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测量技术
定 价:¥45
中 教 价:¥34.65 (7.70折)
库 存 数: 0
丛 书 名: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测量技术》内容主要由“通信系统测量”与“网络测量”两大部分组成。通信系统测量部分除讨论通信系统模型、指标,信号频谱、误码率、功率测量技术外,重点探讨了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信道测量,以及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量技术;在网络测量部分中,主要讨论网络测量基础知识,网络性能和网络设备指标测量,网络拓扑发现方法与可视化,入侵检测与脆弱性分析,网络流量测量与建模,非合作探测的方法以及黑客、木马等技术。本书最后较详细地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RFID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测量方法。本书各章后配有习题与思考题,并提供免费电子课件。
第1章 通信系统测量概述1.1 通信系统组成1.1.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1.2 模拟通信系统组成1.1.3 模拟通信系统传输指标1.2 数字通信系统组成1.2.1 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2.2 数字通信主要特点1.2.3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指标1.3 光纤通信系统1.3.1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3.2 光纤通信系统特点1.3.3 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指标1.4 通信系统测量1.4.1 通信系统测量指标和方法1.4.2 通信系统测量的常用仪器1.4.3 测量误差及分析习题与思考题第2章 通信系统典型指标测量2.1 通信信号频谱测量2.1.1 多通道滤波器型频谱测量2.1.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型频谱测量2.1.3 显示扫频型频谱测量2.1.4 调谐滤波器型频谱测量2.1.5 扫频超外差型频谱测量2.1.6 通信系统的带宽2.2 误码率测量2.2.1 误码率的定义与产生原因2.2.2 电信业务对误码性能的要求2.2.3 误码特性的评定方法与性能参数2.2.4 误码率的测量2.3 功率测量2.3.1 功率的基本概念2.3.2 平均功率的测量方法2.3.3 脉冲峰值功率测量方法2.3.4 功率计习题与思考题第3章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信道测量3.1 无线通信系统电波传播信道参数3.1.1 传播损耗3.1.2 时延3.1.3 多普勒频移3.1.4 离开角和到达角3.2 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模型3.2.1 无线信道传播模型3.2.2 MIMO信道模型3.3 移动通信信道测量3.3.1 基于时分的信道测量3.3.2 基于频分的信道测量3.3.3 基于码分的信道测量3.3.4 基于MIMO-OFDM的信道测量3.3.5 各种信道测量方法对比3.4 基于时分的MIMO系统信道测量3.4.1 测量系统组成3.4.2 同步方案3.4.3 其他测量方法3.5 分布式MIMO系统的信道测量3.5.1 分布式MIMO系统概述3.5.2 分布式MIMO系统信道模型3.5.3 分布式MIMO信道测量3.6 信道特性估计算法3.6.1 SAGE算法3.6.2 基于SAGE算法的MIMO信道参数估计习题与思考题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测量4.1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测量概述4.1.1 假设数字参考连接4.1.2 系统性能指标4.1.3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4.2 光发射机性能参数及测试4.2.1 平均发送光功率4.2.2 消光比4.3 光接收机性能参数及测量4.3.1 光接收机基本组成4.3.2 光接收机的主要参数及其测量4.4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4.4.1 光端机收发自环测试4.4.2 抖动和漂移测试4.4.3 眼图4.5 光纤、光缆及其测量4.5.1 光纤传输特性4.5.2 光纤及光缆测试4.6 光网络的测量4.6.1 SDH光传送网的测量4.6.2 WDM系统的测量习题与思考题第5章 网络测量概论5.1 网络测量概述5.1.1 什么是网络测量5.1.2 网络测量的意义5.1.3 网络测量与网络行为学5.2 网络测量体系结构5.2.1 网络测量的分层架构5.2.2 网络测量的指标体系5.3 网络测量的方法、协议与关键技术5.3.1 网络测量方法5.3.2 网络测量协议5.3.3 网络测量的关键技术5.4 TCP/IP协议简介5.4.1 链路层5.4.2 网络层5.4.3 传输层5.4.4 应用层5.5 网络测量工具5.5.1 最基本的工具软件5.5.2 其他常用工具5.6 网络编程的实现5.6.1 网络通信的工作方式5.6.2 典型的异步通信方式5.6.3 原始套接字习题与思考题第6章 网络端到端性能测量6.1 概述6.2 端到端时延测量6.2.1 时延的概念6.2.2 时延测量方法6.2.3 时钟同步方法6.3 网络端到端带宽测量6.3.1 端到端带宽测量的用途、方法和工具6.3.2 端到端瓶颈带宽测量6.3.3 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6.4 丢包率测量6.4.1 丢包率的基本概念6.4.2 丢包率的测量方法习题与思考题第7章 网络拓扑发现7.1 概述7.2 基于网络管理协议的拓扑发现7.2.1 基于SNMP的网络层拓扑发现7.2.2 基于交换表信息的链路层拓扑发现7.3 基于主动探测的拓扑发现7.3.1 基于ICMP的拓扑发现7.3.2 基于端到端性能测试的拓扑推算7.4 无线网络的拓扑发现7.5 基于ICMP和UDP的拓扑发现实例7.5.1 算法的几个关键技术7.5.2 拓扑发现算法7.5.3 算法性能分析7.6 组播网拓扑发现实例7.6.1 模型描述和丢包率推算7.6.2 二叉丢包树(BLT)的拓扑发现算法7.7 拓扑可视化7.8 P2P应用层拓扑发现及流量控制7.8.1 P2P技术简介7.8.2 P2P流量识别7.8.3 P2P流量识别模块的设计7.8.4 基于可视化拓扑的P2P流量优化策略习题与思考题第8章 网络流量测量与建模8.1 概述8.2 网络流量测量方法8.2.1 Winpcap工作机理8.2.2 以太网中数据包的捕获8.3 高速网络中流量的抽样8.3.1 抽样技术的特点及演进8.3.2 报文抽样分类8.3.3 报文抽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8.4 网络流量的模型8.4.1 网络流量模型8.4.2 网络业务量的自相似性8.4.3 流量的一般特性习题与思考题第9章 网络设备指标测量9.1 相关标准、参数与测量仪表9.1.1 相关标准9.1.2 测量参数9.1.3 网络设备测量仪表9.2 路由器的性能测量9.2.1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9.2.2 路由器测量9.3 交换机性能指标测量9.3.1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9.3.2 交换机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9.4 Web服务器测量9.4.1 Web服务器的基础架构9.4.2 Web服务器测量习题与思考题第10章 入侵检测与脆弱性分析10.1 入侵检测10.1.1 入侵检测的概念10.1.2 入侵检测的方法10.1.3 入侵检测系统10.1.4 入侵与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10.2 脆弱性分析10.2.1 脆弱性分析10.2.2 脆弱性分析实现习题与思考题第11章 非合作探测11.1 网络扫描技术11.1.1 基本概念和原理11.1.2 网络扫描技术11.1.3 IP网络扫描器设计11.2 操作系统识别技术11.2.1 操作系统识别的基本方法11.2.2 操作系统识别实例11.3 黑客及其攻击技术11.3.1 黑客概述11.3.2 特洛伊木马11.3.3 木马的隐藏11.3.4 木马设计实例习题与思考题第12章 物联网及其测量技术12.1 概述12.1.1 什么是物联网12.1.2 物联网的架构12.1.3 物联网的标准化12.2 射频识别技术及其标准化12.2.1 射频识别技术(RFID)12.2.2 RFID技术标准12.3 RFID通信系统测量12.3.1 系统测量总体框架12.3.2 测量要求与仪器选择12.3.3 使用实时频谱分析仪测量RFID系统12.4 传感器网络及其测量12.4.1 传感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