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经管创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现代物流学》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流学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物流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基本理论入手,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全面探讨物流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物流基本知识、物流功能子系统、企业物流、国际物流、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物流动态几部分。
《华信经管创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现代物流学》为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建设成果,也是该校的精品建设课程。《华信经管创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现代物流学》的读者定位于高校物流工程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强调工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更好地满足了工程类专业对物流学课程的特殊需求。
王转,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副教授;全国物流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理事、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流系统规划、配送与配送中心、自动化物流技术及装备等。长期从事物流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主导完成了百余项企业物流系统及配送中心规划咨询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系统分析、规划和设计经验。负责并参加的“立体仓库关键技术的研究”、“立体库货架集成分析设计系统研究”、“中国邮政物流发展规划”等项目分别获得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论著有《物流学》、《物流系统工程》、《配送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等十部专著和百余篇论文。
张庆华,男,博士/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物流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201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进修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物流专业教材10余部。
鲍新中,男,管理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公司理财、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成本。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及各类省部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近10项。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撰写各类教材10余部。
第1章 物流概论
引言
1.1 物流基本概念
1.1.1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1.1.2 物流与流通
1.1.3 物流与生产
1.1.4 关于物流定义
1.1.5 物流科学的性质
1.2 物流分类
1.2.1 按照作用分类
1.2.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2.3 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1.3 物流学的产生及发展
1.3.1 物流科学的产生过程
1.3.2 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
1.3.3 商物分离
1.4 物流系统
1.4.1 物流系统模式
1.4.2 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1.4.3 物流系统的目标
1.4.4 物流系统中的悖反关系
1.4.5 物流系统化的进程
1.5 物流技术
1.5.1 物流技术的性质
1.5.2 物流技术的分类
1.5.3 现代物流技术及应用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古代物流起程
第2章 包装、搬运与流通加工
引言
2.1 包装与包装技术
2.1.1 包装的功能
2.1.2 包装的分类
2.1.3 包装技术
2.2 集装单元化技术
2.2.1 概述
2.2.2 集装箱
2.2.3 托盘
2.3 装卸搬运
2.3.1 装卸搬运的特点
2.3.2 装卸搬运作业分类
2.3.3 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2.3.4 搬运活性
2.4 流通加工
2.4.1 流通加工概述
2.4.2 流通加工的类型
2.4.3 流通加工的主要形式
2.4.4 流通加工合理化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
第3章 仓储、仓库与配送中心
引言
3.1 储存概述
3.1.1 储存的概念及作用
3.1.2 储存的分类
3.1.3 合理储存
3.2 仓库
3.2.1 仓库概述
3.2.2 仓储管理
3.2.3 仓库设施及设备
3.2.4 仓库布局合理化
3.3 自动化立体仓库
3.3.1 立体仓库的发展概况
3.3.2 立体仓库的基本组成
3.3.3 立体仓库的分类
3.3.4 立体仓库的总体规划
3.3.5 立体仓库的优点
3.4 配送中心
3.4.1 配送中心的概念
3.4.2 配送中心的功能
3.4.3 配送中心的分类
3.4.4 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
3.4.5 配送中心的作用及意义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神州数码上海物流配送中心
第4章 库存管理与控制
引言
4.1 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4.1.1 库存的概念及作用
4.1.2 库存的分类
4.1.3 库存成本的构成
4.2 库存重点管理法
4.2.1 ABC分类法
4.2.2 ABC分类管理原则
4.2.3 CVA管理法
4.3 库存控制策略
4.3.1 库存控制的关键问题
4.3.2 库存补给策略
4.4 库存控制模型
4.4.1 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
4.4.2(Q,R)库存控制模型
4.4.3(t,S)库存控制模型
4.5 现代库存管理系统
4.5.1 物料需求计划
4.5.2 制造资源计划
4.5.3 分销资源计划(DRP)
4.5.4 企业库存管理中的“零库存”问题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全球存货控制
第5章 运输与配送
引言
5.1 运输
5.1.1 配送计划优化方法
5.1.2 基本运输方式
5.1.3 多式联运
5.1.4 运输系统服务要点
5.2 配送
5.2.1 配送概念
5.2.2 配送分类
5.2.3 配送的组织
5.2.4 配送合理化
5.3 输配送系统规划与优化
5.3.1 输配送系统规划因素
5.3.2 输配送系统优化问题
5.3.3 运输线路优化模型
5.3.4 配送计划优化方法--节约法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易初莲花配送法宝
第6章 物流信息
引言
6.1 物流信息
6.1.1 物流信息的概念及作用
6.1.2 物流信息的分类
6.1.3 物流信息的管理
6.2 物流信息技术
6.2.1 物流信息技术构成
6.2.2 物流信息编码与条码技术
6.2.3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6.2.4 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
6.3 物流信息系统
6.3.1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
6.3.2 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6.3.3 物流信息系统分类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苏宁电器:IT支撑下的螺旋式突破
第7章 企业物流
引言
7.1 企业物流概述
7.1.1 企业物流的概念
7.1.2 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
7.1.3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7.1.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7.2 供应物流
7.2.1 供应物流的概念
7.2.2 供应计划
7.2.3 采购
7.3 生产物流
7.3.1 生产物流概述
7.3.2 生产物流的组织形式
7.3.3 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
7.4 销售物流
7.4.1 销售物流的概念
7.4.2 销售系统与销售渠道
7.4.3 销售物流战略
7.4.4 销售物流服务要素
7.4.5 销售物流合理化
7.5 回收废弃物流
7.5.1 回收与废弃物流的形成
7.5.2 回收与废弃物流技术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北京现代的高效物流系统
第8章 物流组织与管理
引言
8.1 物流组织机构
8.1.1 物流运营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
8.1.2 制造企业的物流运营组织机构设计
8.1.3 物流企业组织机构设计
8.2 物流服务管理
8.2.1 物流服务的意义
8.2.2 物流服务的内容
8.2.3 物流服务关键绩效指标
8.2.4 物流服务水平分析
8.3 物流成本管理
8.3.1 物流成本
8.3.2 ABC成本分析法
8.3.3 物流成本核算
8.4 物流标准化
8.4.1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与特点
8.4.2 物流标准化体系
8.4.3 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上海通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第9章 国际物流
引言
9.1 国际物流概述
9.1.1 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点
9.1.2 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9.1.3 国际物流的种类
9.1.4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9.2 国际物流系统
9.2.1 商品检验
9.2.2 报关业务
9.2.3 国际货运代理
9.2.4 国际运输
9.2.5 理货业务
9.3 保税物流
9.3.1 我国保税物流的发展
9.3.2 保税制度、保税区和保税仓库
9.3.3 区港联动
9.3.4 保税物流园区
9.3.5 保税物流中心
9.3.6 保税物流监管模式
9.4 国际物流的运作与发展
9.4.1 货主企业的国际化物流运作
9.4.2 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运营策略
本章小结
第10章 物流系统分析
引言
10.1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10.1.1 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10.1.2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10.1.3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10.2 物流系统模型
10.2.1 物流系统模型的定义
10.2.2 模型分类
10.2.3 物流系统建模步骤
10.2.4 常用的物流系统数学模型
10.3 物流系统优化
10.3.1 物流系统优化概述
10.3.2 物资调运问题
10.3.3 单设施选址问题
10.3.4 多地址选择方法
10.4 物流系统仿真
10.4.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10.4.2 两种典型的物流系统
10.4.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10.4.4 单服务台排队系统仿真
10.5 物流系统评价
10.5.1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10.5.2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0.5.3 线性加权和法
10.5.4 层次分析法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医药分销企业物流网络优化实例
第11章 现代物流发展动态
引言
11.1 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特征
11.1.1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1.1.2 现代物流的特征
11.2 第三方物流
11.2.1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11.2.2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1.2.3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异同
11.2.4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
11.3 第四方物流
11.3.1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
11.3.2 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11.3.3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11.3.4 第四方物流--新的行业驱动力量
11.4 绿色物流
11.4.1 什么是绿色物流
11.4.2 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
11.4.3 绿色物流管理
11.4.4 实施策略
11.5 精益物流
11.5.1 精益物流历史背景
11.5.2 精益物流的内涵及目标
11.5.3 精益物流系统的特点
11.6 电子物流
11.6.1 电子物流的含义
11.6.2 电子物流服务
11.6.3 传统物流服务与电子物流服务的区别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一 绿色物流案例
案例分析二 戴尔的网上直销电商物流
参考文献
2.防护包装技术
(1)防震包装技术
防震包装是为了减缓内装物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免受损坏而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如用发泡聚苯乙烯、海绵、木丝、棉纸等缓冲材料包衬内装物,或将内装物用弹簧悬吊在包装容器里等。
防震包装是运输包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震包装技术是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十分需要的一种包装技术。
(2)防水包装
防水包装是防止因水浸入包装件而影响内装物品质的一种包装方法。如用防水材料衬垫包装容器内侧,或在包装容器外部涂刷防水材料等。
防水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常用防水包装材料有:聚乙烯低发泡防水阻隔薄膜、复合薄膜、塑料薄膜、油纸等。辅助材料有:防水胶粘带、防水黏结剂等。用于最外部的防水包装材料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外,还应具有防老化、防污染、防虫咬、防疫病等性能。
(3)防潮包装
防潮包装是为防止因潮气浸入包装件而影响内装物品质的一种包装方法。如用防潮包装材料密封产品或在包装容器内加入适量干燥剂以吸收残存潮气,也可将密封容器抽真空等。
(4)防锈包装
防锈包装是为防止金属制品表面在流通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而引起锈蚀所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如在产品表面涂刷防锈油(脂)或用气相防锈塑料薄膜或气相防锈纸包封产品等。
(5)防霉包装
防霉包装是为防止内装物长霉影响质量而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如对内装物进行防潮包装,降低包装容器内的相对湿度,对内装物和包装材料进行防霉处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