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和建筑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亟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计价模式。随着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日趋完善,建筑行业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站在时代前沿,适应市场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批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
本书以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计价为主线,以现行的规范、标准和定额为依据,尤其是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JDGZ1019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为依据,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指导思想,系统阐述了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吸收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与教学实践的成果经验,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读者既能掌握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又能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本书针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未来职业的特点,在注重理论阐述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兼顾了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建筑施工承包企业或工程咨询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使用。
本书由李伟主编并负责统稿,孙宝庆、马旻担任副主编。全书具体的编写分工为:
第1章由李伟编写;第2章由王月志、马旻合编;第3章由汪冶冰、孙宝庆合编;第4章41~43节由袁志阳编写,44节由孙宝庆编写,45节由孙宝庆、金景慧、陈丽娟合编,46节由杨如秀编写;第5章由李伟、伏玉、姜保合编;第6章由韩丽红编写;第7章由王月志编写;第8章由常有政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著、文献和教材,吸取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多加批评和指正。
编者
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一方面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期望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尽可能少、效益尽可能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权化、工程发包方式多样化、工程建设承包市场国际化以及项目管理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工程项目所有参建方的根本目的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工程建设领域对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胜任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的艰巨任务。目前,全国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几乎都设有工程造价专业方向,并有近50所院校独立设置工程造价(本科)专业。要保证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材建设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但是,由于高等院校的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在工程造价教材建设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现有教材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并且均未形成能够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审时度势,于2007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于2007年底在北京召开了“工程造价系列规划教材编写研讨会”,成立了“高等教育工程造价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我同与会的各位同仁就该系列教材的体系以及每本教材的编写框架进行了讨论,在随后的两三个月内,详细研读了陆续收到的各位作者提供的教材编写大纲,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许多作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与我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沟通。
该套系列教材是作者们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充分体现了以下特色:
(1)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其专业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大平台知识。该套系列教材注重四大平台知识的融汇、贯通,构建了全面、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2)突出教材内容的实践性。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方法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该套系列教材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并存的特点;注重以定额计价为基础,突出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并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与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执行进行了较好的诠释;同时,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的要求,较好地体现出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3)注重编写模式的创新性。作者们结合多年对该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在该套系列教材中引入和编写了大量工程造价案例、例题与习题;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和通俗易懂。
(4)兼顾学生就业的广泛性。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可以广泛地在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投资估算、经济评价、造价咨询、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招标代理、建设监理、项目融资与项目管理等诸多岗位从业,同时也可以在政府、行业、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该套系列教材所包含的知识体系较好地兼顾了不同行业各类岗位工作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同时也兼顾了本专业课程与相关学科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在本套系列教材即将面世之际,我谨代表高等教育工程造价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向在教材撰写中付出辛劳和心血的同仁们表示感谢,还要向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感谢,正是他们的适时策划和精心组织,为我们教学一线上的同仁们创建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做了一件好事。
工程造价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领域,其学科内涵和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尚在不断发展之中,加之时间有限,尽管作者们付出了极大努力,但该套系列教材仍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各高校广大教师和读者对此提出宝贵意见。我坚信,该套系列教材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一定能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精品教材,在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