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2章分为两部分,系统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的实务内容,教学资源丰富、数据资料新,结构完整。本书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注重挖掘贸易背景和能力培养;案例丰富,反映现实贸易流程的问题。本书在理论与实务上及时更新,鼓励研究性学习;体系更完善,既照顾系统学习又兼顾学科前沿。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者关系密切,在实践中相互融合。但从教学和研究的视角,可以清晰地将二者分开。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理论多以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国际贸易实务多以微观经济、企业经营为出发点。学习外贸实务,不仅要了解有关概念、流程等知识性信息,还要掌握如何处理实务中的内在原理、技法和体系。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往往是为实现国际经济、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福利最大化,反映均衡、诠释理性、昭示方向;而国际贸易实务往往作为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盈利过程和步骤,充满谋略、充斥争夺、布满规则。把二者融合为一个层面的命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本书是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编写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财政、会计等专业选修课教材,还适合外销员、商务师、报关员等人员学习,以及国际贸易理论援救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分为两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第二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包括第五至第十二章。本书系统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的实务内容。按照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技术教育兼顾的基本原则,希望奉献给广大教师、学生、读者的是一套经得起专家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系列精品教材。
在策划和编写本套教材过程中,我们贯彻了精品战略的指导思想,使之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本书系统地、科学地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参阅了大量的优秀著作和教材,并通过专家的指导和推荐,优化选题,优选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针对国际贸易新发展扩充知识涵盖面,还增加了大量的时政案例,丰富教材的内容。
第二,实践性强。本书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教学素材上,尽量选取新近出现的国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反映在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方面章节中的案例导入和每章的延伸阅读方面。
第三,突出案例。本书内容、案例导入和课后复习思考题中有大量的案例及案例分析,突出案例在书本知识与实践中的桥梁作用。通过案例提高读者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本书由魏永宏、苑浩畅担任主编,由刘晓燕、薛芳、王曼担任副主编。全书由魏永宏教授审定。各章的撰写分工如下:第一、第九和第十章由刘晓燕执笔,第二、第四和第十二章由王曼执笔,第三、第八和第十一章由苑浩畅执笔,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由薛芳执笔。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同行的专著和教材,在此致以诚挚谢意。由于本书作者能力有限,书中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学者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魏永宏,1969年6月生于北京市、博士、教授、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济系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计划统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专家王又庄教授,(获管理学[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美国国立大学(NU)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罗杰斯教授(获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研究方向:会计理论、成本管理、公司理财与经济分析。出版专著及教材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科研课题15项。近三年主要讲授: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职业生涯早期,在大型国企集团担任财务处长、总会计师,取得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职称,曾在全国率先试行会计委派制,实行绩效考核、管控模式等,有着丰富地实践经验,获得全国十大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称号。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导论 2
学习目标 2
案例导入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2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 9
第三节 国际贸易方式 12
复习思考题 28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29
学习目标 29
案例导入 29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29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32
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 39
第四节 贸易保护理论 44
复习思考题 52
第三章 国际贸易措施 55
学习目标 55
案例导入 55
第一节 关税措施 55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61
第三节 鼓励出口措施 67
复习思考题 71
第四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世贸组织 74
学习目标 74
案例导入 74
第一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74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76
第三节 世贸组织的概况 84
第四节 世贸组织与中国 91
复习思考题 93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实务
第五章 国际贸易合同 96
学习目标 96
案例导入 96
第一节 国际贸易合同概述 96
第二节 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 100
复习思考题 105
第六章 国际贸易术语 109
学习目标 109
案例导入 109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109
第二节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
贸易惯例 111
?
第三节 《Incoterms 2010》对国际
贸易术语的解释 116
复习思考题 132
第七章 商品的价格、品名品质、
数量和包装 136
学习目标 136
案例导入 136
第一节 商品的价格 137
第二节 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143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 149
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 153
复习思考题 161
第八章 国际货物运输 164
学习目标 164
案例导入 164
第一节 货物运输方式 164
第二节 运输条款 175
第三节 运输单据 178
复习思考题 182
第九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186
学习目标 186
案例导入 186
第一节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
保障范围 187
第二节 与海洋货物运输相关的
保险条款 190
第三节 其他运输方式的货物
保险条款 198
第四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实务 201
复习思考题 204
第十章 国际结算 205
学习目标 205
案例导入 205
第一节 结算工具 205
第二节 汇款 213
第三节 托收 218
第四节 信用证 221
复习思考题 231
第十一章 商品检验检疫、贸易争议
与处理 233
学习目标 233
案例导入 233
第一节 商品的检验 233
第二节 商品的争议、索赔 237
第三节 不可抗力 239
第四节 仲裁 241
复习思考题 244
第十二章 贸易合同的履行 247
学习目标 247
案例导入 247
第一节 出口合同的履行 247
第二节 进口合同的履行 256
复习思考题 258
参考文献 26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美国的大陆桥运输由于东部港口拥挤等原因处于停顿状态,但在大陆桥运输的运用过程中,派生并形成小陆桥和微型桥运输方式。
所谓小陆桥运输,也就是比大陆桥的海-陆-海形式缩短一段海上运输,成为海-陆或陆-海形式。例如,远东至美国东部大西洋口岸或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口岸的货运,由原来全程海运,改为由远东装船运至美国西部太平洋口岸,转装铁路(公路)专用车运至东部大西洋口岸或南部墨西哥湾口岸,以陆上铁路(公路)作为桥梁,把美国西海岸同东海岸和墨西哥湾连起来。
所谓微型陆桥运输,也就是比小陆桥更短一段。由于没有通过整条陆桥,而只利用了部分陆桥,故又称半陆桥运输,是指海运加一段从海港到内陆城乡的陆上运输或相反方向的运输形式。微型桥运输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九、国际多式联合运输
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1.国际多式联合运输的特征
根据国际多式联运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①必须订立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②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③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④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⑤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⑥必须对货主实现全程单一运费费率。由此可见,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和货主为目的的先进的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