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角度,通过OST的分层体系结构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介绍了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包括一些近几年最醒目的移动Internet、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架构,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方法、安全、管理、应用、Internet及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和。读者通过学习本书,将可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并能够解决应用计算机网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体系完成、内容全面、图文并茂。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还能更快地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最终设计出一个先进、安全、可靠、高效、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
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网络组成要素
1.2网络功能特点
1.3网络分类
1.3.1局域网
1.3.2城域网
1.3.3广域网
1.4网络计算模型
1.4.1集中式网络计算模型
1.4.2分布式网络计算模型
1.4.3协同式网络计算模型
1.4.4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
1.4.5客户机/网络计算模型
1.4.6移动Internet浏览器& APP/网络计算模型
1.5网络体系架构
1.5.1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1.5.2网络的层次化结构
1.6网络服务
1.6.1网络服务方式
1.6.2网络服务特点
1.6.3网络服务内容
1.7云计算
1.7.1云计算的定义
1.7.2云计算的技术特征
1.7.3云计算的应用
1.8习题
第2章网络基本原理
2.1OSI模型
2.1.1OSI模型概述
2.1.2OSI模型分层原理
2.1.3OSI参考模型的应用
2.2OSI物理层网络解决方案
2.2.1网络连接类型
2.2.2物理拓扑结构
2.2.3数字信令
2.2.4模拟信令
2.2.5位同步
2.2.6物理信道
2.2.7多路复用
2.3OSI数据链路层网络解决方案
2.3.1逻辑拓扑结构
2.3.2媒介访问控制
2.3.3寻址——MAC地址
2.3.4帧同步技术
2.3.5数据链路层连接服务:帧流量、差错和顺序控制
2.4OSI网络层网络解决方案
2.4.1网络层寻址技术
2.4.2网络交换技术
2.4.3路由寻找技术
2.4.4路由选择技术
2.4.5网络层连接服务:分组流量、差错和顺序控制
2.4.6网关服务
2.5OSI传输层网络解决方案
2.5.1地址/名转换服务
2.5.2传输层寻址技术
2.5.3段处理技术
2.5.4传输层连接服务:段流量、差错和顺序控制
2.6OSI会话层网络解决方案
2.6.1对话控制
2.6.2会话管理
2.7OSI表示层网络解决方案
2.7.1翻译
2.7.2加密
2.8OSI应用层网络解决方案
2.8.1服务通告
2.8.2服务使用
2.9习题
第3章网络传输媒介与综合布线系统
3.1网络传输媒介
3.1.1网络传输媒介选择要素
3.1.2网络有线传输媒介
3.1.3网络无线传输媒介
3.1.4网络传输媒介选用策略
3.2综合布线系统
3.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3.2.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2.3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
3.2.4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技术指标
3.2.5综合布线系统主流产品比较
3.3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系统
3.3.1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3.3.2综合布线系统带宽与计算机网络带宽
3.3.3综合布线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设计
3.4习题
第4章网络协议及应用
4.1局域网协议
4.1.1局域网协议概述
4.1.2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
4.1.3IEEE 802.x局域网系列协议及应用
4.2IPX/SPX协议
4.2.1IPX/SPX协议体系结构
4.2.2IPX/SPX中的关键协议及应用
4.3TCP/IP协议
4.3.1TCP/IP协议体系结构
4.3.2TCP/IP协议概要
4.3.3TCP/IP中的主要协议
4.4非路由协议
4.5IP地址详解及应用
4.5.1IP地址基本概念
4.5.2IP地址与域名服务
4.5.3子网掩码及应用
4.5.4子网的创建及应用
4.5.5超网的创建及应用
4.6下一代Internet网络协议——IPv6
4.6.1IPv6发展的技术背景
4.6.2IPv6技术要点
4.6.3IPv6的地址结构及寻址方式
4.6.4IPv4向IPv6的过渡及展望
4.6.5IPv6在中国的发展
4.7习题
第5章网络应用技术
5.1快速以太网
5.1.1百兆位以太网技术
5.1.2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5.1.3万兆位以太网技术
5.1.4快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策略
5.2ATM
5.2.1ATM技术特征
5.2.2ATM网络应用
5.2.3ATM与IP技术比较
5.3DDN
5.3.1DDN技术架构
5.3.2DDN技术特点
5.3.3DDN业务及应用
5.3.4DDN发展方向
5.4ADSL
5.4.1ADSL技术背景
5.4.2ADSL的工作原理
5.4.3ADSL技术优势
5.5WLAN
5.5.1WLAN技术应用概述
5.5.2WLAN国际标准及WiFi
5.5.3WLAN安全技术
5.5.4中国国家WLAN安全标准WAPI
5.5.5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n
5.6QoS
5.6.1QoS技术功能
5.6.2QoS技术指标
5.6.3QoS的应用
5.7网络打印
5.7.1网络打印的功能特点
5.7.2网络打印的基本原理
5.7.3网络打印的应用
5.8习题
第6章网络设备
6.1计算机网络设备概述
6.2基本网络设备
6.2.1网络适配器
6.2.2交换机
6.2.3交换机应用中的一些重要技术
6.2.4交换机选型策略
6.3扩展网络设备
6.3.1网络的扩展与互连
6.3.2中继器
6.3.3光电转换器
6.4互连网络设备
6.4.1ADSL调制解调器
6.4.2路由器
6.5网络应用设备
6.5.1网络服务器
6.5.2打印服务器
6.6无线网络设备
6.6.1无线网卡
6.6.2无线AP
6.7习题
第7章网络管理
7.1网络管理概述
7.1.1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7.1.2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7.1.3网络管理的内涵
7.2网络管理功能
7.2.1配置管理
7.2.2故障管理
7.2.3性能管理
7.2.4安全管理
7.2.5记账管理
7.3网络管理协议
7.3.1网络管理协议与网络管理系统
7.3.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7.4网络管理系统
7.4.1网络管理系统工作机制
7.4.2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7.5网络管理组件
7.5.1美国Cisco网络管理组件
7.5.2华为网络管理组件
7.6习题
第8章网络安全
8.1网络安全概述
8.1.1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形式
8.1.2网络安全架构的基本模型
8.1.3网络安全服务与安全管理
8.1.4网络安全体系
8.1.5网络安全目标
8.2网络安全标准
8.2.1国际网络安全标准
8.2.2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8.2.3美国网络安全桔皮书
8.3网络安全策略
8.3.1网络安全策略概述
8.3.2网络安全策略原则
8.3.3网络安全基本策略
8.4网络安全架构
8.4.1网络安全技术
8.4.2网络安全系统
8.4.3网络病毒防治
8.5习题
第9章Internet及应用
9.1Internet概述
9.1.1Internet的发展历程
9.1.2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9.1.3Internet的技术特征
9.2Internet的典型应用与服务
9.2.1Web服务
9.2.2电子邮件
9.2.3文件传输
9.2.4远程登录
9.2.5BBS与论坛
9.2.6搜索引擎服务
9.3Internet的综合应用与服务
9.3.1Web 2.0
9.3.2P2P
9.3.3IP电话及VoIP
9.3.4IP网络视频技术
9.3.5电子商务
9.4Intranet
9.4.1Intranet概述
9.4.2Intranet的应用
9.4.3架构Intranet
9.5Internet宽带接入技术
9.5.1Internet宽带接入技术概述
9.5.2企业Internet宽带接入方法和策略
9.5.3个人Internet宽带接入方法与策略
9.5.4共享Internet宽带接入的网络配置方法
9.6移动Internet
9.6.1移动Internet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9.6.2移动Internet的技术架构
9.6.3移动Internet的无线接入方式
9.6.4移动Internet的应用与服务
9.7物联网
9.7.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9.7.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9.7.3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9.7.4物联网的应用
9.8习题
第10章网络规划与设计及集成
10.1网络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10.1.1网络规划的任务与意义
10.1.2网络规划的基本策略
10.1.3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
10.1.4网络规划的技术文档
10.2网络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10.2.1网络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10.2.2网络总体设计
10.2.3网络结构设计
10.2.4网络应用设计
10.2.5网络可靠性设计
10.2.6网络边界安全设计
10.2.7网络服务器系统设计
10.2.8网络设计结果
10.3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方法
10.3.1网络系统集成的定义
10.3.2网络系统集成的目的
10.3.3网络系统集成的原则
10.3.4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
10.3.5网络系统集成的方法
10.4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