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过程为主线,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而实用的立体化学习框架,多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配置、维护和应用实践的完整流程,帮助学生解决未来生活、工作和创业环境中的相关问题,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也让学生具备更高的IT职业素养和价值创造能力。
前 言
本书涵盖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需经历的几个一般性阶段:基础入门阶段、实践强化阶段、能力提升阶段、评价考核阶段和职业应用阶段,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设计原则,并采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来组织全书内容,将计算机组装、维护与应用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每个阶段的知识结构树中,符合学生从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再到应用和转化知识的认知发展规律。
★ 本书知识体系框架
全书对所涉及的知识体系组成结构进行如下划分。
一、基础学习阶段
基础学习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特点、组成结构、产品特征和各种常识,为后续的学习积累文化基础。这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流程模块。
① 计算机特点 本模块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特点、类型、发展历史、应用领域、
未来趋势以及人文特性等。
② 计算机体系结构 本模块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概况,包括主机部件、外部
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
③ 计算机各部件的详解 本模块详细讲解了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部件,
包括CPU、CPU散热器、主板、内存、硬盘、板卡、移动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鼠标键盘、电源和机箱、显示器、音箱、数码电子设备、现代办公设备、便携式计算机等,并分别介绍了这些部件和设备的基本知识、选购方法和真伪辨别技巧。
二、实践强化阶段
基础入门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特点、组成结构、文化特征和各种常识,为后续的学习积累文化基础。这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流程模块。
① 组装计算机 本模块主要介绍如何使用各种硬件设备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以及在安装完成后如何测试计算机是否启动正常。
② 安装系统与软件 本模块主要介绍如何设置BIOS的基本参数和启动配置,如何对
硬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如何安装主流的Windows 7和Windows 10操作系统、主板驱动程序和常用的应用软件。
③ 计算机性能优化与安全防护 本模块主要讲解操作系统安装后的常用设置,使
用系统自带工具和专业软件优化计算机性能,以及如何加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等。
④ 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 本模块主要介绍U盘启动盘的制作,使用Ghost软件和
Windows自带工具对系统进行备份和灾难恢复,使用EasyRecovery软件恢复数据等。
三、能力提升阶段
基础入门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如何选配合适的DIY整机和品牌机,掌握计算机日常保养维护和常见软硬件故障的排除方法。这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流程模块。
① PC整机选配 本模块主要介绍DIY装机和品牌计算机的选购,列出了商务办
公、家庭娱乐、游戏体验和专业设计等多种应用需求配置方案,并对每一种配置方案的特点都做了简要分析。
② 计算机保养维护 本模块主要介绍计算机保养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部件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方法。
②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本模块主要介绍计算机故障的类型、故障产生的主要
因素、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和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此外,本模块还详细讲解了计算机开机、启动、运行和关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潜在故障、计算机常见的蓝屏死机故障,以及诊断和处理这些故障的简单方法。
四、评价考核阶段
评价考核阶段目的在于对学生在理论学生和实操课程中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参考信息。这个阶段的内容融入全书的各个章节和模块中,包含多种评价和考核形式。
① 课堂思考与课后巩固练习 每一章的后面都附上相关的理论或实践练习题,供教师和学生在授课完毕后进行随堂练习或测试,重在促进思考、实践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巩固学习效果。部分章节还带有课堂思考练习,激发学生的即时思考兴趣。
② 技能评价考核 每一个实训章节或实训项目都采用任务式编排结构,并在讲解完后提供本任务的技能评价表,以考核学生对该任务的操作练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③ 社会实践与应用能力评估 在全书结尾,设计有4个社会实践项目和一份社会实践项目报告,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性的技能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职业应用工作当中。另外,职业应用能力自测题可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总体评价。
五、职业应用阶段
职业应用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查市场行情、利用校内资源提供技术咨询和维护服务、去电脑店或企业进行对口职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力求使所学知识能在实际环境中得到应用,使课本知识产生更高的价值。这个阶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 校内技能应用 在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利用校内的公共电脑机房、硬件实
训室、教室和功能室等场所,进行电脑维护的技能训练。授课教师可指导学生成立硬件协会,由学生担任设备维护员,并为有需要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电脑选购、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支持服务。
② 校外职业实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利用假期、周末等空闲时间,到当地
的电脑门店、电子产品批发市场或企业中进行实习,最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如办公文员、技术员、销售员、客服人员等,这样即可以了解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需求情况,同时也可获得第一手的工作实践经验。
★ 本书规划和编排特点
全书在整体规划与内容编排方面独具匠心,形成了拥有鲜明特色的知识框架,具体阐述如下。
1、知识覆盖全面
本书介绍了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的总体概述和“前世今生”,包括计算机文化特点、计算机概况、各种硬件设备的详解、配件的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BIOS参数设置、硬盘分区和格式化、Windows 7和Windows 10操作系统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安装、计算机优化和安全设置、系统备份与恢复、DIY组装机和品牌机的选配、计算机日常的保养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和计算机硬件技能应用等内容。
2、结构清晰合理
本书安装计算机组装、配置、维护和实践的主要流程来安排内容结构,每个部件介绍章节都包含部件概述、部件特点、功能作用、部件基本组成、部件分类、选购参考、主流产品介绍、真伪辨别、前沿技术(或未来产品)等部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该部件各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3、知识紧跟时代,注重实用性
本书选取当今主流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详细介绍这些产品的主要型号、性能参数、品牌特点以及适用的人群,并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对硬件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应用建议。比如在“选购参考”环节,除了对主流的品牌、型号和产品特点进行对比说明外,还介绍了在选购时如何辨别硬件产品的真伪及质量优劣,使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时能够心中有数,以避免盲目地进行选择。
4、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本书站在读者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专业性的概念、原理、过程及类型,并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手法和文字来组织编写,如同一本科普类的故事书,使读者不需要具备什么专业基础也能很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另外,在每一个部件章节的最后,还介绍了未来将要实现或者已经实现的前沿技术,使学生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新潮、有趣、酷炫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对硬件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5、教学或自学均可灵活安排
本书的设计宗旨之一,就是可方便各种不同层次的读者自行安排学习。本书建议的教学课时为96学时,(含教室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训练、期末考核评价以及社会实践应用项目),理论与实践课时占比为1:1,每周建议安排6个学时,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授课和自学。比如,教师可重点讲解书中的基本要点和操作实训过程,而将其他说明性和介绍性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阅读,并根据每一章后面的习题安排必要的课后练习。本书除了可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外,同样也适合学生进行自学、思考和自我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重职业技能应用的培养
本书参考了部分行业和企业在IT应用岗位中的工作要求,努力使书中的内容能够贴合IT职业实践的基本需要。此外,本书还设计了多种类型的练习题、测试题、实训项目以及课堂技能实训评价体系,并加入技能竞赛模拟训练、上网查询电脑商情信息和在线模拟选配一台电脑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比赛训练中得到提高,并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之外搜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7、可适合中高职融通化教学
本书根据实践应用的难易顺序和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努力将“知”与“行”进行融合和交替展开,兼顾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培养需求,使本书不仅适合中专、中职、技工学校开展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所用,也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基础教材。
8、提供必要的配套教学资源
本书配有PPT教学课件、Word教学资料、习题资源库和答案,以方便教师开展日常教学。
作者曾在企业IT部门担任7年的技术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后进入中职学校从事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学校计算机专业组各个实训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并一直担任计算机专业硬件和网络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和教学工作经验,力求将实际的职业应用经验有机地融入到教材中来。
目录
一 选购计算机主要配件
第1章 认识和选购CPU
1.1 CPU的物理结构
1.2 CPU的性能参数
1.3 CPU的主要品牌与特点简介
1.4 Intel与AMD主流CPU产品与性能参数
1.5 CPU的选购参考
1.6 CPU采用的先进技术
1.7 前沿动态
1.8 视野拓展
1.9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第2章 认识和选购散热器
2.1 散热器的分类
2.2 散热器的性能参数
2.3 散热器选购参考
2.4 散热器产品的真伪辨别
2.5 前沿动态
2.6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第3章 认识和选购主板
3.1 主板的功能作用
3.2 主板的物理结构
3.3 主板的常见类型
3.4 主板选购参考
3.5 前沿动态
3.6 视野拓展
3.7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4章 认识和选购内存
4.1 内存的功能作用
4.2 内存的物理结构
4.3 内存的常见类型
4.4 内存的选购参考
4.5 前沿动态
4.6 视野拓展
4.7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5章 认识和选购硬盘
5.1 计算机硬盘的特点与作用
5.2 硬盘的主要类型
5.3 机械硬盘
5.4 固态硬盘
5.5 机械硬盘/固态硬盘选配参考
5.6 前沿动态
5.7 视野拓展
5.8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6章 认识和选购键盘与鼠标
6.1 输入设备概述
6.2 认识键盘
6.3 认识鼠标
6.4 键盘和鼠标的真伪辨别
6.5 前沿动态
6.6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7章 认识和选购板卡部件
7.1 显卡
7.2 声卡
7.3 网卡
7.4 计算机板卡选购参考
7.5 前沿动态
7.6 视野拓展
7.7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8章 认识和选购显示器
8.1 显示器的分类
8.2 了解与选购LCD显示器
8.3 前沿动态
8.4 视野拓展
8.5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9章 认识和选购音箱
9.1 音箱的分类
9.2 音箱的性能参数
9.3 音箱的主流品牌
9.4 音箱的选购参考
9.5 前沿动态
9.6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0章 认识和选购电源和机箱
10.1 认识电源
10.2 认识机箱
10.3 前沿动态
10.4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二 选购、安装与配置计算机
第11章 认识和选购便携式计算机
11.1 笔记本电脑
11.2 平板电脑
11.3 个人数字助理与掌上电脑
11.4 前沿动态
11.5 视野拓展
11.6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2章 计算机选配解决方案
12.1 DIY装机方案分析与配置
12.2 品牌计算机选购方案分析与配置
12.3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3章 组装一台计算机
13.1 观察计算机的硬件构成
13.2 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13.3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4章 设置BIOS
14.1 认识BIOS和CMOS
14.2 熟悉BIOS设置界面
14.3 基本BIOS参数设置
14.4 高级BIOS参数设置
14.5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5章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15.1 硬件分区与格式化概述
15.2 了解和创建硬盘分区
15.3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操作实践
15.4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6章 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16.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6.2 目前主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16.3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
16.4 Windows 7系统安装前的准备
16.5 使用光盘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16.6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
16.7 视野拓展
16.8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7章 Windows 7系统基本设置
17.1 Windows 7系统基本设置
17.2 安装与卸载常用软件
17.3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8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设置
18.1 认识计算机恶意程序
18.2 防范恶意程序与黑客攻击
18.3 视野拓展
18.4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19章 Windows系统优化设置
19.1 使用Windows自带的功能优化系统
19.2 使用工具软件优化系统性能
19.3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20章 系统备份与故障恢复
20.1 制作U盘启动盘
20.2 使用Ghost软件备份系统
20.3 使用Ghost软件还原系统
20.4 使用Windows自带工具备份和还原系统
20.5 使用EasyRecovery恢复数据
20.6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三 维护与修复计算机
第21章 计算机保养与维护
21.1 计算机保养与维护的基本要求
21.2 主机配件的保养与维护方法
21.3 外围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方法
21.4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
第22章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22.1 认识计算机故障
22.2 计算机工作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22.3 计算机各类组成部分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案例介绍
22.4 计算机蓝屏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2.5 知识巩固与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