现在一幢办公大楼或者一个生活小区的通信能力以及综合布线规模并不亚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通信大楼的规模。综合布线系统最终要与公用通信网互连,才能对外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从通信网络的全程全网来看,综合布线系统是最邻近通信网络用户的末端部分。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国家公用通信网的延伸,也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1公里。因此,它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所在地区的用户通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公用通信网的畅通和安全。通信市场迫切需要懂技术、会施工,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高施工工艺水准的建设队伍,他们要有计算机通信相关的硬件基础知识和布线施工工程管理知识。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职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特点,结合多年来在综合布线方面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经验,我们编写了这本符合现代通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需要的教材,力求可满足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技能实训课程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本书内容来自于实践,应用于实践,为从事综合布线实际工作的读者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技能和技巧;对施工质量有较重大影响的相关知识,本书提前做了较详细的理论原理铺垫;对于较深难懂的基础理论,本书结合学生的特点,点到就好,不再深入探讨。
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概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各子系统的划分;第2章主要介绍布线系统的各主要部件;第3章介绍了综合布线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并例举较典型的设计案例;第4章突出介绍了施工的工艺要求和施工技能;第5章讲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现场测试内容和方法;第6章介绍了布线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内容;第7章介绍了布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和相应程序。每章后面都有项目教学的内容和步骤,以便采用项目教学法时参考使用。
本书第1章、第2章、第4章、第6章由吴柏钦编写;第3章、第5章和第7章由侯蒙编写;全书由吴柏钦老师任主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孙青华博士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编者所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2
1.1.1 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2
1.1.2 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3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其范围 4
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4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5
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6
1.2.4 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场合 6
1.3 综合布线标准 7
1.3.1 布线网络拓扑结构 7
1.3.2 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划分 8
1.3.3 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划分界线 9
小结 10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11
思考题与练习题 11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 13
2.1 综合布线常用的传输介质 14
2.1.1 双绞线传输信号原理 15
2.1.2 双绞线串扰消除原理 16
2.1.3 各类UTP电缆的性能及适用范围 18
2.1.4 超5类双绞线的结构 20
2.1.5 超5类双绞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20
2.1.6 双绞线电缆在综合布线中典型应用 21
2.2 同轴电缆 25
2.2.1 同轴电缆的两种基本类型 26
2.2.2 同轴电缆在网络中的分类 26
2.2.3 同轴电缆在综合布线中的使用 27
2.3 光纤与光缆 29
2.3.1 光纤的优点 29
2.3.2 光纤和光缆的分类 30
2.3.3 光纤和光缆在综合布线中的使用 31
2.4 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硬件 34
2.4.1 RJ-45模块 34
2.4.2 卡接式接线模块原理 35
2.4.3 双绞线电缆配线架 35
2.4.4 配线架的使用 37
2.4.5 电缆交连部件管理标记 39
2.4.6 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管理 40
2.4.7 光纤光缆的配线接续设备 41
2.4.8 光纤连接器 44
2.5 综合布线系统的长度限制 47
2.5.1 10M以太网 50
2.5.2 快速以太网 51
2.6 网络连接设备 52
2.6.1 中继器 52
2.6.2 网络集线器 53
2.6.3 网桥 54
2.6.4 交换机 54
2.6.5 路由器 55
2.6.6 网关 57
小结 57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58
思考题与练习题 59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63
3.1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64
3.1.1 国际标准 64
3.1.2 北美标准 64
3.1.3 欧洲标准 66
3.1.4 国内标准 66
3.2 综合布线设计结构 68
3.2.1 工程总体方案设计内容 68
3.2.2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69
3.2.3 综合布线系统信道构成方式 71
3.2.4 缆线长度划分 72
3.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73
3.3.1 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分级与组成 73
3.3.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一般原则 76
3.3.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一般步骤 76
3.4 各子系统设计规范 77
3.4.1 工作区 77
3.4.2 水平(配线)干线子系统 80
3.4.3 楼层管理间 82
3.4.4 垂直干线子系统 85
3.4.5 设备间 87
3.4.6 建筑群子系统 89
3.4.7 防护设计 92
3.4.8 综合布线系统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配合 94
3.5 住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95
3.5.1 智能小区布线系统 96
3.5.2 智能小区布线系统等级 99
3.5.3 家庭综合布线设计步骤 101
3.6 综合布线设计案例分析 102
3.6.1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案例 102
3.6.2 商务楼电缆布线1期工程1阶段设计案例 115
3.6.3 住宅小区电缆布线1期工程1阶段设计案例 129
3.6.4 家庭综合布线案例(四室两厅一厨三卫)(367m2) 143
3.7 综合布线设计文件的组成 146
3.7.1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 146
3.7.2 设计图纸 146
3.7.3 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147
小结 149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150
思考题与练习题 151
第4章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 155
4.1 连接硬件的安装 156
4.1.1 RJ-45水晶接头与信息模块的连接关系 156
4.1.2 信息插座的端接 157
4.1.3 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工艺 160
4.1.4 电话连接线RJ-11头的连接工艺 163
4.1.5 110系列配线架的配线设备安装 163
4.2 同轴电缆连接器 165
4.2.1 电视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66
4.2.2 数据2M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68
4.2.3 粗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70
4.2.4 射频同轴电缆安装要求 170
4.2.5 分配器和分支器 171
4.2.6 分配器和分支器安装要点 172
4.3 传输通道施工 173
4.3.1 路由选择 173
4.3.2 管槽可放线缆的条数 174
4.3.3 金属管和塑料管 175
4.3.4 金属管及PVC塑料管的铺设 176
4.3.5 金属槽和塑料槽 178
4.3.6 线槽的铺设 179
4.3.7 桥架的铺设 181
4.4 线缆敷设 184
4.4.1 一般电缆敷设的通道方式 192
4.4.2 线缆牵引技术 195
4.4.3 牵引少量5类线缆 195
4.4.4 牵引多对线数电缆 196
4.4.5 6类布线安装方法 197
4.5 综合布线在各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199
4.5.1 建筑物主干线缆的布线技术 199
4.5.2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技术 201
4.5.3 建筑群间的电缆布线技术 203
4.5.4 屏蔽布线系统的安装 205
4.6 光缆布线技术 205
4.6.1 光缆布线方法 206
4.6.2 吹光纤布线技术 208
4.6.3 吹光纤技术介绍 209
4.7 光缆在设备间及管理间的安装 212
4.7.1 光缆的端接 212
4.7.2 光纤交连场 214
4.7.3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管理 215
4.8 光纤连接器的安装 216
4.8.1 光纤连接器的互连 217
4.8.2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部件 218
4.8.3 光纤的接续 219
4.9 设备间和管理间的设备机架及地线的安装 222
4.9.1 设备的安装 222
4.9.2 接地系统的安装 227
小结 234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235
思考题与练习题 237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241
5.1 测试标准简介 242
5.1.1 网络标准与电缆标准 242
5.1.2 TSB-67协议简介 243
5.1.3 综合布线测试连接方式 244
5.2 综合布线链路的主要参数 245
5.2.1 布线链路的主要测试项目 245
5.2.2 对测试仪表的性能和精度要求 249
5.2.3 测试程序 250
5.3 常用综合布线测试仪表介绍 250
5.3.1 综合布线中手持式测试仪的分类和区别 250
5.3.2 Fluke DSP-100测试仪 252
5.3.3 Fluke 620局域网电缆测试仪 253
5.3.4 Fluke 652局域网电缆测试仪 254
5.3.5 Fluke 67X局域网电缆测试仪 255
5.3.6 WireScope 155测试仪 255
5.3.7 TEXT-ALL25测试仪简介 256
5.3.8 光功率计 256
5.3.9 稳定光源 256
5.3.10 光万用表 257
5.3.11 光时域反射仪及故障定位仪 257
5.4 光缆测试技术 257
5.4.1 测试仪器精确度 258
5.4.2 测量仪器校准 258
5.4.3 光纤的连续性 258
5.4.4 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259
5.4.5 光纤连接损耗和链路损耗 260
5.4.6 AT&T公司938A系列光纤测试仪介绍 260
5.5 综合布线工程现场测试 263
5.5.1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内容 263
5.5.2 测试过程中需记录的信息 268
小结 268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269
思考题与练习题 270
第6章 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 272
6.1 布线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272
6.1.1 工程的安全管理 273
6.1.2 工程的质量管理 274
6.2 布线施工要点 274
6.2.1 布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75
6.2.2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276
6.2.3 制定工程各类报表 276
6.2.4 工程施工结束时注意事项 281
6.3 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 281
6.3.1 工程验收的工作程序 281
6.3.2 工程验收的具体内容 282
6.3.3 工程验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283
6.3.4 竣工文件的编制 283
小结 291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293
思考题与练习题 293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 295
7.1 GCS招投标概述 295
7.1.1 GCS项目招投标的必要性 296
7.1.2 GCS项目招投标工作涉及的人员 296
7.1.3 GCS项目招标方式 297
7.1.4 GCS项目招投标的原则和范围 297
7.2 招标工作的分类 299
7.2.1 项目开发招标 299
7.2.2 设计招标 299
7.2.3 施工招标 299
7.3 标书 301
7.3.1 招标文件 301
7.3.2 投标文件 302
7.4 评标和定标 303
7.4.1 评标 303
7.4.2 定标 306
7.5 投标的策略和作价技巧 306
小结 308
项目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308
思考题与练习题 309
参考文献 311
该电缆常用于信号控制线,如用于视频监控的控制云台及电动可变镜头的多芯线缆。它一端连接于控制器或解码器的云台、电动镜头控制接线端,另一端则直接接到云台、电动镜头的相应端子上。由于信号控制线缆提供的是直流或交流电压,而且距离一般不超过1m,基本不考虑干扰问题,因此一般不采用屏蔽线缆,常用的控制线缆多采用4/6/8/10芯的安装电缆AVVR系列,截面积一般为0.3mm2左右,如6芯安装线一般接云台的上、下、左、右、自动及公共6个接线端子,10芯安装线除接云台的6个接线端子外还需接电动镜头的变倍、聚焦、光圈、公共4个端子。
3.聚氯乙烯护套软线
应用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消防系统、三表自抄系统、通信、音频、音响系统、仪表、电子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等需防干扰线路的连接。
在安防系统距离较远时(如周界红外报警系统),连接前端控制器到报警控制器之间的线缆要采用导体截面积较大的聚氯乙烯护套软线RVV 2×1.5或屏蔽电线:RVVP 2×1.5,采用屏蔽或非屏蔽的线缆要视线路的外界干扰情况而定,而报警控制器与终端监控中心之间一般采用的也是2芯信号线缆,至于用屏蔽电线、双绞线还是普通护套线,要根据各品牌设备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导体截面积的大小则根据报警控制器与监控中心的距离来定,首先要确保报警设备与监控中心的距离符合各种品牌设备规定的长度,否则就不符合要求了。4芯屏蔽电线(RVVP)多用于传输音频及控制信号等。
由于视频监控由中控室的控制器到云台及电动镜头的距离小则几十米,多则上百米,对信号控制线缆有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导体截面积要大,通常选用聚氯乙烯护套软线,如RVV10×0.5或:RVV 10×0.75等规格线缆。
4.RS-232连接电缆
RS-232通信又叫串口通信方式,是指计算机通过RS-232国际标准协议用串口连接线和单台设备(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方式。RS-232通信原理接线图如图2.8,图2-9所示为RS-232通信连接电缆。常见的还有1200、2400、4 00、19200、38400等。波特率越大,传输速度越快,但稳定的传输距离越短,抗干扰能力越差。因受到每米电缆的电容量的影响,如果电缆的电容量减小,则通信距离可以增加。RS.232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