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布洛赫第一本被译为外文的著作,通过对黑格尔的研究表达了布洛赫对黑格尔哲学、古典哲学和体系化哲学本身的理解,布洛赫以主体—客体为视角,对黑格尔哲学及体系化哲学进行深刻探讨,是布洛赫著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本书包括1951年初版前言、1962年再版后记、入口、哲学、扬弃、人名索引、译后记及部分组成。对黑格尔的核心思想、《精神现象学》、黑格尔与经验主义,辩证的方法,逻辑学,从逻辑理念向自然哲学的过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法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和黑格尔体系的终结,黑
本书集中探讨这一论题:我们如何能够在既不接受语言实在论、又不向任何一种语言唯心论示好的情况下,设想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并不像其他语言哲学家那样,先将语言和实在视作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然后再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他另辟蹊径,将这种引发无限纷争的二元对立模式抛掷一边,转而从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人如何在其诸多生活形式中同实在相交融这一视角入手,探讨纷繁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只要看,不要想;只做描述,不构建任何理论。这便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基本精神,而迪尔曼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它,并以此为线索
本卷由三个文本构成:《哲学作为科学的自然本性》《全部哲学的本原》《自然进程阐述》,其中前两个文本构成了谢林著名的“埃尔朗根讲座”,第三个文本则是德文本《谢林全集》中的一篇重要逸文,主题符合,故与前两个文本编为一卷。 “埃尔朗根讲座”是谢林研究史上的重要经典,也是谢林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本。它上承“世界时代哲学”,下启“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尤其对“世界时代哲学”中所提出的潜能阶次辩证法问题、存在问题、时间问题等做了总结性的阐发,号称“最后的世界时代哲学文本”,对研究谢林哲学至关重要。在哲学问
本书分析人工智能翻译的现状和技术性,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核心概念及其后继者思想的发展和延伸,阐明维特根斯坦后期意义理论对翻译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关于意义和规则的论述对翻译这个与语言使用最直接相关的领域的影响和意义。立足我国实际情况,详细解析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对于中国翻译发展的意义。
《思想的立足点》是对事物存在的方式与我们思考和谈论它们的方式之间关系的探究。它也是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一项研究。查尔斯·特拉维斯将他对某些关键主题的解说发展成对整部作品的统一观点。其中心问题是:思想是如何获得其立足点的?认为事物是某种方式的思想如何与事物是那种方式相联系?维特根斯坦背离弗雷格之处在于,他认为有无限多种方式来填充真这一概念(为其赋予内容)。一个思想或言说的真确性与思考或说出它的后果有关。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引入语言游戏这一概念的要点。第二个关键主题是:一个对事
本书是周国平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毕生心血, 从古希腊哲学一直讲到20世纪初的哲学思想, 共三十讲, 分为三册。本书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清晰、生动的历史梳理, 一方面讲不同哲学家出现的历史顺序与哲学概念发展传承的关系, 另一方面把哲学家们思考的大问题提炼出来, 和读者讨论。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 并省去了引经据典之繁, 可谓哲学入门书首选。
本书按照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顺序,依次识读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和《王制》。这三篇对话都涉及苏格拉底对哲学公共外观的关切。《普罗塔格拉》是时序上最早的一篇对话。在这篇对话中,苏格拉底登上了公共舞台,并决心作为第一个在辩论中战胜强大的普罗塔格拉的人在雅典赢得声誉,从而使哲学的普罗塔戈拉式公众面相变得暗淡下去。《卡尔米德》是一篇由苏格拉底讲给一位无名“朋友”对话。在这篇对话中,苏格拉底得知哲学成为克里提阿用以证明并增进自己统治热望的工具,从而认识到自己需要采取全新的方式来向克
罗伯特·波义耳堪称英国十七世纪皇家学会实验哲学的奠基者和辩护人。他批驳经院自然哲学学说,要求以理智衡度真理、以实验校准理智,为此,他在提出微粒哲学的同时,强调实验研究在自然哲学探索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书将聚焦波义耳的自然哲学相关实验,通过对有关实验探索进程的分析乃至重构,揭示其微粒论对于其实验探索的引导、整合和解释作用,同时揭示实验对其微粒论思想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检视波义耳微粒论与其实验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波义耳其人及其整体思想和工作。
本书汇集了鲁道夫·贝耐特(Rudolf Bernet)教授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十二篇论文,其中有两篇未刊稿。鲁道夫·贝耐特教授长期任教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系,是鲁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前任馆长,德国现象学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蜚声世界的著名现象学哲学家。他的著作被视为当今国际学界胡塞尔哲学诠释和研究的标准性和标志性理论成果。 本书所选贝耐特教授的十二篇文章,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理论和核心概念为轴心,既反映了贝耐特教授在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以及整个现象学哲学论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又展示了现象学理论研究在当代哲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以辑刊的形式每年出版两辑,接受海内外学者在西方哲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历史性或系统性研究的或以中西哲学会通为主题的高质量专题学术论文、学术评论、学术综述和专业书评。论文以中文论文为主,也兼收海外华人学者和外籍学者的英文论文。刊物将在学术规范,论文格式,评审流程(同行评审)和编辑出版等方面严格遵循国际一流期刊的学术规范和通行体例。 本辑为《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9卷第1期2023年夏季卷)》包括“撒谎救人”道德疑难的反思性超越、表征主义视域下的溯因认知、论身体意识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