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燃烧学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燃烧基础、着火与灭火理论,并系统介绍了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的燃烧过程、燃烧形式、燃烧速率及火灾预防;对木材、高聚物、聚氨酯保温装饰材料、原油等典型物质的燃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近年火灾形势和特点,将一些前沿知识融入教材,教材涉及的词条和规范均引自现行标准。本书教学对象是基层消防部队生长干部学员。编写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教材内容编写中体现了从基础到应用,注重能力提升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点,章节难度上考虑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本书体系完整,难易适中,结构合理,适合消防专科院校教学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使用。
前 言教材建设是院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配套、适用、体系化的专业教材不但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还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和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专门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加强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教材编写质量。根据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2016 版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各教材编写组对教材进行整体修编,并请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科研所、基层消防部队和军地高校的专家审稿。
本次编写工作,认真贯彻“教为战”的办学思想,紧贴当前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人才培养的新需要,立足教学对象。教材在结构安排和编写内容上,紧紧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注重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衔接,同时对前沿消防理论研究成果做了介绍。本书中涉及的词条和规范均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书由和丽秋担任主编。具体的编写分工如下:和丽秋编写绪论和第四章;李志红编写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五节;李海江编写第一章第六节至第八节及附录;刘彬编写第二章;赵玲编写第三章;唐朝纲编写第五章第一节至第四节;赵石楠编写第五章第五节和第六节。
鉴于编者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
目 录前 言绪论 1
第一章 燃烧基础 8
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 8
第二节 燃烧的条件 10
第三节 燃烧空气量的计算 15
第四节 火焰 20
第五节 燃烧热及燃烧温度 23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33
第七节 火灾烟气 38
第八节 轰燃和回燃 51
第二章 着火与灭火基本理论 55
第一节 着火方式与着火条件 55
第二节 热自燃理论 57
第三节 链锁反应理论 65
第四节 电火花引燃理论 71
第三章 可燃气体的燃烧75
第一节 气体的特性 75
第二节 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形式 77
第三节 可燃气体的燃烧速率 79
第四节 可燃气体的爆炸 86
第五节 可燃气体爆炸的预防 98
第四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 103
第一节 液体的特性 103
第二节 可燃液体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形式 105
第三节 可燃液体的燃烧速率 110
第四节 可燃液体的闪燃 114
第五节 可燃液体的自燃 122
第五章 可燃固体的燃烧 126
第一节 固体的特性 126
第二节 可燃固体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形式127
第三节 可燃固体的燃烧速率130
第四节 典型可燃固体物质的燃烧134
第五节 固体材料阻燃处理143
第六节 粉尘爆炸 151
附录 162
附录 A 火灾分类(GB/T 4968—2008)162
附录 B 消防词汇 第 1 部分:通用术语(GB/T 59071—2014)162
附录 C 物质防火防爆安全参数167
附录 D 粉尘爆炸危险性参数170
参考文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