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电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系列丛书:电工基础》是全国机电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系列丛书。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电容器、磁与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配有大量的演示实验、课堂例题、实训与思考、课后练习、单元知识要点和知识能力自测试卷等。在《全国机电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系列丛书:电工基础》的编写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积极补充当前电子电工技术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兼顾分层教育,适合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和高考不同需求。《全国机电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系列丛书:电工基础》配有《电工基础学习辅导与训练》,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参加相关岗位培训人员、自学人员、专业爱好者的学习与参考书。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并结合劳动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电容器、磁与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七个单元。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积极补充当前电子电工技术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兼顾分层教育,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和高考需求;坚持“以发展全面素质为基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力求体现“注重基储突出应用、例题实用、选用灵活”的特点。本书具体有以下特点。
1.在教学理念上: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精神,注意与相应的职业标准衔接,适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强化技能训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2.在内容选择上:用科学与现代的观点组织和重构传统知识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等内容介绍;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淡化理论推导、复杂运算,尽量直接或通过实验引出结论;增加了大量应用实例,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兼顾学生高考的需求,做到内容完整、原理清楚、训练到位,使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强化。
前言
单元一 直流电路基础知识
第一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
二、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课后练习
第二节 电场和电场强度
一、电场
二、电场强度
三、电力线
课后练习
第三节 电流
一、电流的认识
二、电流形成的条件
三、电流的大小
四、电流的方向
五、 直流电流的测量
课后练习
第四节 电压和电位
一、电场对电荷的做功
二、电压
三、电位
四、电压的方向
五、电压的测量
六、常见的几种电压值
课后练习
第五节 电源和电动势
一、电源
二、电源电动势
课后练习
第六节 电阻和电阻定律
一、电阻
二、电阻定律
三、电阻器
四、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课后练习
第七节 电路和欧姆定律
一、电路
二、欧姆定律
三、电源的外特性
课后练习
第八节 电能和电功率
一、电能
二、电功率
三、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四、电流的热效应
五、电路中的功率平衡
课后练习
第九节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单元二 直流电路
第一节 电阻串联电路
一、电阻串联电路的定义
二、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三、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
课后练习
第二节 电阻并联电路
一、电阻并联电路的定义
二、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
课后练习
第三节 电阻混联电路
课后练习
第四节 电池的连接
一、 电池的串联
二、 电池的并联
三、 电池的混联
课后练习
第五节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一、电位参考点的选择
二、计算电路中某点电位的方法
三、利用电位概念简化电路的画法
课后练习
第六节 基尔霍夫定律
一、复杂电路中的几个名词
二、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课后练习
第七节 支路电流法
一、 支路电流法的定义
二、 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
课后练习
第八节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一、电压源
二、电流源
三、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课后练习
第九节 戴维南定理
一、二端网络的有关概念
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
课后练习
第十节 叠加定理
一、 叠加定理的内容
二、 叠加定理应注意的问题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单元三 电容器
第一节 电容器与电容
一、 电容器
二、 电容
三、 平行板电容器
课后练习
第二节 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
一、电容器的参数
二、电容器的种类
课后练习
第三节 电容器的连接
一、 电容器的串联
二、 电容器的并联
课后练习
第四节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
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二、电容器质量的判别
三、电容器中的电场能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电工基础
单元四 磁与电磁感应
第一节 磁感应强度与磁通
一、磁体、磁极、磁场和磁感线
二、电流的磁效应
三、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内容
课后练习
第二节 磁场强度
一、磁导率
二、磁场强度的内容
三、几种常见载流导体的磁场强度
课后练习
第三节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一、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知识
二、磁化曲线
三、磁滞回线
四、铁磁材料的分类
五、磁化和退磁方法
课后练习
第四节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
二、磁场对通电矩形线圈的力矩
三、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课后练习
第五节 电磁感应现象
一、电磁感应实验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
课后练习
第六节 电磁感应定律
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一般条件
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三、感应电流的大小
课后练习
第七节 电感器
课后练习
第八节 自感与互感
一、自感
二、互感
三、涡流
课后练习
第九节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一、同名端
二、同名端的判定方法
课后练习
第十节 线圈中的磁场能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单元五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 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
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二、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三、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四、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五、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课后练习
第二节 旋转矢量
一、解析式
二、波形图
三、旋转矢量的内容
课后练习
第三节 纯电阻电路
一、电流和电压的数量关系
二、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三、纯电阻交流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四节 纯电感电路
一、电流和电压的数量关系
二、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三、纯电感交流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五节 纯电容电路
一、电流和电压的数量关系
二、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三、纯电容交流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六节 RL串联电路
一、RL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
二、RL串联电路的阻抗
三、RL串联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七节 RC串联电路
一、RC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
二、RC串联电路的阻抗
三、RC串联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八节 RLC串联电路
一、RLC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
二、RLC串联电路的阻抗
三、RLC串联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九节 RLC串联谐振电路
一、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
二、谐振参数
三、谐振特点
四、串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和通频带
五、调谐原理
课后练习
第十节 RLC并联电路
一、RLC并联电路知识
二、RLC并联谐振电路
课后练习
第十一节 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
课后练习
第十二节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单元六 三相交流电路
第一节 三相交流电源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二、相序
三、三相电源的连接
四、相电压和线电压
课后练习
第二节 三相负载的连接
一、连接方式
二、符号和规定
三、电路计算
课后练习
第三节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课后练习
第四节 安全用电
一、触电与救护
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三、采用各种安全保护用具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单元七 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第一节 变压器
一、变压器的构造和分类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变压器的功率和效率
四、 变压器的铭牌和额定值
课后练习
第二节 交流电动机
一、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课后练习
本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能力自测题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