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按照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绪论、误差与不确定度、信号发生器、时频测量、电压测量、时域测量、阻抗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试及自动测试技术,共10章。每章均附有本章要点、小结和思考题与习题。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及习题解答。 本书在选材上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用面广。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1版于2005年1月出版发行,第2版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第3版于2012年7月出版发行,总计印刷25次。该书被近百所院校选用作为教材,是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也受到业界科技人员和工厂企业技术人员所欢迎。
本书第1版2007年被评为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第2版于2010年被评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第3版于2014年被列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于电子测量与仪器技术发展很快,教材中一些内容应与时俱进,在技术上要跟进更新。同时,在教学中发现教材尚有错漏及不妥之处需要更改。为此,要对第3版教材进行修订。
本书第4版基本上保留了第3版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仪器的技术参数也根据发展情况进行了更新。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相比同类教材内容较新、实用性强,在《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杂志社和相关国内外厂商帮助下更新了教材中各种仪器参数,增加了一些新型仪器;
2. 按国家技术规范对误差与不确定度进行精练的阐述,删繁就简,概念明确,计算方法步骤清晰,更便于学习理解与实际应用;
3. 按发展历程讲解仪器原理,容易入门,叙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自学,同时也有些扩展或深入的内容可供教学和科研的不同需求选用;
4. 理论联系实际,既讲电子测量原理,又讲具体仪器应用,通过实例与仪器型号参数介绍,加深对仪器的认识和对国内外技术水平的了解;
5. 弘扬民族品牌,宣讲国产仪器”,书中列举了国产仪器型号、参数及实例,以树立民族自信心,激励我国电子仪器事业的发展。
第4版修订工作主要由桂林科技大学黄新副教授完成。陈尚松、郭庆、李长俊、胡鸿志、胡锦泉等老师为教材修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感谢王月娥等老师对本书做了细致的勘误、校对工作。感谢北京《仪器仪表学报》杂志译审汪铁华老师帮助审定了译文资料。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吴宇同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在修订中参考、引用了相关教材、论文中的有关内容,除列入参考文献外,在此顺致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编写及修订中,得到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有关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得到了《国外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测量技术》杂志社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第41研究所)、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无线电四厂)、成都前锋电子仪器厂和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采用本书作教材的兄弟院校任课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书中存在的错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尤其是对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欢迎加强联系,共同切磋书中的内容及习题的解答,探讨教学心得,教好这门课程。
书中标有※号的章节,是供不同教学计划要求选用的内容。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及习题解答,可向任课老师免费提供。
联系人:黄新
E-mail:hxgl@guet.edu.cn
陈尚松
2018年1月
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陈尚松,1961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导航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雷达与电子对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0年集体援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从事电子测量仪器及自动测控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科研处长、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自动测试与控制专业学会理事。现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编委,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外仪器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