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创新实验案例教程》围绕自动控制涉及的MATLAB软件应用、硬件实验和创新实验编写,共包含四个章节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MATLAB最基本的数学应用开始,强调该软件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处理函数、绘图函数和SIMULINK仿真模块搭建。第二部分为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原理实验,包括线性系统时域和频域的性能指标、PID参数设计、非线性分析。第三部分为创新型实验设计,包括远程控制实验和智能控制实验,通过远程控制手段和智能算法讲解对系统的参数分析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工科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仪表及测试等专业的教科书,也适用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
本书适用于是自动化及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必修实验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航空航天和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以计算机为控制手段的实验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实验内容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本书在作者《自动控制理论实验》一书的基础上,经过五年的实验教学实践补充、修订而成,并增加了创新实验设计。
本书包含4章,前2章为软件设计。第1章从Matlab最基本的数学应用开始介绍,重点强调该软件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第2章主要介绍过程控制中大延迟环节及复杂控制的仿真内容,对实现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判别及分析提供帮助。第3章主要结合经典控制实验,如典型环节分析、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研究、时域的劳斯稳定判据分析、频域中伯德图、频率特性、超前校正、滞后校正、非线性特性分析、PID参数设计等内容进行介绍,每个实验介绍了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采用模拟实验箱的分立元件搭接线性、非线性被控对象进行介绍。第4章为创新型实验,包括远程控制实验和智能控制实验。其中,远程控制实验以三容水箱为被控对象,实现对系统的P、PI及模糊控制。智能控制实验以模拟电路为被控对象,通过A/D和D/A转换将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实现遗传算法、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实验中讲解了对系统参数分析的方法,为学生自行分析被控对象系统性能、实现控制器参数设计及参加创新设计奠定了基础。
前言
第1章 Matlab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1
【案例一】 Matlab的基本使用2
实验一 矩阵的基本运算8
【案例二】 传递函数的建立方法及形式转换8
实验二 传递函数的建立及转换方法16
【案例三】 使用框图化简传递函数16
实验三 框图化简23
【案例四】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23
实验四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参数变化仿真32
【案例五】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33
实验五 频率特性函数39
【案例六】 状态空间分析39
实验六 状态空间可控可观性仿真研究43
第2章 Simulink仿真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44
【实验预习】 44
【案例一】 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曲线50
实验一 六种常用典型环节仿真54
【案例二】 标准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54
实验二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仿真分析55
【案例三】 串联校正环节设计56
实验三 超前滞后校正系统仿真设计58
【案例四】 使用试凑法设计PID控制器参数58
实验四 使用试凑法设计PID控制器参数并仿真62
【案例五】 使用工程整定法设置PID控制器参数63
实验五 常用工程整定法PID参数仿真70
【案例六】 使用Smith预估器设置PID控制器参数70
实验六 大延迟系统控制仿真73
【案例七】 复杂控制仿真73
实验七 串级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仿真77
【案例八】 使用Matlab创建程序M文件分析系统稳定性78
实验八 编程实现稳定性仿真分析84
第3章 自动控制理论原理实验86
【实验预习】 86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87
【实验二】 二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91
【实验三】 三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94
【实验四】 线性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98
【实验五】 线性系统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104
【实验六】 线性系统频域法串联滞后校正110
【实验七】 线性系统时域法比例微分校正116
【实验八】 时域法局部比例反馈校正119
【实验九】 时域法微分反馈校正123
【实验十】 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127
【实验十一】 二阶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133
【实验十二】 三阶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138
【实验十三】 数字PID控制实验 148
【实验十四】 PID参数自整定155
【实验十五】 使用频率法设计控制器165
第4章 创新型实验173
【案例一】 基于远程一阶液位系统P与PI控制比较175
实验一 远程单级液位PI控制研究181
【案例二】 基于远程三容液位系统解耦控制与PI控制的比较181
实验二 远程三级液位解耦与PI控制的比较182
【案例三】 基于远程三容液位系统的模糊控制183
实验三 远程三级液位系统模糊控制研究187
【案例四】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PID参数187
实验四 使用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194
【案例五】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实验194
实验五 使用模糊自适应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201
【案例六】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实验202
实验六 使用BP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参数211
参考文献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