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孔轴及长度尺寸测量,角度锥度测量,形状及位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螺纹测量以及齿轮测量等相关的多个实验。通过该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一定的动手能力,学会进一步应用公差标准。
前言
实验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承外套圈
实验2用内径指示表测量孔径
实验3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及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测量
实验4齿轮齿厚偏差测量
实验5用样块及粗糙度测量仪评定表面粗糙度
实验6影像法测量外螺纹主要参数
实验7位置误差的测量
实验8测量误差及等精度测量
实验9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孔
实验10阿贝比长仪检定线纹尺
实验11接触式干涉仪检定量块
实验12游标万能角度尺检测角度
实验13正弦规测量外锥体
实验14光学分度头的使用
实验15测角仪测量棱镜角度及折射率
实验16平直度测量仪测量导轨直线度
实验17圆度与圆柱度测量
实验18平板的平面度测量
实验19圆度误差分析
实验20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21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22螺纹综合测量——螺纹量规的使用
实验23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实验24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偏差的测量
实验25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26用基节仪测量齿轮齿圆齿距偏差
实验27用齿轮跳动检查仪测量齿向误差
实验28齿轮综合偏差测量
实验29万能工具显微镜综合测量
附录
附录A量块的使用与维护
附录B常用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附录C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公差与检测技术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近年来,本着创新精神的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杭州湾汽车学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编者顺应高校专业新改革的要求,兼顾传统基础和发展创新的需要,特编写此书。本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理论教材,由周兆元、李翔英主编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配套使用。通过该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对应的动手能力,学会进一步应用公差标准;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误差的知识,为分析、确定公差和计算、处理误差奠定必要的基础;熟悉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内容,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差标准,并能把公差要求正确地标在图样上;掌握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确定各类公差及所需配合的能力。在实验成绩体系中,对每个学生所做的每个实验,根据其实验准备、实际操作、实验效果、实验报告及实验纪律综合评定,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在学习《公差与检测技术实验》前,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能够读懂零件图,了解机械加工的一般知识,熟悉常用机构的原理。因此,本实验课程应在《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后进行。《公差与检测技术实验》为机械类专业必修实验课,教学中要在教学方法、手段、学时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对各个公差项目和等级的选择,本书要求能掌握其选择原则和具有类比法选择的能力。我国公差标准正处在逐渐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要求教师密切注视标准变化的状况,并及时反映到实验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