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保证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对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新规则和新做法的介绍与讲解,使学生既能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知识,也能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全书共分12章,第1章至第3章讲述国际贸易纯理论;第4章至第7章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第8章至第12章讲述国际贸易实务。
目录
第一章 导论2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2
1.2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分析工具9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6
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21
2.1 比较优势理论21
2.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扩展35 目录
第一章 导论2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2
1.2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分析工具9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6
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21
2.1 比较优势理论21
2.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扩展35
2.3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45
第三章 保护贸易理论62
3.1 重商主义62
3.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64
3.3 超保护贸易理论67
3.4 新贸易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69
3.5 其他保护贸易的主要论点72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77
4.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分类与特征77
4.2 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79
4.3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82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89
5.1 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89
5.2 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103
5.3 出口管制措施107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111
6.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111
6.2 关税同盟理论113
6.3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117
第七章 国际贸易体制123
7.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23
7.2 世界贸易组织128
第八章 国际贸易术语136
8.1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136
8.2 《2010通则》中适用任何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140
8.3 《2010通则》中适用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145
8.4 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和使用151
第九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154
9.1 商品的品名与品质154
9.2 商品的数量和包装158
9.3 商品价格161
9.4 商品的检验166
第十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170
10.1 国际货物运输170
10.2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176
第十一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184
11.1 支付工具184
11.2 汇付与托收187
11.3 信用证190
11.4 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196
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与履行200
12.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200
12.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209
前言
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逐步加快,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国际贸易课程成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作者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国际贸易教材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国际贸易教学实践,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共分12章,第1章至第3章讲述国际贸易纯理论,第4章至第7章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第8章至第12章讲述国际贸易实务。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1)内容完整,强化基础。本教材遵循全方位的原则,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优秀教材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最新进展加入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在力求做到内容完整的同时,强化“三基”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国际贸易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新现象、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本教材在保证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对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新规则和新做法的介绍与讲解,使学生既能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知识,也能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3)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国际贸易学的基础课程是经济学,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在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本教材在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解释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的自学与复习。
本书由翟涛(东北农业大学)、杨明(东北农业大学)和翟立强(黑河学院)任主编,徐颖(绥化学院)和陈晓丹(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任副主编,郭淑华(东营职业学院)参与编写。编写分工如下:翟涛编写第一章、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杨明编写第二章,翟立强编写第四章至第八章,徐颖编写第三章,陈晓丹编写第九章,郭淑华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由翟涛对全书进行统筹、修改和定稿。东北农业大学李爽教授担任主审。
要编写一部科学性、可读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绝非易事。尽管几易其稿,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时间,但是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教材中肯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甚至错误的地方,敬请读着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编 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