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 一部分为基础地质学,简要介绍了地壳及其组成、构造地质等地质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工程岩土学,简要论述了土及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特征,岩土体的分类及分级,地下水的性质,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径流,地下水的不良地质现象;第三部分为工程地质分析,介绍了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对不同工程类型常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岩土工程勘察,简要介绍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勘察阶段划分、常用勘察方法及勘察成果报告等相关知识。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城市规划、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工程地质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自学参考教材,还可作为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世界上任何建筑物都是修建在地表或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的岩土体中的,作为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工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拟建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正确评价,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具体、可靠的地质资料。
本书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师生使用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成的,融入了工程地质相关新规范、新技术、新成果。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根据编者多年从事工程地质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充分吸收和借鉴近年来相关教材的优点,适时反映工程地质学发展新成果,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结构严谨、内容精练,使本书成为“少而精”的精品教材。全书共分4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地质学,第2部分为工程岩土学,第3部分为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4部分为岩土工程勘察。为便于学生自学和总结,每章后附有小结和习题。由于建筑工程类型繁多,不同院校学科专业不尽相同,各院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及要求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取舍。
本书由西安科技大学(王贵荣、叶万军、段钊、马建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辉)、长安大学(卢全中)、西安石油大学(崔莹)合编,王贵荣担任主编。编写分工如下:第1、3章由王贵荣编写,第2章及附录由叶万军编写,第4章由李辉编写,第5章由马建全编写,第6章由崔莹编写,第7章由段钊编写,第8章由卢全中编写。全书由王贵荣统编定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已出版的教材、专著和规范的内容,在此对上述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支持和帮助本书编写与出版的同行、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