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每个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质量管理》在总结以往质量管理实践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硕士教学要求,从质量管理的工程实践出发,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论述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的典型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设计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检验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应用。《质量管理》内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针对工程实践汇总各个层面的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技巧。
进入21世纪以来,质量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新世纪质量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焦点不断涌现;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每个组织都面临着新的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每个组织都迫切需要用新的质量观念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已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适应工程硕士的教学要求,结合近年来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的新成果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我们组织从事质量管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编写了本书,从实践性入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总结了自身在工程硕士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方面吸收了近年来出版的相关教材及论文中许多有益的内容,深感对完成本书的编写帮助很大,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从质量管理的工程实践出发,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论述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的典型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设计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检验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本书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ZD1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二五”第二批规划教材建设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4JC410905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304JG0914Z)等的资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志耕教授担任本书主编,负责全书结构的策划和最后的统稿工作,并编写本书的第6章;朱建军教授负责编写第2章;陈洪转教授负责编写第1章和第4章;徐兰老师负责编写第3章和第5章。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朱杏子、李婷、庄雪松、曾瑞崔、李维东等硕士研究生与郭三党、李亚平、陶良彦等博士研究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方志耕,1980.10-1982.07,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师服兵役,战士;1984.07-2004.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军用车辆管理系教师,工作;1999.07-2004.10年,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军用车辆管理系教师,副教授;2005年-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述
1.1 公司的本质属性
1.1.1 公司存在的目的
1.1.2 优劣产品的市场逆淘汰
1.2 质量及质量管理
1.2.1 质量的定义
1.2.2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1.2.3 质量管理的定义
1.2.4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1.3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1.3.1 质量检验阶段
1.3.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1.3.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4 全面质量管理
1.4.1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1.4.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4.3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原则
1.4.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第2章 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基本工具
2.1 质量改进的老七种工具与技术
2.1.1 分层法
2.1.2 检查表
2.1.3 因果图
2.1.4 排列图
2.1.5 直方图
2.1.6 散布图
2.1.7 控制图
2.2 质量改进的新七种工具与技术
2.2.1 关联图
2.2.2 系统图(树图)
2.2.3 矩阵图
2.2.4 网络图
2.2.5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2.2.6 亲和图(KJ法)
2.2.7 流程图
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第3章 ISO9000标准及其质量认证
3.1 ISO9000的产生与发展
3.1.1 ISO9000的产生
3.1.2 ISO9000族标准的发展
3.2 ISO9000―2008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3.2.1 ISO9000―2008族标准的文件结构
3.2.2 ISO9000―2008族标准的特点
3.2.3 ISO9000―2008族核心标准简介
3.2.4 ISO9000―2008族标准的
基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3.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
3.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3.3.2 文件要求
3.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过程
3.4 质量审核与认证
3.4.1 质量审核的涵义及其类型
3.4.2 质量认证的涵义及其程序
3.5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3.5.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3.5.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3.6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3.6.1 管理体系整合的意义
3.6.2 管理体系整合的基础
3.6.3 管理体系整合的实施
3.7 工程案例分析
3.7.1 ISO9001―2008的实施案例
3.7.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
建立与实施案例
目录VVI质量管理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第4章 质量功能展开
4.1 QFD实施方法
4.1.1 质量屋的建立
4.1.2 顾客需求与工程措施的设定
4.1.3 关键措施与瓶颈技术的确定
4.1.4 四个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
4.1.5 质量屋的迭代与完善
4.1.6 并行工程与QFD的结合运用
4.2 QFD工作程序
4.3 工程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第5章 工序质量管理与统计控制
方法5.1 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
5.1.1 产生质量变异的原因
5.1.2 质量数据的类型
5.1.3 质量变异的数字特征及其度量
5.2 工序质量控制图
5.2.1 正态分布及其统计特性
5.2.2 质量控制图
5.2.3 控制图的设计
5.2.4 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
5.3 工序能力测定与分析
5.3.1 工序能力的基本概念
5.3.2 工序能力指数
5.3.3 工序等级及工序能力评价
5.4 工程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第6章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案设计
6.1 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检验
6.1.1 质量检验的概念
6.1.2 质量检验的方式、类型和主要文件
6.1.3 不合格品的管理
6.2 抽样检验
6.2.1 抽样检验的术语
6.2.2 检样方案的种类
6.3 计数抽样检验
6.3.1 统计分析
6.3.2 抽样方案的特性曲线――OC曲线
6.3.3 OC曲线的变化规律
6.3.4 生产方风险和消费方风险
6.3.5 百分比抽样的不合理性
6.4 计数抽样方案设计
6.4.1 标准型抽样方案
6.4.2 挑选型抽样方案
6.4.3 调整型抽样方案
6.5 工程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工程案例讨论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
2.资源管理
(1)资源提供。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①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②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2)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有能力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这种能力是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
(3)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3.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从识别与体系相关产品要求开始到向顾客交付产品并包括交付后服务的全部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直接增值的过程。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五大过程,这些过程又包括相应的一系列子过程。
(1)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并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无论提供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都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过程和子过程来实现。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包括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以及与顾客沟通三个子过程。
(3)设计和开发。设计和开发是指将顾客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组织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设计开发输入,并形成文件和保持记录,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适当阶段对设计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应对产品设计开发的更改是否满足要求予以控制,并形成文件或保持记录。
(4)采购。组织必须对采购过程予以控制,包括评价和选择供方、制定采购产品要求和对采购产品验证活动的识别与安排等活动。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5)生产和服务提供。
①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和确认。
组织应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其运作过程的特点予以适当的策划和控制,确保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