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X是国际机器人比赛内容之一,每年全世界都 有很多学生参与这一活动。这一比赛所涉及的机器人 不仅可用于比赛,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机器人、进行科 技创新活动的平台。通过对这一机器人的学习与开发 ,学生可以*好地掌握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知 识,同时利用VEX机器人平台,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了 解并开展与STEM有关的课程,从而*好地发挥他们的 聪明才智。
《VEX机器人设计》总结了作者郑剑春、朱永生 、郭伟俊多年机器人比赛与教学的经验,系统讲述机 器人的两个重要内容——如何设计机器人以及如何将 机器人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介绍了作者在机器人教学 中的探索。本书可作为机器人教师与学生准备机器人 比赛的参考用书、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教材,以及各 学科教师了解机器人的入门教材。
我是一名机器人教师,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被问道: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机器人?目前有很多机器人公司、培训机构也在进行机器人的培训和推广,通常以参加比赛可以成为特长生、可以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等名义进行宣传。但是,当我们抛开这些功利性的宣传,机器人教育到底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带来哪些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中学生机器人教育大约开始于2000年,最初只有很少的学校参与,而在2007—2008年由于乐高头脑风暴机器人的出现,引起了重要的变化,开始了机器人普及的时代。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与早些时候的计算机普及情况作一比较。当计算机出现的时候,只有最聪明的学生才会考虑学习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被视为高科技的象征。但是当Windows系统出现以后,计算机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它不再是一个专业的工具,而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产品,人们只要经过基础训练,就可以使用它。十多年前,当我进行教师培训时,我要告诉教师们,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如今我们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了,今天我们更能体会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果要寻找一个能体现这些技术发展的科技产品,智能设备就是这类产品的重要体现。这类产品通常并不称为机器人,而是称为汽车、飞机、ATM、Google和手机。
将机器人引入中学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教育的拓展与延续。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在学习中的活动,更是一个比计算机更为强大的工具,对学生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实现创新设计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学生机器人活动中,比赛只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技术本身同样不是目的。中学生机器人教育不是一个专业化的精英教育,而应该是普及、工具化的推广,让学生了解它的应用,并使其创新思想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帮助,从而实现创新的目标。
在机器人教学中,我们重视结构与程序方面的培养,通过结构设计与搭建,让学生掌握一些机械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让学生掌握一种编程语言,让他们体验机器人带来的科技成果。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目标、发展要求提供更高级的课程。虽然中学不以精英培养为目标,但也要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
机器人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是很多专家、教师的共识,正如计算机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使用一样,只有与各学科结合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但是这方面国内做得还很少,在产品上也与国际品牌有很大的差距。
机器人在学科上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反馈,可以让教学更为直观。开展一些项目实验,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及程序设计能力都很有帮助。
目前,机器人在一些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甚至语文的教学中都有应用,国内外有很多教师正从事利用机器人进行学科课程的开发工作。如果像计算机培训那样,让每一学科教师了解机器人,机器人就不再停留于科技教师的手中,而会进入并真正影响学科教学。
在机器人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希望写一本能够对教师与学生都有所帮助的入门教程,让他们能通过这样一本书获得学习的门径,而不是仅将目标停留于比赛。我将这一想法与一些教师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他们的极大鼓励,于是在几年前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这期间又不断有新的体会和经验,一些教师也提供了好的建议。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博思公司郭伟俊、李志辉、高帅、方泽龙等工程师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朱永生、高宇、葛雷、郑小康、付丽敏、王文精、赵腾任、杨波、汪伟民、陈迎春、黄志群、张倩、李哲等教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刘天化同学也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学们在各次国内、国际比赛中的精彩设计也让作者得以借鉴,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人学识所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郑剑春2015年5月
第1章工具与安装方式1
1.1工具的使用1
1.2元件的安装方式3
第2章机器人传动方式5
2.1齿轮传动5
2.2链传动10
2.3滑轮和皮带12
2.4蜗轮、蜗杆12
2.5平面连杆传动13
2.6差动机构14
第3章电动机15
3.1直流电动机15
3.2功率、扭矩和速度16
3.3伺服电动机17
3.4电动机提升重物原理及输出功率的测量17
3.5继电器的原理与制作20
3.6电动机的安装方式23
第4章机器人的结构25
4.1机器人的坚固性25
4.2移动机构与轮子的安装27
4.3行走方式与越障能力29
4.4轮子的安装方式29
4.5转向方式30
4.6机器人的稳定性33
第5章常用提升物体的方式38
5.1简单机械臂38目录 VEX机器人设计〖2〗〖2〗 〖1〗 5.2加强型的机械臂39
5.3滑动架与齿条提升结构的安装41
5.4平行四边形交叉升降44
5.5链条提升结构45
第6章机械手的种类47
6.1机械手分类47
6.2其他拾取物体的方式48
第7章VEX外接设备的种类和安装51
7.1输入设备51
7.2输出设备62
第8章基础与准备69
8.1认识VEX的控制器69
8.2安装软件70
8.3软件初探74
8.4工具与菜单75
8.5第一个程序79
8.6下载并运行程序81
8.7在线控制模式84
第9章变量86
9.1变量命名88
9.2变量运算规则88
第10章输出模块89
10.1显示文字89
10.2图表显示90
10.3声音输出92
第11章程序结构98
11.1顺序结构98
11.2自定义函数100
11.3选择结构103
11.4循环结构108
第12章Integrated Motor Encoders模块122
12.1393 集成编码器拆装122
12.2接线122
12.3编程123
第13章Smart Tasks模块127
13.1电动机模块127
13.2机器人控制模块131
13.3等待模块134
第14章遥控程序模块138
14.1遥控的准备138
14.2遥控模块的使用140
第15章VEX简易场地控制器165
附录搭建一个VEX机器人168
参考文献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