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教师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自我反思性实践,以独特的理念与视角,严谨而清晰的结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思想性与实用性皆备的写作方式,以及丰富生动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当如何确立正确的指导观念和指导原则,如何正确辨别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如何在开展反思性实践中提高自身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教育能力。对于广大的幼教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指南和参考手册。
★内容全面,经典性和前沿性相结合 ★适用面广,读者对象更加多样化 ★实用性强,提供大量以研究为基础的实用建议 ★便于评估,提供大量与一线教学对应的评价标准 美国实行的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K12教育,其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本套译丛是从美国培生教育集团众多学前教育领域书籍中遴选出来的精品。首批出版的8本图书中,既包括多次再版的经典著作,也包括反映美国近期研究热点的新品力作。可以说,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这套译丛不仅可以带领我们在了解美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探知一二,还能为我们在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接轨时代精神的学前教育事业上开启一片新的视野。
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在探讨有关儿童的社会性及情绪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在学校及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现,一个孩子必须具备学习的动机并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克制冲动、处理情绪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一个孩子需要具备这些基本的技能以更好地生存与成长,然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些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成人必须有意且有策略性地对儿童这些能力的发展进行指导。那么,谁应该对儿童进行指导?如何指导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自我满足方面的挑战,人们对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的兴趣开始日益提升。虽然家长一直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大的压力却使得家长没有能力花时间来为孩子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许多家庭正面临着家长失业,或者正相反,父母双方从事多份工作的严峻境况。在经济困难时期,从大家庭及社区中得到的帮助可能也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企业经常会抱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缺乏基本的“就业技能”,如沟通能力、适应性、问题解决、工作动机及团队协作能力(Cumming Lesniak, 2000; Ha
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在探讨有关儿童的社会性及情绪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在学校及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现,一个孩子必须具备学习的动机并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克制冲动、处理情绪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一个孩子需要具备这些基本的技能以更好地生存与成长,然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些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成人必须有意且有策略性地对儿童这些能力的发展进行指导。那么,谁应该对儿童进行指导?如何指导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自我满足方面的挑战,人们对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的兴趣开始日益提升。虽然家长一直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大的压力却使得家长没有能力花时间来为孩子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许多家庭正面临着家长失业,或者正相反,父母双方从事多份工作的严峻境况。在经济困难时期,从大家庭及社区中得到的帮助可能也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企业经常会抱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缺乏基本的“就业技能”,如沟通能力、适应性、问题解决、工作动机及团队协作能力(Cumming &Lesniak, 2000; Hansen & Hansen, 2011)。所有这些能力都是社会性情绪领域所涉及的,对这些能力的直接指导应该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学校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他们却往往缺乏对上述技能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必要资源。当学生进入高中后,他们应该已经具备监控注意力、控制冲动及情绪的基本技能,并且可以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于是,当他们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缺陷时,他们的行为通常都被纪律加以控制,而无法得到有关技能提升的训练。这是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师假定学生已经在小学及初中阶段接受过相关技能的培训。
然而,自三年级起,小学生就要参加数学、语言以及其他学术技能的学业成就测验。这其中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因为学校通常需要为学生在考试中不好的表现而受到谴责。这样一来,对学术能力的强调就要开始于幼儿园或更早的时期。而幼儿园教师也同样认为入学准备技能——在帮助儿童在幼儿园及日后获得成功的基本能力中,与社会性情绪相关的内容比与身体和认知领域相关的内容更重要(Conn-Powers,2010)。因此,在幼儿园中,社会性与情绪方面技能的缺乏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需要反思与规范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人员有责任有意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提升他们社会与情绪性的基本技能(Conn-Powers,Cross,&Dixon,2011)。家庭需要我们在这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他们缺乏时间、精力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情况下。在小学阶段,由于课业压力的增加和可获得资源的减少,教师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而我们,作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正处于帮助儿童发展这些技能的关键位置。事实上,这可能是你最重要的任务。那么,你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首先,要充分意识到在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上,我们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持续地参与教育研讨会并且坚持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你也可以与同事们组成一个学习团体,专注于社会性情绪发展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参加一个反思性的督导项目。
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聘请一位心理健康咨询师,在你促进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时,他能为你提供帮助和指导。这个心理健康咨询师应该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可以通过与儿童在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成人(如家长与老师)合作来帮助他们提升教养能力,相应地,这些成人便能帮助儿童提升期待中的技能(Perry & Kaufmann,2009)。心理健康咨询师倾向于用一种相对复杂、而常人并不熟悉的方式对行为进行解读。他们的策略来源于咨询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自我反思、认真的观察以及对各种与教育者、儿童及其家庭息息相关的变量所进行的深入分析。虽然目前来看,只有极少数幼教机构能与心理健康咨询师建立联系,但在本书中,你将学到咨询师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帮助你制定有助于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策略。幸运的是,你已经拥有了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你自己。
你将从本书中学到什么
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你将有机会“由内而外”地了解到社会性和情绪能力(Siegel & Hartzell,2003)。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你的优势、劣势、偏好及其他,你将能更好地指导你班上的孩子。通过反思你自身社会性与情绪发展的过程,你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在这些方面技能的发展。
《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基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提升基本生存技能的独特视角。它并不是一个用于矫正挑战性行为的操作性指导手册,也不是一本写着如何塑造有能力的年轻人的“秘方”。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理解儿童为何如此行为的过程,并且让我们去挖掘是什么激发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我们做出决定。这样的过程就是反思。
本书的主题和特点
本书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写就,书中包含一系列关于如何以一种有准备的、反思性的教育方式指导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主题及特色版块。学习成果导向。每一章节都是由一系列学习成果所引出的,这样可以引起你对于本章节中重要概念的关注。在你阅读章节中的材料时,可以将书中的概念和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经验以及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鼓励反思的教学特征。在每一个章节,你都会有机会在一个有特色的内容模块——“反思自我”中进行自我反思。模块中的问题将你与你社会性情绪能力的发展历程重新联系起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自我反思则会帮助你发现,在任何时间,你的任何行为都可能对你所面对着的孩子产生影响。
此外,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有机会通过交互性的练习以及回答一些反思性问题来进行自我反思实践,并能够对你的决定和行为可能对孩子及其家庭造成怎样的影响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
运用真实案例阐明关键概念。本书中所提到的许多概念都是用发生在真实的儿童及其家庭、学校中的故事(在姓名、细节方面进行了修改)加以阐述的。这些故事是我在四段相互独立的工作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而这四段经历又都指向相同的方向。首先,作为一个致力于儿童治疗的临床心理学家,我为上千人做了心理治疗,如果他们曾在童年期接受了更为积极的保育和教育,他们可能就无需在之后再接受这样高强度的干预。其次,我是一所全美幼教协会所认证的儿童看护中心的创办者与主席,我的中心有130个儿童,他们的年龄从6周到12岁不等,同时拥有30名优秀的教师。再次,我与一些早期儿童方面的专家学者共事,作为一名为多个早期儿童保教机构提供服务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我了解幼儿教育专业人员所拥有的丰富且多样的经历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经常开展讲座,在专业发展会议上主持一些工作坊,并且在大学中为心理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教授课程。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我是两个男孩儿的妈妈,他们的活力、聪明以及好奇心在过去的23年中一直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在上述四段经历中,我积累了大量的个案,并将他们的故事穿插入这本书中的每个章节。
提供可用于复习和操作的材料。每一个章节都安排了几个回顾性问题及应用提示,可应用于大学的课程及专业发展方面的训练。
读者
在本书中,为了便于描述,在叙述中简单地选择了教育者、教师、专业人员等词汇。而事实上,任何为孩子、家庭工作的从业者都可以借助本书的观点及所提供的策略来指导实践。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干预治疗师,一个行为咨询师,一名家庭教师,或是任何一个早期教育专业人员,这本书都是值得阅读的。
《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基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同样可用作大学中的儿童发展或指导课程的教材,或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用来指导专业性的学习。在格式上,这本书中的每个部分都能够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模块呈现,这种编排方式使之能够适用于为本领域从业者组织的学习型团体、教职工研讨会或专业发展性研讨班。
致谢
我要感谢我的丈夫杰夫以及我们的孩子,乔希和贾斯丁,感谢他们的耐心和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我远见卓识的姐妹,支持我、爱我的父母在写作的过程中也给予了我非常有效的帮助。我始终对曾来找我做过咨询的家庭以及“想象站台”的员工和家庭抱有感激之情。同样想要感谢我的同事——玛丽简艾森豪威尔,正是她的智慧、勇气和热情激励着我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此外,我要感谢这本书第一版的审阅人:密苏里中部大学的珍妮佛奥德里奇;儿童中心的金佰利奥斯汀;麦克伦南社区大学的帕梅拉布里格斯;南卡罗来纳州的北部大学的斯泰西伯尔;帕特里克亨利学院的苏珊克里斯蒂娜;纳瓦洛学院的玛丽柯德尔;东卡罗来纳大学的阿波罗埃德蒙顿;赫森大学的芭芭拉蒙蒂;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大学的罗伯特帕克斯;以及萨克拉曼多城市学院的艾米斯特里普林。最后,我要感谢朱莉皮特斯,感谢他在本书整个编辑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和指导。
珍妮丝·英格兰德·卡茨博士(Janice Englander Katz,PhD)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她有28年改善儿童、家庭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卡茨博士创建了“儿童保育联合会”并担任主席,该协会主要负责“想象站台儿童发展中心”的运营——这是一家位于印第安纳州密西根城经由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认证的儿童保育中心。她为印第安纳西北部很多幼儿教育机构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并在普渡大学中北部分校教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卡茨博士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体组织者,她致力于为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出于对国家较高的学前教育流失率以及早期问题行为未得到合理解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心,卡茨博士正在为印第安纳州建立早期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体系。她是印第安纳婴幼儿心理健康协会的积极分子、印第安纳婴幼儿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并且是印第安纳早期儿童综合系统的创建者。卡茨博士还担任印第安纳幼教协会公共政策委员会的主席。她为很多非营利性机构提供过服务,经常在地方、国家以及区域性的会议上进行演讲,并且常为医生、教育者、家长开设工作坊。她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了心理学与儿童发展方向的本科学位,并在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获得了心理学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学位,卡茨博士与她的丈夫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23岁和19岁。
总序
译者序
推荐序
前言
关于作者
第一部分 反思指南
第一章 社会情绪发展和反思过程
一、社会性和情绪能力的重要
二、指导教育实践的专业体系
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学习中心的金字塔模型
发展适宜性实践和道德行为规范
三、反思过程
四、反思的定义
反思看起来像什么
五、反思为什么重要
六、本能反应和有目的的回应
七、提升基本的社会性和情绪技能的反思性方法
反思和自我监控
反思和自主性
反思,移情,集体意识
沟通中的反思
总结
回顾和应用
第二章 教师的自我反思
一、情绪智力和多元智能
理解你的气质和性格
性格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理解你幼年时期的人际关系:依恋之魔鬼与天使
了解你在儿童发展领域里的胜任力和偏好
身体和认知领域
社会情感领域
理解你的教学信念
理解压力和应对策略
总结
回顾和应用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性情绪技能的指导原则
第三章 基于关系的指导
一、你在与儿童的关系中带来了什么
你对自身角色的期望
你的人格
拟合度
你已经内化的信息
反思儿童的行为
对话
密切观察
展现对儿童的尊重
二、班级中的平行加工
总结
回顾和应用
第四章 个性化和发展适宜性指导
一、个性化指导
二、感知偏好
儿童气质
健康和发展的历程
成长历程
家庭动力
家庭期望
三、发展适宜性指导
典型发展时间表
发展时间表网络资源
发展筛查和评估
不均衡发展
知识,技能,还是意志?
分析挑战性行为
总结
回顾和应用
第五章 基于情境的文化适宜性指导
一、基于情境的指导
情境中的预期
生态系统理论
二、文化能力的指导
幼儿教室中文化多样性的范围
文化塑造行为、预期和实践
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班级中的文化差异
儿童指导策略的文化差异
处理文化冲突
总结
回顾和应用
本部分小结:指导原则
第三部分 建立情绪能力
第六章 支持自我监控技能
一、自我监控的概念
二、自我监控的组成部分
感觉监控
注意监控
情绪监控
行为(冲动)监控
三、解释自我监控能力的差异
气质
脑发育
依恋和支持性人际关系
四、促进儿童早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实践
创设支持性的教室
采用有针对性的自我监控活动
将挑战性行为视为促进自我监控的机会
量化情绪
提供情绪疏导方法
总结
回顾和应用
第七章 自主性:求知欲、自信心与动机
一、自主性的重要性
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自主性的成分:求知欲、自信心与动机
求知欲、自信心以及动机之间的交互作用
三、学业与生活的成功取决于自主性
四、自主性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
气质类型
依恋及其他人际关系
经验在自主性提升中的作用
五、促进儿童早期自主性发展的实践
了解每一个孩子
提供促进自主性发展的经验
示范自主性的语言
课堂管理与自主性的提升
总结
回顾与应用
本部分小结:建立情绪能力
第四部分 社会性技能的反思性支持
第八章 促进移情和集体意识
一、移情和集体意识的概念
移情和集体意识之间的联系
二、移情为什么重要
三、移情和集体意识的发展
生物和成熟的影响
经验的影响
四、促进儿童早期移情和集体意识发展的实践
支持移情和集体意识发展的环境
期望和集体目标
日常策略
示范和平行加工
总结
回顾与应用
第九章 同步沟通:是什么使人与人相互联结
一、沟通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二、沟通与社会性情绪能力的相互作用带来高效的生活
三、沟通的复杂性
言语和沟通
沟通是一条双向通道
意义的多重层次
四、表达性沟通和接受性沟通的类型
表达性沟通:言语沟通
帮助儿童有效利用声调
提供艺术体验
五、促进儿童早期沟通能力发展的实践
营造欢迎各类沟通者的氛围
营造富于沟通的环境/164
总结
回顾与应用
本部分小结:社会性技能的反思性支持
第五部分 总结
第十章 在你的班级中引入反思性指导
一、进行自我反思:审视神奇的放大镜
二、个性化每位儿童的体验
三、提高你、儿童以及环境之间的拟合优度
四、创设促进儿童社会性能力和情绪健康发展的物理及情感氛围
五、利用日常活动和事件教会儿童基本生活技能
六、将挑战性行为视为技能发展的机会
七、发现针对某种特定技能的令儿童愉悦的活动
八、与儿童和家庭建立良好关系
附录A 专业词汇释义表
附录B 本书各章节内容与NAEYC“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培养标准”对应表
参考文献
译者序
社会性及情绪能力在个体毕生发展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同时也是衡量儿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长久以来,我国家长、幼儿园以及大众对儿童社会性及情绪发展的重视程度远不如认知、语言、健康等方面。绝大部分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认为孩子应该从早期教育阶段就加紧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和智力开发。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屡禁不止。
人生的道路并不是标准跑道。在这条路上有障碍和坎坷,也有美景和惊喜。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假象终究会暴露。很多孩子从“起跑线”出发以后,在途中就“跑”不下去了。他们会因为看到其他有趣的事物而分心,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小情绪而走弯路,会因为没有动力而裹足不前,也会因为不懂得与他人交往而孤独无依。而这一切,都源于儿童社会性及情绪能力的缺乏。诸多研究已经证实,儿童的社会性及情绪能力与儿童在学业上和生活中的成功显著相关。在早期教育阶段,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及情绪技能无疑能够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升儿童社会性及情绪技能方面,早期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早教工作者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社会性和情绪技能的作用以及儿童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无奈相应的理念及指导却十分匮乏,相当部分的早教工作者反映不知道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及情绪能力、如何辨别儿童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卡茨所著的《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基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正如及时雨一般到来。不同于以往的相关著作,卡茨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指导理念,并以案例的方式阐明了对各种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技能的反思性支持方法。与单纯的教育教学策略不同,本书更多强调的是如何以反思教师自身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挖掘教师自身的经验来为儿童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提供指导。独特的视角、严谨而清晰的结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内容以及平易而深入的阐述不仅给读者以启发,还能为早期教育实践提供有实质性的指导,称得上是一本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教育的“宝典”。
本书内容及结构: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共十章。
◎第一部分“反思指南”分两章提纲挈领地对社会性和情绪技能以及反思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础和自我反思的内容。
◎第二部分“发展社会性情绪技能的指导原则”用三章篇幅分别阐述了基于关系的指导、个性化和发展适宜性指导以及根据情境进行文化适宜性指导三个基本指导原则,并说明了如何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反思性实践。
◎第三部分“建立情绪能力”分两章介绍了情绪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监控和自主性的定义、作用、基本要素、影响因素,以及促进这两方面能力发展的反思性实践。
◎第四部分“社会性技能的反思性支持”分两章阐述了社会性技能的三个重要成分——移情、集体意识以及沟通的定义、作用、基本要素、影响因素,以及促进这三方面能力发展的反思性实践。
◎第五部分“总结”利用最后一章,通过八个主题概括了本书所提出的最为关键的反思性指导策略。
本书亮点及特色: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书兼具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既注重关键概念的阐释与理解,理论规律、指导与促进原则的总结与概括,但又注重扎根于实践的探索、研究与检验。对于广大的幼儿教师和家长而言,是一本非常详实的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指导手册。
◎用案例说话。本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丰富的真实案例。书中选择的案例来自实践、贴近实践,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熟悉感不仅有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助于读者解决相似情境下的问题。
◎结构清晰。阅读每一章时,读者最先看到的都是一系列目标,这有利于读者了解本章重点,在阅读过程中抓取关键信息。每章最后的总结以及回顾与应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与读者深层次互动。尽管每章各有侧重,但本书所有内容从始至终紧扣教师自我反思。每章中都有“反思自我”模块。这个模块所抛出的问题就像是与读者的对话,让读者能够在问题中反思自我的相关经验,剖析自我,进而能为儿童提供更适宜的引导。
本书的翻译工作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全书由我组织我的研究生共同翻译完成。为保证翻译的质量和严谨性,各章节初步译稿完成后,进行了多次交叉校对。各章参与的译者分别是:杨印、黄程佳(第一章、第二章);华志媛、刘鹏(第三章、第九章);白戈、吴艳(第四章、第五章);马群、韩慧菲(第六章、第七章);刘鹏、李晓莉(第八章、第十章)。刘鹏、韩慧菲、马群协助进行了部分统稿工作。最后全书由我进行统稿、审校。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最后,还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这本书,感谢王辙编辑为本书成稿所做的辛勤劳动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更感谢本书的原作者卡茨博士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促进儿童社会性及情绪发展的指南。希望本书能引导读者在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成长,更希望读者能参透本书的精髓,带领儿童进入另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