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审计学》的编写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为主要依据的,以近年来相关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完善为框架依托,以全体参与者多年的相关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为支撑保证,以满足审计实务工作的系统把握和技能应用为切实需要。
《面向21世纪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审计学》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通过分析、比较,研究成功的和失败的审计经验,既可总结出一般性的审计原理和方法,也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专业知识。习题、案例丰富。
“审计学”是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目前,这门课程的部分教材需要进一步地改进编写体例,使之与当前的教学内容相匹配。本书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满足当前我国审计实务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经济活动的发展对审计实务的影响,做到现实性与理论前沿相结合。我们把内容定位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财务审计中的运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活动的复杂化,以及法律和政府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力度的加大,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空前扩大,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了控制公司风险的意愿,直接催生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多次发生的公司欺诈(如巴林银行、安然公司等)事件和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不断强化这样一个事实,即对公司风险的控制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普遍认同。
在2006年版审计准则(财会[2006]4号)的基础上,根据审计发展需要,同时借鉴西方主要国家经验,我国财政部开始对审计准则展开新一轮修订调整,并于2010年11月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财会[2010]21号),同时废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等35项准则。
2011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根据要求,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这对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书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最新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指导,在内容编排上,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同类教材。本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既注重了理论的逻辑性,又强调了实务的可操作性,力求做到选材合理、内容丰富、结构新颖严谨、叙述深入浅出。每章起始部分有引导案例,引出本章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末尾附有课后复习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和其他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高层次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参考读物,或者相关人员继续教育的参考书。
本书由孟宪胜和冀锋昌担任主编,负责拟订全书框架与写作大纲,并审核书稿。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吴艳芳(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编写,第二、第六、第七章由冀锋昌(山东建筑大学)编写,第三、第四章由张蕾蕾(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编写,第五、第十一、第十二章由孟宪胜(山东建筑大学)编写,第八、第九、第十章由隋海燕(山东交通学院)编写。
本书参考了国外同行的相关论著并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电子工业出版社晋晶女士和吴亚芬女士给予了大力支持,她们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审计对象和分类
第四节 审计的基本职能
第五节 审计组织体系
第六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课后复习题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课后复习题
第三章 审计目标、审计流程与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流程
第三节 审计方法
课后复习题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课后复习题
第五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第二节 审计风险
课后复习题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第一节 风险评估
第二节 风险应对
课后复习题
第七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及其审计目标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课后复习题
第八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及其审计目标
第二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第三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课后复习题
第九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及其审计目标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课后复习题
第十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及其审计目标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课后复习题
第十一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第二节 库存现金审计
第三节 银行存款审计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课后复习题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编制审计报告前应做的工作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
课后复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