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内科治疗》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常见肿瘤的临床诊断、肿瘤内科主要治疗方法以及常见的不同肿瘤及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和个体所用药物的适应证、疗效及主要副作用。《肿瘤的内科治疗》便于患者及其家属和一切有兴趣了解肿瘤治疗知识的读者能够对肿瘤内科具体诊治内容以及对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模式——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初步认识与了解。《肿瘤的内科治疗》有助于为读者解决疑难以及方便患者就医。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长期以来人们“谈肿瘤色变”,但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半左右肿瘤患者已可以治愈,而不能达到治愈的患者经治疗也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人体正常细胞在长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作用下,逐渐转变为增殖不可控制的异常细胞——癌细胞。在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中癌细胞不断过度增殖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肿瘤。肿瘤对于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功能产生破坏作用,导致死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到来及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占城镇人口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而我国肿瘤发病率有其独特的特点,即在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常见的高发肿瘤如宫颈癌、肝癌、胃癌等发病率也高居不下。因此,肿瘤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由于肿瘤病情进展较快,如不予治疗大多很快危及生命。过去对于肿瘤治疗缺乏有效方法,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肿瘤有一种恐惧感。患者诊断为肿瘤后,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就医,如何医治。许多人受社会上一些错误宣传误导,去看所谓“神医”、吃“偏方”,因而延误了病情。作为肿瘤内科医生,我们也深感过去往往偏重治疗,而对于肿瘤防治普及宣传不够,没有能够把近20年来肿瘤防治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很好地介绍给患者。目前,肿瘤综合治疗的水平不断提高,患者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医疗模式。一半左右肿瘤患者已可以治愈,而不能达到治愈患者经治疗也能明显延长生存期,促其转为一种慢性疾病——带瘤长期生存。
陈书长,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常委(CSGO),《中国误诊学杂志》等杂志编委,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內科学会(ESMO)会员。先后4次赴日本东京癌研化疗中心、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肿瘤内科进修临床肿瘤治疗。40年来一直从事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临床、实验室研究。曾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参加撰写近20余部肿瘤、血液学专著,并主编《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擅长肿瘤化疗和生物治疗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
总序
前言
第1章 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
第2章 抗肿瘤药物分类
第3章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
第4章 鼻咽癌
第5章 消化道肿瘤
食管癌
胃癌
胰腺癌
肝癌
结直肠癌
第6章 乳腺癌
第7章 泌尿系统肿瘤
前列腺癌
肾癌
泌尿上皮癌
输尿管癌
膀胱癌
第8章 骨肉瘤
第9章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2)免疫治疗分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应用肿瘤疫苗治疗,其原理是通过肿瘤疫苗激活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清除肿瘤目的。疫苗可分灭活自体肿瘤或培养肿瘤细胞,或用基因工程疗法将肿瘤细胞特异基因或蛋白导人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内(如树突状细胞制成基因修饰疫苗,增强疫苗抗原性,提高受体免疫细胞对抗肿瘤的反应)。
(3)基因治疗肿瘤发生与正常细胞突变有关,这种突变常与正常细胞内某些监控正常细胞生物反应步骤的基因发生突变或灭活有关。基因治疗通过腺病毒作为载体,把正常基因转染人肿瘤细胞内,以达到控制肿瘤增殖,诱导其凋亡目的,目前大多处于实验阶段。国内上市的p53基因、热休克蛋白等基因治疗药物有一定疗效。
5.介入治疗(介入疗法)
在影像的引导下,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在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医源性痛苦等方面显示了优势。肿瘤介入治疗目前包括两大类:血管性介入治疗与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1)血管性介入治疗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及血管栓塞性物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提高病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如同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阻断肿瘤部位血流,可以进一步提高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和免疫机能。但这种治疗对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全身状况严重衰竭,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不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