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基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课题编号:2006BAK30801)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解决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从大遗址保护的背景、概念和定义出发,分析我国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大遗址保护的目的和意义,论述大遗址保护的相关技术,介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进展;结合中国大运河遗产和集安大遗址保护给出了遗产调查方法和遗产保护规划的实践范例。本书还介绍了国际上大遗址考古及大遗址管理规划的先进经验。
本书可为文博行业管理人员、文化遗产研究人员、大遗址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遗产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也可为高等院校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从磊遗址保护的背景、概念和定义出发, 分析我国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阐述大遗址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论述大遗址保护的相关技术, 介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进展; 结合中国大运河遗产和集安大遗址保护给出了遗产调查方法和遗产保护规划的实践范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前言
前言
上篇 理论综述篇
第1章 大遗址保护的兴起
1.1 新中国初期的奠基
1.1.1 坚决保护和有计划调查发掘的地区
1.1.2 迅速壮大承担重大责任的考古队伍
1.1.3 转被动为主动的保护单位制度设计
1.2 学术发展繁荣的促进
1.2.1 考古学发挥的基础作用
1.2.2 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发展
1.2.3 文物保护区规划的创举
1.3 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引
1.3.1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提出
1.3.2 大规模文物抢救工作
1.3.3 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启动
1.4 大规模保护的国际趋势
1.4.1 遗产地区保护公约
1.4.2 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1.5 世纪之交的战略研究
1.5.1 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思路
1.5.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第2章 大遗址概念探讨
2.1 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2.1.1 以往的讨论
2.1.2 大遗址的定义
2.1.3 大遗址的本质特征
2.1.4 大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2.2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名城
2.2.1 文物保护单位
……
下篇 案例研究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