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精神,发挥职教师资的培养优势和特色,编者通过对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广泛调研,针对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培养职教师资的社会需求,努力构建既能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与技能,又能充分体现师范技能与教师素质培养要求的培养标准与培养方案,构建一种紧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基于CDIO开发核心课程与相应特色教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书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合生产实际中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进行开发编写的。本书打破了课程的学科体系,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以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任务为载体,把相关知识点嵌入到每个项目的每个任务中,通过各项目及其渐进的工作任务来讲述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工作任务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就练习什么,突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本书分为6个项目,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驱动方式作为本书的编写主线,从不同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出发,以典型的机器人设计及开发过程为主线,介绍了6种不同类型的现场型工业机器人的具体设计及应用场景。项目1主要是从最简单的工业机器人出发,结合所涉及的电气控制及相关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所设计的直角坐标系机器人的结构特点设置了搬运码垛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予以实施。项目2主要从四自由度SCARA机器人的工业应用为目的出发,介绍了此类机器人的软硬件结构及特点,从项目开始,即将机器人运动学引入到教材中,针对本科生所学习过的机器人学课程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与计算,将SCARA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作为主要的应用对象,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机器人理论对机器人应用的具体指导作用。项目3本着熟悉与掌握开放式运动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把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硬件与运动算法作为机器人示教运行的两个基本任务,通过前两个任务的完成进而完成第3个任务,再通过第3个任务的完成反过来验证前两个任务的正确性,最后从工业实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此类机器人在工程应用中的具体注意事项,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验与工程Ⅶ..........相结合的目的。项目4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并联机器人,从并联机器人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两个方面进行任务化驱动,最终以并联机器人的加工作为检验并联机器人软件硬件设计的依据,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加工,进一步扩展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有助于读者将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其他工业控制技术相融合,做到举一反三。项目5介绍了机器人系统中应用广泛的一种AGV小车,以项目驱动的形式介绍了AGV小车的机械结构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本项目的任务驱动主要从AGV本身固有的开发特点出发,以典型的机器人一体化技术组成作为整个项目的扩展主线,将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计算及路径与轨迹规划相结合,进而通过一个项目向读者展示了AGV机器人的设计原理与工程实现过程。项目6为综合项目,结合了机器人、视频软件、AGV、传送带等装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综合实例,并将其中的内容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进行了分割,既保证了技术的完整性又不失为一个可以作为全书内容展示的总结性项目。
本书是由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项目编号:VTNE016)资助的《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开发成果。本书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孙宏昌、邓三鹏、祁宇明主编,许琢、庄红超、李丽娜、蒋永翔、刘朝华参编,另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的研究生井平安、岳刚、程二亭,本科生孔祥波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以及视频录制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工程系、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所和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所限,改革探索经验不足,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