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自由主义政策引发的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为背景,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和2015年的难民危机为契机,将欧洲的政党政治置于多重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进而指出危机的根源为极右翼思潮抬头与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政治机会。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使欧洲主流左翼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本书聚焦探讨了极右翼政党力量的上升给欧洲左翼政党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欧洲左翼政党在极右翼政党阴影下的艰难现状,以及双方正发生着怎样的博弈。最后,在政党竞争的语境中思索了欧洲左翼政党在“阴
俄罗斯的伏特加酒与惊人的酗酒文化举世闻名。伏特加酒是很多俄罗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对于研究俄罗斯历史与政治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伏特加政治》一书中,马克·劳伦斯·希拉德认为,俄罗斯人酗酒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政治体系带来的,这个政治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将伏特加酒作为一种国策。通过回顾自伊凡雷帝到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的俄罗斯历史,《伏特加政治》一书展示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一段秘密史,一段泡在酒里的历史。仔细研究(而不是忽视)
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二战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日本战略的理念嬗变、内容调整、影响因素及其在具体政策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表现,有利于认识日本行为表象背后的利益诉求、明晰其本质。主要内容包括战后以来日本从经济中心主义到谋求成为正常国家甚至政治军事的战略目标转向;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与机制强化;21世纪日本海洋战略与印太构想及政策表现;日本围绕摆脱战后体制目标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总决算的背景及动因;中日关系的调整与走向等。
《非洲研究》(集刊)创办于2010年,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年2辑。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与发展”“非洲历史、教育与文化”“中非关系”等专栏),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握非洲问题的同时,突出展现非洲国别和区域的差异性。还设有“大使访谈”“非洲研究书评”“调研报告”等特色栏目。集刊主编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创始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选取中欧班列沿线重点交往的2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2008-2017年我国对相关国家投资合作效率的变化水平、区域特征、影响机制,并从投资便利化视角为我国开展对外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共分为两大部分:首部分为总报告,根据我国对外投资特点及投资效率理论机制构建了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投资综合效率、投资规模效率(“硬实力”)和投资纯
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来说,南太平洋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未知世界,我们对她的认知还太少,值得以学术的方式去探索。而地区主义是认识这个地区的一扇“大门”。无论学术价值还是现实价值,南太平洋地区及其地区主义都如同海底的宝藏,还等待着更多“探宝者”深入挖掘。本书试图梳理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发展历史与脉络,探究其演进动力与逻辑,为后来者的探寻之旅绘制一张“寻宝图”。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栏目设置以非洲为中心,以中非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中国特色和视角;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与发展”“非洲历史、教育与文化”“中非关系”等专栏),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把握非洲问题的同时,突出展现非洲国别和区域的差异性;还设有“大使访谈”“非洲研究书评”“调研报告”等特色栏目。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俄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本书论述了在俄国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几种政治现代化理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讨论了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提出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改革方案。在这种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环境下,俄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不符合经典的现代化模式。俄国历史进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体现为改革-反改革周期性的波浪式发展:一个周期始于亚历山大一世的自由主义改革,止于尼古拉一世的反改革;第二个周期始于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止于亚历山大三世